旅游这个行为,有点像围城!「没有享受到旅游乐趣的人,总觉得旅游麻烦、劳累、没意思;而享受到旅游乐趣的人,总想着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那儿、还有那儿……」,甚至大批旅游特种兵和徒步户外爱好者涌现。
![]()
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喜欢旅游的人,会享受旅游?
旅游很累
厌烦旅游、对旅游无感的人,当然有许多十分明显的理由:旅游就是受罪、旅游就是一场体能与耐心的考验。
旅游,多数人空间的移动,大抵还是依赖公共交通工具的,这个过程本就容易积累疲惫。再加上某些天气的折磨,比如高温天气、湿雨天气,会让旅游的这个过程更加的疲惫烦躁。再加上很多时候需要徒步去到一些地方,外加负重,带着水、电子设备等等,整个不就是一酷刑嘛!玩完了晚上回到酒店,可能还要洗衣服袜子,还得洗漱完才可以休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麻烦。
![]()
那为什么旅游有这么多让人听起来就很明显的劝退理由,还是有很多人对此热忱呢?
第一次的魔力
记忆增加,时间会变慢!
从出生到长大,我们会经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听懂说话、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独立行走、第一次哭、第一次痛、第一次吃到喜欢的食物、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买菜、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考满分、第一次夸人、第一次出门远行……,这些第一次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期待与恐惧!期待,是因为未知且必须前行;恐惧同样是因为未知,并且陌生!不熟悉、未接触会带来不安全感,于是乎延伸为恐惧。但这样不过分的恐惧,会让我们的注意力聚集,专注在未知的、第一次接触的事情上,这样的新奇、投入的体验,会让我们进入「无人之境」的心流体验,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时间放慢、细节放大」的错觉。
![]()
众多的新事物体验中,只有像旅游这样为数不多的项目,可以保持着旅游的外在形式,但目的地一直在更换的内在核心,让人永远在奔赴下一场山海的过程中,保持着对新目的地的期待,这样一种「不确定」的期待,正是旅行这个过程带来巨大愉悦感的来源之一。
所以,简单地说,旅游让热爱旅游的人沉迷其中的重大原因,就是因为旅游的过程,其实一直都在制造、产生「第一次」的体验——第一次去到一个新地域、第一次接触某些建筑风格、第一次品尝别样的食物……,这难道不足以让旅途中的人开心快乐吗?
有些第一次 第一次户外烧烤
第一次很幸福,因为不熟悉准备的过程、不熟悉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不知道肉品烤制什么时候成熟,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导致这个过程的每一个节点,都让人格外的在意、注意、谨慎,因此会觉得这个过程漫长、深刻。
我记得第一次户外烧烤的时候,从下午 3 点到晚上 9 点,这小段时间里完成了好多事情—买原料、买工具;清理食材、串好食材;检查工具、亲自生火;烤制肉品、品尝食物……,这里提到的每个过程,我的记忆都非常深刻。
第二次的户外烧烤,体验其实就很一般。很诧异,因为我准备的工具更好了、流程也熟悉了、烤制的手法也更专业了,可为什么记忆里的第二次户外烧烤比第一次的存在感要低得多呢?
![]()
原因就是第一次户外烧烤让我体验了太多第一次,调动了我太多的能量和精力,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主动」熟悉的过程,当这些步骤都熟悉后,后面的第二次烧烤过程,有很多操作就变成了「记忆」里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的专注,所以给人的印象并没有那么深。
第一次吃自助
记得第一次吃自助餐,是在初中的时候。朋友把我带去「星牛岛」自助餐厅,我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觉得固定价格、随意畅吃的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餐饮模式。
那一天吃了很多,这里的「很多」不单单指量上的多,更多的是指种类上的丰富和完备。我从来没有在一餐饭里吃到这么多的食物种类,真的很兴奋且满足。那次满足后,我心想我以后还要经常接触这样的餐厅,因为真的很爽。
![]()
但第二次再次接触自助餐厅时,貌似我的关注点聚焦的,便不再是第一次接触这里时的那些优点了,而是自助餐这个模式的不足——食材品质不佳!味道有待提高!用餐心态偏激!所以在这之后,我很少很少再去自助餐尝试什么东西,因为不太有吸引力了,最重要的是,不再有第一次接触它的「好奇心」。
第一次上大学
这个标题有点像废话,只要考上大学的人,谁读大学都是第一次。那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写?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对校园最感兴趣、最有走遍它、漫游它欲望的时候,是不是就是在刚开学的时候,没错,也就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对大学的一切充满好奇——每一颗树、每一栋楼、每一个教室、甚至是图书馆某个角落里的每一本书。我们都会花费精力去了解、接触。
但当熟悉了一些角落,下一次再次前往的时候,我们似乎就不是那么感兴趣了,新增的记忆也会少很多。
![]()
我记得第一次去到江中时,我会注意大门的布置、志愿者的性别甚至是人数、还有宿舍楼的楼层数、第一次去到教室的教室的门牌号、前后左右同学的大致轮廓等等。但第二次来到同样没有变化的环境,却没有了这样的「好奇」,因为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究竟是坏境会改变一个人的心境,还是心境会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我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仅仅代表我,去到一个新环境时,会下意识的想要了解它的一切、尽可能完整全面,哪怕只是外在的、能看得见的,那个过程本来就足够的积极阳光。
以上提到的这些第一次包括还未提到的很多种第一次,基本都有一个共性——「固定 + 一次性」。所谓固定,在于空间和模式是一成不变的,户外烧烤的流程、自助餐的体验、新校园的空间布置等等这些在流程和空间上固定的东西,只要接触过后,就会消解好奇心。
而旅游是一个神奇的体验,虽然每一次旅游都叫旅游,但每一次旅游也都叫第一次去 XX 地方旅游,所以它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新的体验。但旅游这种形式有时也会消磨好奇心。当我们去过太多类似的旅游城市,体验过过于单一的旅行流程后,往后的旅游会变得越发没意思。因为很多旅游,虽然城市不一样了,但商业街的布置、营销模式是熟悉的;虽然景点和打卡点是不一样的,但都是一样的人山人海和排队拥挤。这样的过程体验的次数多了,我们肯定会更难的体验到旅游的快乐。
![]()
所以旅游虽然先天能够保持「第一次」的天然优势,但如果我能人为的去削弱这种优势,比如永远采用一种交通方式、永远住同一品牌的酒店、永远只带同样的装备……,这些一成不变,会消磨掉「第一次」天然带来的无限新奇。
现实意义
可能旅游的过程,说能够让人有多么多么开心,我觉得也不至于。但旅游这个过程,我可以确信,它很难让人emo。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主动选择一次旅游,其实是一个短暂改变的过程。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当我们主动安排一次旅游时,我们会切换到一种自主规划的模式,会去主动的探索很多东西——去哪儿?怎么去?去多久?玩什么?吃什么?
最直接的体验,是去到一个新环境,会让人对周边的一切都很好奇,那样一种感觉很奇妙,我们可以仿佛有消耗不完的注意力,甚至是走过的路上的每一个小商标,我们都会去看一看。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盆栽、每一个路边摊……,都会去用眼睛试探!有没有新奇的商标?有没有抓眼的色彩搭配?有没有未曾品尝过的美食?
最隐性的变化,在于我们去到一个新的环境,会正向改善我们与环境、与自然的关系,会激活我们大脑深层的适应能力、记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灵感迸发的奇妙体验。
热爱旅游的人,有他们享受旅游的情绪支撑,这种正向的激励,让他们能够忘却疲惫或者说是忍受疲惫,去到达一些目的地、去感受一些新鲜劲。
第一次,总是那么刻骨铭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