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突袭扣押油轮并逮捕船员,普京发出警告后,当天悄然放人放船。到底发生了什么?普京的一番发言,真的让法国“服软”了吗?
![]()
2025年10月1日,法国海军在圣纳泽尔港附近扣押了一艘名为“博拉凯号”(曾用名“普什帕”)的油轮,并拘留了两名高级船员。
这艘油轮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普里莫尔斯克石油码头出发,载有75万桶原油,一共约11万吨,计划驶往印度瓦迪纳尔港。
油轮途中曾停靠在丹麦海域,接着在抵达法国圣纳泽尔附近时,法国海军突袭登船,逮捕了两名船员,其中一个船员自称是船长,国籍是中国。
法国表示称,他们认为这艘油轮属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涉嫌规避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并怀疑这艘油轮与近期欧洲多国上空出现的无人机事件有关。
![]()
据法国布雷斯特地方检察官斯特凡·凯伦伯格透露,这艘名为“博拉凯号”的油轮虽然自称悬挂贝宁国旗,但与其注册信息并不一致。
法国官方认为这不是简单的资料错误,而是精心设计的伪装手段。他们怀疑,这艘船实际上由俄罗斯控制,只是通过第三国注册来掩盖其真实背景。
这种“伪旗航行”的操作,正是“影子舰队”的惯用伎俩——船挂别国旗帜,注册地设在对俄未实施制裁国家,如贝宁、利比里亚、巴拿马等。控制方隐匿在复杂的法人结构背后,表面上是合法商业活动,实则是为了躲避西方制裁。
而且“博拉凯号”曾经是一艘名为“普什帕”的老旧油轮,这艘油轮曾在战前频繁活动。它的突然“改头换面”,自然引起了法国情报部门的高度警觉。
![]()
法国军队扣留这艘油轮后,并没有抓人就走,而是选择在船上长期驻防,对油轮上的船员行动进行严格限制。
据军方人士透露,法国士兵们在控制船只后,还给船员提供了食物和燃料等基本物资。法国海军还多次登船检查,确保船上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法国政府试图通过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在牢牢控制油轮的同时,避免国际社会对“非法拘押”的质疑。
但事情并没有法国想象中的顺利,油轮上的船员们拒绝配合调查,甚至拿不出能证明船只国籍的文件。法国检察官表示,这起事件“情况复杂,处理起来需要格外小心”。
![]()
10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外交政策论坛上公开指责法国的行为。他明确表示说:“这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俄罗斯不会视而不见。”
他还特别强调,被扣押的油轮没有运送任何军用物资,也没有违反国际规定。虽然普京没有直接威胁说要采取报复行动,但语气非常强硬。
之后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政府紧急召开安全会议,讨论扣押油轮可能带来的后果。
然后当天深夜,被扣押的“博拉凯号”油轮重新启航,朝苏伊士运河方向驶去,之前被带走的船员也回到了船上。而法国没有召开记者会解释释放原因。
![]()
就在之前,法国检察官还说要起诉油轮船长,罪名是“拒绝配合调查”与“航行国籍不明”,一旦罪名成立,最高可判一年监禁并罚款15万欧元。
但现在这些都消失了。法国的“硬骨头”,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变成了“软肋”。
有分析认为,普京的强硬表态给了法国很大压力。法国作为海运大国,在全球航运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影响本国经济。
“博拉凯号”不是单例。根据法国估计,俄罗斯“影子舰队”有600至1000艘类似的特殊船只。
![]()
这些船只通过不断更换旗帜、船名和注册机构进行“洗白”,帮助俄罗斯绕过西方设定的每桶60美元价格封顶政策,这项政策后续由欧盟在2025年将价格限值调整为47.6美元/桶。
法国估计,“影子舰队”每年能为俄罗斯带来约300亿欧元收入,相当于其战争经费的四成。
法国这次扣留“博拉凯号”油轮,原本是想给其他“影子舰队”成员一个警告,展示其制裁的决心。
结果法国没想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棘手。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硬表态后,法国最终选择了退让。
![]()
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法国本想用力拉绳,结果却发现对手的力量超出了预期。
而且法国的这次扣船行动还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没有和主要盟友协调好。
丹麦虽然也怀疑这艘油轮和之前的无人机事件有关,但并没有公开支持法国的做法。而美国、英国这些北约国家也没有对此事发表看法。
法国的这次行动虽然果断,但缺少国际支持,仅靠单一国家执法,效果难免不如其预期中的好。
![]()
出动军队、扣押船长、拦截油轮,法国行动迅速。但就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海盗论的强烈指责后,法国却突然变得沉默,悄然无声的放人放船,让油轮继续驶向印度。
这不是简单的外交退让,而是一场现实博弈的缩影。法国原本想通过打击“影子舰队”来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但在面对俄罗斯可能的反制威胁时,态度立刻软化。
法国的这次行动最终变成了纸老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