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吕璐,今天我们来聊聊特朗普遭背刺的事儿。
最近,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美财长贝森特手机屏幕上的一条短信突然火了。据阿根廷媒体报道,这条短信写道:“昨天我们刚救了阿根廷,今天他们就取消谷物出口税,把大豆低价卖给中国,抢走本该属于我们的市场”。
![]()
贝森特的短信
短信里还附带了一条美国谷物商人的推文,这条推文直白地吐槽贝森特:“我们忙着救阿根廷,阿根廷却买了中国20船大豆,他们觉得你傻”。而给贝森特发送短信的人备注为“BR”,美媒猜测这是美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的名字首字母缩写,他还要求贝森特“稍后回电”,足见美国农业界的愤怒。
这场风波的源头,是特朗普政府的“救援计划”。9月初阿根廷执政联盟选举失利引发金融动荡后,特朗普迅速表态愿出手相助,随后贝森特表示,美方将通过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和债券购买来稳定阿根廷经济,这200亿可谓是阿根廷的救命钱。
不过,这笔钱也是有代价的,据称美国以援助为筹码施压阿根廷,要求阿方取消对华货币互换协议,并在联大期间与中国“保持距离”。从地缘看,美国将阿根廷视为制衡拉美左翼浪潮、阻止“中国影响力增强”的关键支点。
![]()
阿根廷总统米莱
自米莱执政以来,效仿特朗普退出世卫组织、亲近美国保守派,甚至被邀请至海湖庄园参加私人宴会,这些举动被特朗普视作“意识形态盟友”,所以特朗普试图通过“救助盟友”塑造强势形象,但他忽略了阿根廷的经济现实,更误判了米莱政府决策的优先级。
对米莱而言,取消出口税是“生存优先”的必然选择。阿根廷长期深陷通胀与外汇短缺困境,9月选举失利后,本币汇率暴跌,外汇储备濒临枯竭,而农业占其出口收入的 60%以上,大豆更是核心支柱。取消出口税能快速回笼美元,缓解本币贬值压力,这一政策直接让阿根廷两天内获得 70 亿美元收入,远超美国援助的“纸面承诺”。
更关键的是,米莱的“自由市场改革”理念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本就是一个冲突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是阿根廷无法放弃的市场。
![]()
米莱和特朗普
因此,虽然特朗普在纽约会晤米莱时,盛赞米莱为“出色的领导人、好朋友”,但在特朗普雪中送炭之际,米莱政府还是宣布临时取消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税。要知道,取消出口税前,大豆的出口关税高达26%,所以取消出口税仅仅两天内,便刺激70亿美元的销售额。
中国也在这两天内采购了20船阿根廷大豆,约有130万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今年尚未收到中国的一船大豆订单,这也是1999年以来,中国首次在秋季未采购任何美国大豆。
![]()
美国豆农
美国农业界的愤怒已转化为政治压力。印第安纳州、明尼苏达州的农民明确表示,政府补贴无法替代中国市场;美国大豆协会不断施压特朗普,要求为农民提供经济支持,并指责其“厚此薄彼”,对本国农民却漠不关心。这种不满正在侵蚀特朗普的票仓基础。
特朗普的“雪中送炭”最终沦为“引火烧身”,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必然结局。他试图用援助捆绑阿根廷,逼阿方疏远中国的操作,最终让美国农民成为“牺牲品”,这标志着美国的霸权正在瓦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