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该是买卖,感情更不是筹码。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04.9:100。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男青年来说,娶媳妇是件难事。
10月3日,举国欢度佳节,29岁的西北小伙周某某,在接亲时,被临时索要2万“下车费”,导致情绪失控,一气之下从大桥跃下。
事件发生后,“天价彩礼”再上热搜。
![]()
小伙是个老师,省会城市有房,条件不错,还能遭遇苟刻要求,一般农村孩子碰上这事咋过。
但仔细想想,逼死他的真是那2万块吗?不,那只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 媒人账本揭秘:姑娘去哪了?
上周回农村老家,老媒人张叔正蹲在街口,一根接一根抽着闷烟,以前他可是闲不住的人,到处给人介绍媒茬。
现在的他好像有些落寞,像个失去流量的博主,掏出那本磨破边的记账本让人看——
未婚小伙已排到39号,而姑娘名单,3年前就已“停更”,孔雀却往城里飞,没姑娘愿意嫁农村。
为此,他不得不把寻找适婚女孩的“业务范围”突破出本镇,扩大到相邻的乡镇范围。
“十年前说成一桩媒,两家能谢我千把块的礼物。现在?金山银山也变不出个大姑娘!”赵叔无奈苦笑。
这话听起来像段子,却是无数农村正在发生的现实。
为了能让儿子娶上媳妇,农村的父母不得不拼命赚钱,在县城买上一套商品房作婚房,再买台汽车,否则,儿子可能沦为打光棍的下场。
说白了,周小伙的悲剧,源自于“光棍焦虑”。但是,像周小伙这样的条件,何患无妻?
![]()
![]()
2. 137:100!三个男孩必有一个打光棍
早在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
在镇上当民政助理的朋友透露:当地适婚男女比例137:100。
啥概念?每三个小伙,必有一个“打光棍”。
38岁的建军在东莞玩具厂打工十年,干着劳累乏味、收入很低的工作。天没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干到晚上,经常是站着都会睡着。
![]()
好不容易回村盖起二层小楼,却始终娶不来一个年轻的女主人。
“相亲姑娘从村口排到镇上,”他苦笑,“最后都嫁给了县城有房的。”
车房成了“入场券”,爱情反成奢侈品。
电影《隐入尘烟》的导演李睿珺有一段发言:
他认为,农村中的男性光棍往往更多,所以女性在农村有性别优势。
农村有一个现象,经常会有男性被剩下,但很少会有女光棍,女性不容易被剩下。
女性当然不会被“剩下”,因为女性是资源啊,资源只有“优劣”之分,哪有有用没用之分,所以怎不会剩下。
![]()
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儿子,长得很帅,但是家里条件一般,相亲倍受嫌弃,最后找了个大龄且有点丑的姑娘。
这姑娘性格极其暴躁,甚至跟公公婆婆产生很多矛盾,侮辱公公,公公只能忍气吞声。
因为他清楚农村男多女少,儿子娶上老婆已经很不容易,离婚了难找下一个,尽管儿子长得不赖。
3. 彩礼暴增史:从万里挑一到一动不动
来看看豫东平原“彩礼变迁史”,不自觉地凸显出女性的“商品属性”:
2010年:“万里挑一”(10001元)——图个吉利
2015年:“三斤三两”(约13万)——开始按斤算
2020年:“一动不动”(车+房)+“万紫千红一片绿”(15-20万)
这哪是结婚?分明是资产重组!
55岁的保哥至今光棍,养了五头牛作伴。“还是你们好,不嫌我穷,不会跑。”他常神神叨叨对牛说话。
自嘲背后,有多少难言的辛酸?
4. 父母们的痛:一桩婚事,两代焦虑
在村里,时间一长,年龄大了,这群曾经内心躁动的小村青年,心态变了。
光棍汉自成圈子:农忙互助,农闲喝酒。表面的热闹,掩不住心底的荒凉。
少林寺方丈阿信出事后,村干部不无调侃地说,光棍汉的生活还不如寺庙的和尚。
他们的父母更煎熬。76岁的守财大爷每天凌晨三点就醒,盯着房梁发呆:“我家三代单传,要断在儿子这代?”
母亲们的伤更隐秘。邻居大婶每月去庙里烧香,附近姑娘的生辰八字倒背如流。
“最怕听邻居放鞭炮,”她说,“每响一声,心就疼一下。”
别说找个二婚带孩子的媳妇,就是有点身体残疾都愿意。
在我老家的村子里,光棍汉的婚姻要求,已低得不能再低,甚至低到是个女人就行的地步。
![]()
5. 50年前的因,今天的果
这场危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B超普及时就已埋下。
重男轻女+性别鉴定=一代“消失的女孩”。
如今,回旋镖正中靶心:
乡镇小学男生比女生多40%
农村大学生中女生占65%
农村姑娘更易通过婚姻“跃龙门”
正如村干部所说:“姑娘都想往高处走,村里小伙梯子不够长啊。”
对于现实中的男多女少,也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想着择偶的困难,有的人计算着天价彩礼的数目。
实际上,也不全是女方家庭将姑娘视作牟利工具,更有好多姑娘跃迁阶层的长远打算。
与这些光棍汉接触,感觉有种强烈的割裂感,他们就像活在一个牢笼里,外面的生活什么也不知道,也懒得知道。
于他们而言,花花绿绿的世界,远不如一个女人实际。
没有霓虹灯的乡村夜晚,他们刷视频,看短剧,甚至扒些小电影慰籍生理上的躁动。
进城打工的光棍汉,夜晚则会流连于舞厅、洗脚屋等暖昧的娱乐场所。
6. 花会开,人难归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如今花依旧开,那些坐车远去的姑娘,却再难归来。
当成家立业这种基本需求都成奢望,当爱情要先看“配不配”……
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婚姻,啥时候变成了这样?
周某某跳河轻生,不该只是热搜上停留三天的新闻。
它是一面镜子,照见城乡差距、人口失衡、观念冲突……
这面镜子,值得细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