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历史上的 “五姓七族”,你的姓是否是当时最尊贵的一支

0
分享至

唐高宗永徽年间,长安城的崔府门前车水马龙。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提着厚礼登门,只为求娶博陵崔氏的一位嫡女。

房家虽手握权柄,却要放低姿态 —— 只因崔氏,是当时 “五姓七族” 里的顶尖门第。在那个年代,姓氏背后的郡望与家世,比官职更能定义一个人的尊贵。

一、“五姓七族”:不是姓氏,是权力的密码

“五姓七族” 不是简单的七个家族,而是魏晋到隋唐的 “顶级门阀天团”。这个说法的源头,要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时期。


公元 49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 “定姓族” 政策。他把中原士族按地位分等级,其中李、崔、卢、郑、王五大姓最受推崇。后来到了隋唐,这五姓又分出七个郡望支系,才有了 “五姓七族” 的说法。

具体来说,七族分别是:陇西李氏(今甘肃陇西)、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范阳卢氏(今北京西南)、荥阳郑氏(今河南郑州)、太原王氏(今山西太原)。

它们不是靠皇帝册封,而是靠几百年的积累,成了当时社会公认的 “贵姓”。就像魏晋时人说的:“崔卢王谢,天下望族”,而到了隋唐,谢姓衰落,郑、李两家补上,凑齐了这顶级阵容。

二、陇西李氏:从名将到皇室,却仍需 “认亲”

陇西李氏的起点,是西汉名将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就是他。李广的孙子李陵,虽然后来降了匈奴,却没断了家族传承。

到了南北朝,陇西李氏出了个叫李虎的人。他跟着宇文泰打天下,成了西魏 “八柱国” 之一,地位显赫。李虎的孙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可即便当了皇帝,陇西李氏还是要 “证明自己”。因为当时的老牌士族,觉得李渊家族有鲜卑血统,不算 “纯牌” 陇西李。唐太宗李世民为此专门编了本《氏族志》,硬把李氏排在第一,可私下里,士族们还是不买账。

陇西李氏的底气,不只是皇室身份。唐代诗人李白,就自称是陇西李氏的旁支。他虽没考科举,却能凭着家族声望,和王公贵族平起平坐 —— 这就是门阀的影响力。

三、赵郡李氏:不靠皇权,靠文化站稳脚跟

和陇西李氏比,赵郡李氏更 “纯粹”。它的祖上是战国时的名将李牧,后来一直扎根河北,没掺和太多少数民族政权。


赵郡李氏最厉害的,是文化传承。盛唐时的李龟年,是有名的音乐家,他就是赵郡李氏的旁支。唐玄宗常召他入宫演奏,杜甫还写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讲的就是李龟年在贵族圈的受欢迎程度。

还有唐代宰相李吉甫,也是赵郡李氏出身。他编的《元和郡县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理书。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后来也当了宰相,父子俩合称 “二李”,成了赵郡李氏的骄傲。

赵郡李氏从不靠攀附皇权,只凭文化和官声,就稳坐 “七族” 之列。连唐太宗都说:“赵郡李,家风正,可学也。”

四、崔氏双雄:博陵与清河,谁更尊贵?

崔氏是 “五姓” 里最特殊的,因为它有两个郡望 ——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还都进了 “七族”,堪称 “门阀双璧”。

清河崔氏的历史更早,三国时的崔琰,就是清河崔氏的代表。崔琰在曹操手下当尚书,以刚正闻名。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崔琰坚决反对,说 “立嫡以长,天经地义”,连曹操都怕他三分。

博陵崔氏则在唐代更风光。武则天时期的崔玄暐,是博陵崔氏的嫡子。他参与了 “神龙革命”,帮着李显复位,后来当了宰相。崔玄暐为人清廉,家里连多余的绸缎都没有,成了当时士族的典范。

这两支崔氏,还常争 “谁是正宗”。唐代有个笑话,说清河崔氏的人见了博陵崔氏的人,会说 “我们是汉初就有的老崔家”;博陵崔氏的人则回怼 “我们出的宰相,比你们多一倍”。其实在旁人眼里,两者都是顶级门第,没什么差别。

五、范阳卢氏:靠 “经学” 传家,连皇帝都要请教

范阳卢氏的祖上,是东汉末年的卢植。卢植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不仅会打仗,还精通经学。他注解的《礼记》,成了后世读书人必学的教材。

靠着经学传承,范阳卢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了 “学问世家”。北魏孝文帝时,卢氏家族里有十几个人当博士官,负责给皇帝和太子讲课。孝文帝曾说:“天下经学,尽在范阳卢家。”

到了唐代,范阳卢氏还是厉害。诗人卢照邻,是 “初唐四杰” 之一,他就是范阳卢氏的旁支。还有宰相卢携,在唐僖宗时主持朝政,虽然最后因黄巢起义自杀,但卢氏的声望并没受太大影响。

范阳卢氏从不靠权谋,只凭学问就能屹立几百年。就像《旧唐书》里说的:“卢氏子弟,无不好学,虽未仕,亦为乡邻所敬。”

六、荥阳郑氏:靠 “规矩” 吃饭,连婚礼都有讲究

荥阳郑氏的特点,是 “守规矩”。从东汉开始,郑氏就以经学和礼仪传家。家族里专门有本《郑氏家仪》,连怎么吃饭、怎么行礼都写得清清楚楚。

魏晋时,荥阳郑氏出了个叫郑冲的人。他是司马昭的老师,还主持编了《论语集解》。郑冲做人特别讲究礼仪,连司马昭见了他,都要起身行礼。


到了唐代,荥阳郑氏更成了 “礼仪标杆”。皇帝起草诏书、制定宫廷礼仪,都要找郑氏子弟帮忙。宰相郑畋,就是荥阳郑氏出身。他当宰相时,每次上朝都穿戴整齐,连腰带的位置都分毫不差,被人称为 “郑夫子”。

荥阳郑氏的婚礼,更是讲究到极致。男方要送 “六礼”,女方要回 “九仪”,光流程就要走三个月。即便到了晚唐,天下大乱,郑氏的婚礼还是照样办 —— 他们觉得,这是家族的 “根”,不能丢。

七、太原王氏:不只有王羲之,还有 “宰相群”

一提到太原王氏,很多人会想到王羲之。其实王羲之是琅琊王氏的,太原王氏另有厉害之处。

太原王氏的祖上,是战国时的名将王翦。王翦帮秦始皇灭了楚国,后来家族一直传承下来。到了汉代,太原王氏出了个叫王允的人,就是设计杀董卓的那个司徒。

唐代是太原王氏的鼎盛期。从唐初到唐末,太原王氏一共出了 17 个宰相,堪称 “宰相世家”。比如武则天时期的王方庆,他不仅是宰相,还编了《王氏宝章集》,收集了历代书法作品,连武则天都向他借来看。

太原王氏最看重 “家风”。家族里有个规矩:子弟做官,要是贪了一文钱,就会被逐出家族。所以王氏子弟大多清廉,比如宰相王缙,家里连仆人都只有两个,被人称为 “清贫宰相”。

八、为什么 “五姓七族” 这么尊贵?三个硬实力

“五姓七族” 的尊贵,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三个硬实力撑起来的。

第一个是政治垄断。魏晋南北朝实行 “九品中正制”,选官看门第。比如清河崔氏在北魏时,家族里官至宰相的就有 12 人;唐代虽然有科举,但宰相里 70% 以上都出自 “五姓七族”。平民想当官,难如登天。

第二个是文化传承。这些家族都有家学,比如范阳卢氏的经学、荥阳郑氏的礼仪、太原王氏的书法。他们的子弟从小就读书,就算不考科举,也能靠学问当大官。就像赵郡李氏的李谧,他一辈子没当官,却写了《明堂制度论》,皇帝专门派人去他家抄书。

第三个是通婚壁垒。“五姓七族” 从不和庶族通婚,甚至皇帝的公主,他们都看不上。唐太宗曾想把女儿嫁给范阳卢氏,结果被卢家拒绝了,理由是 “公主有皇家血统,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后来唐高宗下诏书,禁止 “七姓十家” 私下通婚,可他们照样偷偷联姻 —— 谁都不想让自家的 “高贵血统” 掺了杂质。

九、“五姓七族” 的衰落:黄巢起义,踏碎公卿骨

“五姓七族” 的好日子,到唐末就结束了。公元 875 年,黄巢起义爆发,这场起义成了门阀的 “催命符”。

黄巢的军队打进长安后,喊出 “天街踏尽公卿骨” 的口号。他们专门捕杀士族子弟,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的很多人都死在了战乱里。《新唐书》记载,当时长安的朱门大院,大多被烧得精光,士族的族谱、家学典籍也全没了。


到了宋代,情况更不一样了。宋太祖推行 “重文轻武”,科举制彻底成熟,“取士不问家世”。平民只要考中科举,就能当大官。比如范仲淹,他是孤儿,靠苦读考中进士,最后当了宰相。

没有了政治垄断和文化特权,“五姓七族” 慢慢就衰落了。到了明清,这些家族大多散落在民间,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

十、现在的你,姓 “五姓七族” 吗?别纠结尊贵,看文化

现在很多人姓李、王、崔、卢、郑,可能会好奇:我是不是 “五姓七族” 的后代?

其实想知道也简单,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查郡望,比如姓李的,看族谱里有没有 “陇西”“赵郡” 的记载;姓崔的,看是 “博陵” 还是 “清河” 支系。第二个是找老族谱,要是族谱里提到祖上在唐代当过官,或者和这些家族有联姻,说不定真有关系。

但要注意,就算同姓,也未必是 “五姓七族” 的后代。比如现在姓李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平民后代,和陇西、赵郡李氏没什么关系。而且在现代社会,姓氏早就没有 “尊贵” 之分了。

“五姓七族” 的价值,不在于它的 “尊贵”,而在于它的文化。比如范阳卢氏的经学、太原王氏的家风、荥阳郑氏的礼仪,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这些历史,不是为了攀比,而是为了读懂我们的文化根脉。

就像历史学家陈寅恪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 “五姓七族”,正是这段演进里的重要一笔。不管你的姓是不是来自这七族,都能从这段历史里,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专家一致认为: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美专家一致认为: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阿七说史
2025-10-31 17:17:14
利物浦2-0维拉!终结英超4连败,萨拉赫破门创3纪录,大马丁失误

利物浦2-0维拉!终结英超4连败,萨拉赫破门创3纪录,大马丁失误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25:18
美国天价保证金飞了!李在明智破特朗普杀招,中国捡了个大便宜

美国天价保证金飞了!李在明智破特朗普杀招,中国捡了个大便宜

赵昉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02 11:32:10
六氟磷酸锂涨价超60%,多氟多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达400%

六氟磷酸锂涨价超60%,多氟多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达400%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2025-11-02 17:58:27
艾弗森初登场:76人等待多年终于找到“答案”

艾弗森初登场:76人等待多年终于找到“答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2 18:00:29
中国EUV光刻机研究注定失败,再搞多少年都是徒劳,专利是拦路虎?

中国EUV光刻机研究注定失败,再搞多少年都是徒劳,专利是拦路虎?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03:35:39
79年张国焘病死异国,28年后高晓黎到墓园发现:墓碑后是别人名字

79年张国焘病死异国,28年后高晓黎到墓园发现:墓碑后是别人名字

孔孔说体育
2025-11-01 12:01:19
1962年,82岁的麦克阿瑟听闻印度对中国开战,一番评论十分犀利!

1962年,82岁的麦克阿瑟听闻印度对中国开战,一番评论十分犀利!

历史龙元阁
2025-11-01 17:00:07
杨幂,166CM的小体格,却有这么丰满的身材!

杨幂,166CM的小体格,却有这么丰满的身材!

小椰的奶奶
2025-10-12 00:58:02
古人为啥把“柴”排第一?比米还重要?看老照片光秃秃的山就懂了

古人为啥把“柴”排第一?比米还重要?看老照片光秃秃的山就懂了

苏曼文史
2025-10-27 17:47:06
为什么电影里很多黑帮老大坚决不做毒品生意?网友评论引万千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很多黑帮老大坚决不做毒品生意?网友评论引万千共鸣

小椰的奶奶
2025-10-27 02:51:34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禾寒叙
2025-10-30 23:07:12
C罗点射绝杀后,鲁本·内维斯等球员社媒连发笑哭表情“嘲讽”

C罗点射绝杀后,鲁本·内维斯等球员社媒连发笑哭表情“嘲讽”

雷速体育
2025-11-02 05:32:13
布达诺夫亲自指挥,乌克兰又“定点清除”!追捕战争罪犯正在行动

布达诺夫亲自指挥,乌克兰又“定点清除”!追捕战争罪犯正在行动

鹰眼Defence
2025-11-02 16:09:07
终于上场了,恩德里克替补登场迎来赛季首秀

终于上场了,恩德里克替补登场迎来赛季首秀

懂球帝
2025-11-02 05:53:19
专家: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症状出现后4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专家: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症状出现后4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澎湃新闻
2025-11-01 22:08:26
2025年,5国被踢出发达国家行列,分别都是谁?

2025年,5国被踢出发达国家行列,分别都是谁?

泠泠说史
2025-10-12 17:40:53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云霄纪史观
2025-10-21 11:45:46
随着海牛队1-0三镇队,中超积分:亚泰提前降级,梅州客家也悬了

随着海牛队1-0三镇队,中超积分:亚泰提前降级,梅州客家也悬了

何老师呀
2025-11-02 17:25:19
奚梦瑶全家在迪士尼!女儿正脸曝光鼻子有点塌,保姆保镖时刻跟着

奚梦瑶全家在迪士尼!女儿正脸曝光鼻子有点塌,保姆保镖时刻跟着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18:17:22
2025-11-02 19:23:00
小豫讲故事 incentive-icons
小豫讲故事
谈奇闻野史,做杂牌作者。
1681文章数 7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被安世风波卡整月"脖子" 全球车企终于能缓口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房产
教育
手机

亲子要闻

产后如何快速恢复夫妻生活?这篇说透了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教育要闻

哈萨克女孩的中文第一课:对话杜尚别中文教师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