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产圈的关键词是回暖,北京取消五环外限购、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创新高,身边很多人都在问“是不是得赶紧买房了,再等就涨疯了。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观点,我都想反问一句,这是普涨吗?如果只是个别楼盘在涨,有什么好慌的。
北京8月的新房网签量是2824套,环比涨了2.3%,二手房13119套,环比涨4.1%。
看数字确实在涨,但是也得结合政策背景来看,8月8号刚取消了五环外限购套数,这波增长是政策松绑后的正常释放,而且中介都说带看量上去了,但转化率还没跟上,网签数据本身还有滞后性,真算不上暴涨的信号。
再看上海,“沪六条”出来后,8月二手房网签近2万套,同比涨超11%,新政实施那周日均成交直接突破710套,30号那天更是创下1103套的单日新高。
![]()
但仔细研究过后才发现,增量主要集中在外环外,宝山、嘉定这些地方环比涨了20%左右,市区只是略有增量。
至于其他城市,武汉8月新房网签同比涨31.74%,但二手房只涨了2.56%。
沈阳靠公积金政策拉动,贷款金额同比涨13.8%,但那是因为最低首付15%的政策延到年底,还能提公积金付首付,本质是给刚需减负。
说白了,现在的涨是局部的、政策驱动的,跟2016年那种全民抢房的普涨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政策密集出台的情况下,市场为什么只是局部回暖?
今年三季度全国200个城市出了470多条新政,核心就是限购优化和存量盘活双拳出击。
一线城市先松绑,北京放开户籍家庭五环外购房套数,上海直接调减限购。
二三线城市更从公积金到首付比例给优惠,供给端也在发力,北京9月推的8宗地块全在地铁周边,天坛街道、永安里这些热门地段的项目自然受关注,深圳甚至允许部分保障房转商品房,既盘活存量又不冲击市场。
![]()
但这些政策的初衷很明确,是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不是给投资客开绿灯。
住建部早就说了,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还要推行现房销售、加强预售资金监管。
所以不同人面对这波涨势,真没必要一概而论地慌,刚需群体要是刚好有买房计划,现在确实是个窗口期。
最不该慌的是投资客,一看到几个大城市销量上去了,就开始激动,要知道4月一线城市二手房整体还在环比降0.2%,北京、深圳分别降了0.6%和0.3%。
而且现在政策明确房住不炒,专项债盘活存量土地也是为了去库存,不是抬房价。
![]()
过去那种买套房坐等翻倍的时代早过去了,真要进场,你可以算算租金回报率,如果连房贷都覆盖不了,还谈什么投资。
其实说到底,大家慌的不是涨本身,是怕重蹈过去越等越贵的覆辙,但现在的楼市早就不是闭着眼赚钱的年代了。
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因为供需匹配,可能稳中有涨,远郊和三四线城市因为库存高、需求弱,还得在调整期待着。
住建部说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就是要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这种情况下,市场很难再出现全面暴涨。
最后想说的是,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但说到底,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和钱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