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乒坛,孙颖莎已成为“最想搭档”的代名词。近日,一个有趣的采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当被问及“如果可以跨队选择一位双打搭档,你会Pick谁”时,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法国勒布伦兄弟(艾利克斯和费利克斯)以及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等四位顶尖选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孙颖莎。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另一个采访中,法国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甚至直言不讳地解释了自己的选择:“孙颖莎是完美的搭档,正手和战术意识无人能及”。
这种众口一词的认可,从侧面印证了孙颖莎在国际乒坛的特殊地位。
不仅男选手们希望与孙颖莎合作,日本新星大藤沙月也公开称孙颖莎为偶像,展现出孙颖莎跨越性别与国籍的吸引力。
![]()
技术优势解析
孙颖莎为何能成为众多顶尖选手心目中的“理想搭档”?答案在于她全面的技术能力。
在国际乒联的术语中,孙颖莎的打法被形容为“超越技术层面的暴力美学”。2025年8月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与王曼昱的巅峰对决中,孙颖莎在第六局战至8:8平时,面对王曼昱刁钻的反手拧拉,她半步侧身直接正手暴冲。
这记关键球擦着边线落地,时速高达110公里,彻底打乱了对手节奏。
数据显示,孙颖莎的正手杀伤力尤为突出。在北京大满贯对阵日本选手的比赛中,她的正手得分率稳定在70%。
现场测速显示,她的最高球速突破20米/秒,这样的进攻火力足以成为任何搭档最可靠的“得分后盾”。
除了犀利的进攻,孙颖莎的攻防转换能力也极为出色。在2025年5月世乒赛混双第二轮比赛中,孙颖莎将这种适配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短球控制对手进攻节奏,配合正手快带迅速拉开比分;面对反击时,她又及时切换战术,通过摆短迫使对手回球冒高,再抓住机会发起突击。
![]()
赛场智慧与心态
孙颖莎的抢手不仅源于她的技术全面性,更在于她在赛场上的智慧和稳定心态。
双打比赛不仅考验个人技术,更考验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在北京大满贯混双首秀对阵欧洲组合时,孙颖莎与搭档曾先丢一局陷入被动。
第二局开局两人配合还略显生疏,比分一度胶着到3:3,然而孙颖莎却没有慌乱。
她通过调整发球落点和回球线路,慢慢带动搭档找到节奏,从4:3开始连得4分拉开差距,最终以11:4、11:5连扳两局逆转。
整场比赛她不仅自己保持着85%的回球成功率,还多次通过眼神和简单的手势与搭档沟通,帮助对方稳住心态。
这种“能带动队友”的能力,在需要默契的双打项目里格外珍贵。
孙颖莎的稳定心态在WTT中国大满贯的比赛中也可见一斑。在面对裁判提醒发球低于台面的小插曲时,她并未受到影响,依然以3:0的比分轻松晋级。
前国手郭焱在解说中表示:“几乎没见过孙颖莎发球被提醒,她的动作非常标准”,这从侧面反映了孙颖莎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心理素质的稳定。
![]()
完美适配特性
孙颖莎在双打领域的独特价值,在于她能够根据不同搭档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打法,实现最佳适配。
今年6月跨协会交流赛中,她曾临时与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组队,第一次配合就打出11:3、11:5的悬殊比分。
赛后弗朗西斯卡感叹道,和孙颖莎搭档不用反复磨合,因为她总能预判到搭档的跑位,提前把球送到合适的位置。
这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也成了这次中国大满贯赛后,弗朗西斯卡公开选她当首选搭档的重要原因。
孙颖莎从不是只顾自己得分的“独狼”,为了适配不同风格的搭档,她始终在打磨技术短板。
面对生胶打法的对手时,她会针对性调整回球节奏,减少主动失误;遇到快攻型搭档,又能放慢进攻频率,配合对方的衔接速度。
在北京大满贯女单第二轮对阵生胶选手时,她就把正手使用率适当下调至62%,转而用反手快撕控制节奏,最终以3:0轻松取胜。
当弗朗西斯卡、莫雷加德和勒布伦兄弟被问及理想搭档时,他们异口同声说出“孙颖莎”的画面,已经成为乒坛一个值得回味的场景。
德国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的评价点破了真相:“孙颖莎是完美的搭档,正手和战术意识无人能及”。
在竞技体育中,对手的认可往往是最真实的衡量标准。四位顶尖选手的一致选择,印证了孙颖莎在双打领域的特殊地位——她不仅是赛场上的强者,更是能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好的伙伴。
![]()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