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王健林名下已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超过50亿元,还有近160亿元的股权被冻结。
而最近,王健林因为被限高,再次登上热搜。
![]()
九年前的一纸对赌协议,到底还是把老王拖进了泥潭……
![]()
2016年,王健林正值事业巅峰。
他蝉联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资产逼近8000亿元,年收入超过2500亿。
那年他在合肥年会上自豪地宣布,万达服务业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房地产业务,这意味着万达成功转型为综合性企业。
那时的万达文化集团年收入达600多亿元,电影产业在全球拥有1300多家影城,占据全球12%的票房市场。
王健林站在事业的最高峰,却不知道危机已经悄然逼近。
由于觉得公司在香港市场的估值被低估,2016年7月,万达商业地产决定从港股退市。
![]()
这个决定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王健林引入了投资者,但对方提出了苛刻条件:
如果万达不能在2018年8月底前在A股上市,就要回购全部股份,并支付高昂利息。
这份涉及300亿元的回购协议,成了后续一切风波的开端。
![]()
退市后的万达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随着监管政策收紧和市场环境变化,万达的负债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资料显示,王健林当时已背负数千亿债务,从“中国首富”变成了人们口中的“中国首负”。
更糟糕的是,万达商管的A股上市计划遥遥无期。
按照对赌协议,如果不能在约定时间内上市,万达需要拿出300亿元回购股份,还要支付巨额利息。
![]()
为了筹集资金,王健林开始大规模出售资产。
2017年,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以400多亿元卖给融创,77家酒店以近200亿元卖给富力。
随后,又陆续出售了多个万达广场和海外项目。
但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巨额债务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
2018年1月,为了应对即将到期的对赌协议,王健林引进了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融资340亿元,签署了第二份对赌协议。
新投资者的加入暂时缓解了危机,但他们同样提出了上市时间要求:如果万达在2023年10月前未能上市,就需要支付回购款。
为适应新形势,万达在2019年彻底剥离了地产业务,转型为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但这个转变并未能帮助万达如期登陆A股。
2020年3月,万达商管的IPO申请状态变为“中止审查”,此后再无进展。
2021年,万达商管在珠海成立新公司,获得22家机构投资者380亿元投资。
当然,这也意味着第三份对赌协议,承诺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
然而,命运再次跟王健林开了玩笑。
尽管万达商管多次递交招股书,却始终未能如愿上市。
![]()
上市失败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对赌协议,如果不能在2024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万达需要按8%年化利率回购股份,总额约600亿元。
![]()
如今期限已过,上市仍无时间表。
投资人们开始通过仲裁、冻结股权等方式向万达施压。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追债者:融创要求支付95亿元回购款,永辉超市追讨36亿元股权转让尾款,ST易购提起50亿元仲裁。
这些案件导致万达系股权被轮番查封。
粗略统计,万达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超过200亿元,光是这些,王健林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至少330万的利息。
为了应对危机,万达不得不大规模出售资产。从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40座万达广场被出售。
今年5月,万达更是将北京、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打包出售,交易规模达500亿元。
这些交易大多采用“REITs式轻资产”模式:买方获得物业产权,万达继续负责运营管理。
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回笼资金,但也意味着万达从“包租公”变成了“物业乙方”,未来的盈利空间大幅缩减。
![]()
在传统商业模式受挫的同时,万达开始寻找新的生长空间。
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竞争日益激烈,但在更广阔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万达广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国庆假期,阜阳市下辖的太和县开出了第一座万达广场,单日客流量超过33万人,销售额突破千万。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
![]()
这不过是县城消费崛起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而三四线城市却支撑起了整体增长。
其实早在2017年,王健林就立下目标,要在10年之内把万达广场发展到1000家左右,覆盖全国80%的地级市和30%的县级市。
从租金回报比来看,三四线城市的项目甚至可能优于一二线城市,因为地价更便宜、投资更小。
以重庆万州项目为例,当初万州全区只有40万人口,万达并不看好这个市场。
但开业后,万州万达前三天客流量就超过110万人次,相当于每个当地人都去了近三次。
在这个消费分化的时代,县城或许将成为万达实现突围的关键。
![]()
随着48座万达广场交易的推进,万达的资金压力将得到阶段性缓解,但数千亿的负债仍需漫长的时间来消化。
从2016年签署第一份对赌协议,到2025年的限高风波,九年时间,王健林和万达的经历,既是一家企业对赌失败的代价,也是整个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
参考资料
1. 《usmart — 王健林的失與得》
2. 《中国网 — 萬達轉型初見成效 文化産業上半年收入290億》
3. 《中华网 — 万达遇到了什么问题 现金流危机引发关注》
4. 《中华网 — 王健林“限高”措施已取消 信息更新完毕》
5. 《中华网 — 王健林又赌失败了 珠海万达商管的招股书再次失效》
6. 《中国广播网 — 万达2016经营简报:服务业占比55%首超房地产》
7. 《中华网 — 万达如何解开“连环锁” 债务与股权的双重困境》
8. 《新京报 — 王健林限高措施已取消》
(小可 老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