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陕西咸阳彬州市一场婚礼成为全网焦点。
多名男子将两名伴娘用胶带捆绑在共享单车上,强行按住一名男子头部迫使其亲吻伴娘,伴娘尖叫挣扎却无人制止,围观者哄笑声中,一场以“喜庆”为名的闹剧演变为赤裸裸的暴力。
![]()
彬州市政府回应称“当地有婚闹习俗,但未如此严重”,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舆论——当“习俗”成为遮羞布,当法律与伦理的边界被践踏,婚闹早已不再是传统,而是一场集体参与的伦理灾难。
共享单车上的暴力: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
视频画面中,两名伴娘被胶带层层缠绕在单车上,身体因束缚无法动弹。一名男子被同伴强行按头,三人被迫“接吻”,伴娘的尖叫声与围观者的哄笑形成刺耳对比。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男子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捆绑胶带,有人按住伴娘,有人控制男性参与者,全程未遇任何阻拦。这种“有组织”的暴力,早已超出“玩笑”范畴。
胶带捆绑限制人身自由,违背伴娘意愿的肢体接触,这不是婚闹,更像是“强制猥亵”。
![]()
2021年,某地曾发生伴娘被胶带绑树、被迫表演节目的事件;2018年,一对新人更被胶带绑在电线杆上遭皮带抽打。历史案例表明,低俗婚闹在部分区域已形成“破窗效应”——当第一块玻璃被打碎未被修复,后续破坏便接踵而至。
血色婚礼:婚闹暴力史中的极端样本
案例一:山西新郎被“闹死”事件2013年2月,山西清徐县新郎李瑞佳在婚礼上遭4名伴郎“闹喜”,被持续殴打4小时。
婚礼次日,李瑞佳因气管破裂导致脑部缺氧,在重症监护室挣扎20余天后死亡。法院最终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3名涉案者有期徒刑。
![]()
这起悲剧撕开了“婚闹致死”的残酷真相:当暴力被包装成“祝福”,生命便成了最廉价的祭品。
案例二:深圳伴娘遭摸胸猥亵事件2017年,深圳一场婚礼中,伴娘被多名男子围堵在房间内,遭强行摸胸、搂抱。
警方介入后,涉事者以“猥亵妇女罪”被刑事拘留。
此案引发社会对“婚闹性骚扰”的广泛讨论,但类似事件仍屡禁不止——2021年,陕西西安一名伴娘在婚车内被多名男子袭胸,视频曝光后仅以“批评教育”收场。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婚闹的暴力程度与地域、阶层无关,它只与人性中的恶有关。
当“闹洞房”从缓解新人尴尬的善意,异化为满足施暴者快感的工具,婚礼便成了犯罪现场。
婚闹之害:从个体创伤到社会溃烂
1. 对受害者的终身阴影被强制猥亵的伴娘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2013年山东泰州“16岁伴娘被扒衣”事件中,受害者因心理创伤长期无法正常生活,施暴者仅获刑3年。法律惩戒的轻纵,进一步加剧了受害者的不公感。
2. 对婚姻制度的解构婚闹的暴力本质是对婚姻神圣性的亵渎。东汉学者仲长统曾在《昌言》中痛斥:“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
当婚礼沦为集体施暴的狂欢,婚姻的承诺与责任被彻底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对女性身体的物化与对法律底线的挑衅。
3. 对社会风气的毒化婚闹的“法不责众”心理催生恶性循环:今日你闹他人,明日他人闹你。2022年,山西五台县一场婚礼中,公公竟抱着儿媳骑马相吻,视频引发全网愤怒。这种突破人伦底线的行为,暴露出婚闹文化对公序良俗的彻底背叛。
![]()
结语:文明婚礼,始于对生命的敬畏鲁迅曾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婚闹的利刃刺向伴娘的尊严、新郎的生命、婚姻的基石,我们早已不是在庆祝幸福,而是在参与一场集体谋杀。
婚礼应是两个灵魂的庄严结合,而非一群暴徒的狂欢。唯有法律亮剑、伦理觉醒、公众监督三管齐下,才能让“喜庆”回归其本义。那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幸福的守护,而非对恶的纵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