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人类灭绝的日期,人类准备好了吗?

0
分享至



人类即将走向灭亡?

在2023年9月《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预测:

随着大陆板块持续移动,所有大陆最终会碰撞并融合成一个被称为“终极泛大陆”的超级大陆。



而那个时候的地球气候,可能会变得极其恶劣,以至于像我们这样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将难以继续生存。

那么,这个预言是真的吗?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科学家说的 “终极泛大陆”,其实是基于地质学和气候学模型提出的科学猜想。

简单讲就是他们预测在很久很久以后,现在分开的各个大陆会重新凑到一起,变成一整块超级大陆。

这个说法主要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个团队,2023 年他们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了项研究,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地球地壳板块过去和现在的移动方向,顺着这个趋势算出了未来的变化。



不过大陆要凑成一块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得花好几亿年的时间。

首先非洲大陆会慢慢往北挪,最后撞上欧洲,它们中间的地中海会被挤得彻底消失,还会鼓起来形成特别高的山脉。

之后澳大利亚也会往北飘,最终和东南亚撞在一起并成一块。这时候南极大陆也会出人意料地离开南极那块地方,往北移动扎进印度洋里。



到最后,因为地球地壳里出现了新的俯冲带,就是密度大的大洋板块会钻到大陆板块底下的那种情况。

大西洋会慢慢收缩直到完全消失,美洲大陆就会和已经合并好的 “非亚大陆” 碰到一起。

大概 2.5 亿年后,所有大陆就都连起来了,形成一个围着一片内陆海,也就是剩下的印度洋的超级大陆,这就是 “终极泛大陆”。



科学家说,这个新大陆一旦形成,地球环境就得面临大麻烦。

首先天气会变得极端炎热,超级大陆形成的时候会引发很多火山喷发,冒出大量二氧化碳,再加上 2.5 亿年后太阳的辐射量会比现在强 25% 左右,全球平均温度会比现在高很多。

研究模拟显示,那时候地球大部分地方白天温度能超过 50℃,内陆沙漠边上甚至可能达到 70℃。



这么高的温度再加上潮湿,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是个大考验,会严重突破身体能承受的极限。

而且大陆正中间会变得特别干旱,变成大片沙漠,植物根本没法生长,全球的粮食系统肯定会崩溃。

模拟结果还说,到时候适合哺乳动物生存的陆地面积可能还不到现在的 8%。



除此之外,太阳的亮度其实一直在慢慢变高,对地球会有很强烈的影响。

但人类之前干过不少 “糊涂事”,往空气里排了好多能破坏臭氧层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氟氯化碳,以前老冰箱、喷雾剂里基本上都是这个。

臭氧层就像地球的 “防护罩”,能把太阳里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挡住,可这些物质会把臭氧分子弄坏,让防护罩变薄弱。



后来全世界意识到问题严重,一起签了《蒙特利尔议定书》,限制生产和使用这些东西,但这些污染物在空气里能 “活” 很久,影响一时半会儿消不了,科学家说南极的臭氧层得等到 2070 年左右才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这两事碰到一块儿就麻烦了,会给地球带来一连串难题。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紫外线伤害变厉害。本来臭氧层能吸收 97%-99% 的紫外线,可它一旦变薄,再加上太阳本身辐射变强,地面的紫外线就会大大增加。

对人来说,这可不是晒黑那么简单,皮肤癌的风险会明显上升,尤其是恶性黑色素瘤这种危险的类型,白内障的发病率也会跟着涨,有研究说平流层臭氧每少 1%,全球白内障病人可能就会多 0.6% 到 0.8%,而且紫外线还会降低人的免疫力,让人更容易生病。



对植物和生态系统来说,伤害也不小。

超过一半的植物都会受过量紫外线的影响,像豆类、瓜果这些农作物产量会下降,就连咱们常吃的玉米都是如此,有研究分析 1992 到 2018 年中国春玉米的产量,发现极端紫外线事件每多 1%,玉米产量就会降 0.72%,要是再遇上干旱或高温,减产更严重。



水里的生物也难逃一劫,浅海里的浮游生物会变少,这些小东西可是海洋食物链的底子,它们一少,鱼类、贝类的产量就会跟着下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会受影响,而且紫外线还可能打乱昆虫的交配习惯,进一步搅乱生态平衡。

更麻烦的是,增强的太阳辐射会改变海洋和大气的循环,像亚热带地区可能云会变少,阳光直接照在地面上,温度就更高了,这样一来降雨分布也会变,有些地方洪涝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却老闹干旱。



要是这些问题一直恶化下去,长远来看地球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严酷。太阳亮度按 10 亿年的尺度算会增加 10%,虽然慢但从不停歇。

要是臭氧层这种防护系统再被削弱,地球平均温度会一直涨,极端高温会越来越常见,很多地方的温度会突破生物能承受的极限。

农业肯定会受重创,不光玉米,各种农作物都可能大幅减产,要是碰上极端紫外线加干旱,玉米产量甚至可能降五成以上,到时候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慢慢的,很多物种因为适应不了这么快的环境变化会灭绝,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也就保不住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只能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做起,比如说平时买东西的时候,多留意一下包装上有没有 “无氯氟化碳” 的标志,这种标志意味着产品里不含那些会啃食臭氧层的坏东西,像冰箱、空调、发胶这些常用品里都可能有讲究。

家里的旧冰箱、空调要是想换掉,可千万别随便卖给收废品的就完事了,这里面藏着叫 “消耗臭氧层物质” 的制冷剂,得请专业师傅上门把这些东西抽出来妥善处理,不然一泄漏到空气里,一个氯原子就能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太可惜了。



要是开汽车的话,给空调做保养维修也得挑对地方,得找那些有制冷剂回收设备的维修点,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专门的回收机器,能把旧冷媒收起来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还能节省成本,可不是件小事。

保护臭氧层其实和应对全球变暖是连着的,咱们平时减点碳,也是在帮地球降温。

要是家里条件允许,装套太阳能板真是个好选择,甘肃有户农民家里装了之后,月均电费从 150 块降到 80 多,两年还攒下一万块,简直是 “晒着太阳挣钱”。



就算装不了太阳能板,日常也能处处减碳,比如每周少开一天车,多坐公交地铁,要是路程近,骑共享单车还能锻炼身体。

还有节约用电,看着是小事,积累起来效果惊人,随手关灯就不用说了,买家电认准 “一级能效” 标志,一个 LED 灯泡比老式白炽灯省七成以上的电,用几年下来省的电费都能买好几个灯泡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事太小了,做了也没用,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国家之前淘汰那些破坏臭氧的物质,30 年就避免了 26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这背后都是无数企业和个人的努力。

咱们每个人做的一点点改变,比如选对一件商品、多骑一次车、种一棵树,看似是涓涓细流,可千千万万人加起来,就能变成改变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臭氧层慢慢恢复,让地球不再那么 “发烧”,这些都是咱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



羊城晚报——《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日期:哺乳动物在地球生存史可能已过半,2.5亿年后面临灭绝》



南方都市报——《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的日期,届时全球面临极端高温和高湿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细话篮球
2025-11-16 23:49:58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21:27:17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体坛小李
2025-11-17 05:46:42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篮球扫地僧
2025-11-16 13:03:48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东方豪侠
2025-11-16 11:45:45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夜白侃球
2025-11-16 23:18:28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李万卿
2025-11-17 00:15:03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6 10:19:01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6 20:42:46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03:57:09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文字里拾光
2025-11-17 00:27:20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9:27:43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极目新闻
2025-11-16 22:29:28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0:03:43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17 02:11:27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谭谈投研
2025-11-16 18:04:50
2025-11-17 07:07:00
老塕是个手艺人
老塕是个手艺人
从小跟着祖辈学习,靠着一双手吃饭
509文章数 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艺术要闻

Charles Chaplin:19世纪法国新洛可可风格画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