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达式常,现在还能遇见。上海街头,他85岁了,骑个自行车,进剧团、忙剧本,看角色。这么大年纪,生活还挺有节奏。有人说他一个人过日子,会不会太安静啊?其实不是,他的安静,是自己选的,一辈子都没离开艺术。
![]()
几十年前,他就这样,跟名利场的东西擦肩而过。拍戏很认真,但该拒绝的事从不含糊。代言广告?不要;赚快钱?拜拜。有些人觉得演员得多露脸,他偏不。他嘴上功夫少,作品的水平高。当年拿百花奖,也是硬生生靠演技堆出来的。每个角色,原著翻烂了,找原型,看生活,搬到电影里时,那股劲儿就在那里。导演看着都放心,知道他演戏靠谱。
![]()
想想《谭嗣同》,那是他能打的代表作。背后多少功夫,你多久能学会?没人教,全靠他自己摸索。银幕上的谭嗣同,不止是长得像,神气也像。再比如,《书剑恩仇录》,零下二十来度的承德,他亲自骑马、射箭。你敢用替身,他不干,真刀真枪自己上的。拍完了才听工作人员说很危险,他倒挺平常,反正敬业当习惯了。
![]()
这辈子,他真的不沉迷热闹。七八十年代,大牌商家门槛踩破,就是请他代言。他没动心,生活一直很简单。家里最重要,老婆病了,他照顾得很细致。女儿出生后,家务更上心。外头看好多演员,一天到晚的忙,他却家里烟火气浓浓。回想一下,这样的生活普通,说起来又难得。
![]()
至于他怎么把家庭工作平衡好,他也是意志特别强的人。老婆王文皓的身体不是一般地差。两口子大学认识,一个家里没啥条件,一个没爹妈,老早就相依为命。他坚持“一个孩子够了”,不图什么热闹,再苦也是守住这个家的温情。看着温暖,其实,这都是几十年的坚持。
![]()
但后来怎么办?2015年,王文皓去世了。他75岁,当时俩人一起过了五十多年,现在突然只剩他一个人。那种滋味不好受。但你看他,又没被打倒。剧团里继续忙着,心思全在戏上。朋友、女儿,心里挂着,生活照样过。不跟悲伤死磕,转头就往前走。
![]()
虽说女儿在国外,总归关系还近。回来看他次数不少,父女俩联系不断。他自己也闲不下来。83岁那年,还能导演有声书《牛虻》,又是旁白又是找老搭档来配音,搞得风生水起。你说条件?没工资,就管盒饭。这么一群老人乐呵呵地干,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人格魅力。圈里人,哪个不知道他是说一不二的人。
![]()
说到这,再看看他的工作劲头吧。84岁,又咚咚跑去拍高海拔题材——《父亲在远方》。昆仑山那么难的环境,别人累得喘,他却觉得有意思,还真抗住了。工作像是他的精神支柱。他就是这样的人:越老越不闲着,忙忙活活,圈里人在意,剧团老同事叫他,聚会活动少不了他。
![]()
有些影迷也没忘记他,你别以为他过得很孤独。实际上,他的生活早就安排满满当当了。骑自行车,配音剧本,和老朋友聚聚,小日子节奏感拉满。这样的安静不是冷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就像一块厚实的地毯,铺得稳稳当当,没有空落的地方。
![]()
如果细数,他晚年是艺术、生活两不误。银幕上的角色,是回忆。女儿偶尔回来,同事隔三差五小聚,影迷把他挂心上。这些都支撑着他。哪怕独处一人,也不算真正孤单,精神上的满足早就自己安排好了。
![]()
达式常这一辈子,幸福、平淡、忠诚,这些东西是自己拼出来的。你看他,安静只是外表,内心其实很充实。银幕上留下经典角色,家人、剧组里的温暖组成他的光。85岁骑着自行车,琢磨角色、配音工作。人活这一辈子,最厉害的可能就是像他这样,用自己选的方式活得坦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