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书影史,有你更精彩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是明朝于谦的托物言志诗,蕴含物性哲思。
说起明朝名臣于谦,人们往往会想起他那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用一生诠释了何为文人的风骨与担当。
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大军直逼北京,朝野震动。许多大臣主张南迁避祸,唯独于谦挺身而出,厉声喝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他力主坚守北京,亲自披甲上阵,指挥军民抵御外敌。最终,明军在于谦的率领下击退瓦剌,保住了大明江山。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令人唏嘘。英宗复辟后,于谦因曾拥立景泰帝而被诬陷谋反。面对不公的审判,他始终神色坦然,只留下一句:“辩之何益?”最终含冤而死,家无余财,唯有一腔忠义。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笔下的石灰,历经千锤百炼,却始终清白如初。他的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激励着后人坚守正道,无畏艰险。
![]()
02
很多人都知道于谦写的《石灰吟》,其实他还写了一首《咏煤炭》,这一白一黑,把他的品格和人生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
煤炭深藏地底,历经千万年沉淀,默默积蓄着光与热的力量。它不似石灰那般经烈火灼烧便粉身碎骨,却在漫长的黑暗中孕育着更持久的温暖。正如于谦一生,既有石灰般宁折不弯的刚烈,亦有煤炭般隐忍坚韧的深情。
"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掷地有声的誓言,恰似煤块投入洪炉时迸发的火光。他两袖清风,却以血肉之躯为薪柴:巡抚山西时开仓赈灾,土木之变后独守京城,即便被诬下狱仍写下"粉骨碎身全不怕"。那黑色矿石般的沉默里,藏着他将生命燃作万家灯火的决绝。
更令人动容的是诗中"铁石犹存死后心"的隐喻。煤炭燃尽后化为焦土,却让精魂凝作铸铁,在犁铧、刀剑中延续生命的重量。这恰似于谦蒙冤而死后,百姓私祭的香火从未断绝,连抄家的锦衣卫见其家徒四壁亦潸然泪下。史书里那截乌黑的墨迹,终究在时光洪炉中炼成了不朽的鼎彝。
当重读这首《咏煤炭》,会发现在"乌金""阳和"的朴素比喻下,跳动着一颗比石灰更炽热的心。它不追求"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凛冽宣言,而是将温暖渗入历史肌理,正如煤炭燃烧时无声无息,却让整个寒冬有了温度。
“混沌乌金”赋予煤炭创世神话色彩,“爝火燃春”将热能转化为生命复苏意象,蕴含民生关怀。
“铁石死后心”暗喻忠臣气节,末句“不辞辛苦出山林”以拟人手法升华奉献精神,其崇高境界可比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情怀。
03
于谦,被誉为“明朝第一忠臣”,更有“救时宰相”之誉!偏偏最后却被冤杀,悲壮而让人惋惜!其实,他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于谦的悲剧,正是明朝中期政治生态的缩影。这位曾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的能臣,最终却倒在了一场精心编织的政治罗网之中。当瓦剌大军压境时,他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与临危不惧的胆识,此刻却成了政敌眼中最危险的锋芒。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主抗战的强硬立场,与徐有贞等主和派形成了尖锐对立。他扶持景泰帝登基的果断举措,虽保全了大明江山,却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那些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等待着反扑的时机。夺门之变就像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风暴,当英宗复辟的钟声敲响时,徐有贞立即给于谦扣上了"意欲谋立外藩"的罪名——这个在律法上等同于谋反的指控,成了最锋利的政治匕首。
刑场上的于谦始终保持着文人风骨,他整理衣冠的动作,仿佛是在为这个扭曲的时代做最后的正冠。当刽子手的刀光闪过时,连监刑的锦衣卫都忍不住背过身去。百姓们自发设立的衣冠冢,在京城各处悄然出现,这些沉默的纪念,比任何史官的春秋笔法都更直白地诉说着民心向背。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当年力主诛杀于谦的徐有贞,不久后也沦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而明宪宗即位后的平反诏书,终究换不回那个曾在德胜门外横刀立马的身影。于谦之死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即便是再造社稷的功勋,也可能沦为棋盘上任人宰割的棋子。他的血染红了明代朝廷的底色,也让后世看清了封建官场"狡兔死走狗烹"的生存法则。
04
于谦这首《咏煤炭》咏志诗,道尽不悔,人生当坚守正道排除万难无畏艰险!
煤块深埋地底时,世人只见其黝黑粗粝;待到投入炉膛,方见那炽烈心魄。于少保笔下"凿开混沌得乌金",恰似君子剖开浮世迷障,将一颗丹心淬炼成照亮山河的火种。
这团火曾温暖过正统年间的寒夜。当五十万大军溃败于土木堡,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结满冰霜,是那执铁骨的人站在德胜门前,将毕生热力化作冲天烽火。史载他"衣不解带七日",那何尝不是一块燃烧的煤?在君王被俘、群臣南迁的至暗时刻,硬生生烧穿了蒙尘的史册,在青史上烙下"北京保卫战"五个烫金大字。
煤的宿命从来不是做案头清供。看那煤渣在炉箅上哔剥作响,多像于谦面对抄家官员时的朗笑。锦衣卫翻箱倒柜只寻得御赐蟒袍与宝剑,正如煤块燃尽后的白灰,清白得刺目。后世书生总爱争论"粉身碎骨全不怕"是否过于刚烈,却忘了煤若不碎,如何能迸发全部光热?
今人读此诗,当见字缝里跃动的不是墨痕,是六百年前那簇不肯熄灭的火焰。它仍在煅烧着苟且者的怯懦,烘烤着投机者的算计。当你在人生巷道里独自前行时,不妨摸摸胸口——那里是否也藏着一块"乌金",正等待某个凛冬破土而出?
05
是非黑白,就留待后人去说吧!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