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朝皇帝姓朱,老百姓要杀猪犯了名讳,朱元璋改一字巧妙解决难题

0
分享至

洪武年间的金陵城,青石板路上飘着糖粥的甜香。

忽然,巷口传来一声粗犷的吆喝:“杀猪嘞——新鲜猪肉嘞!”

话音未落,几个穿皂隶服的公差“唰”地围上来,一把攥住屠夫的衣领。围观百姓吓得缩着脖子,有人小声嘀咕:“完了,准是犯了‘朱’讳……”

这不是戏说,而是明初许多百姓可能遭遇的真实困境。



皇帝姓朱,百姓日常说“杀猪”“吃猪肉”竟成了高危行为?可猪肉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养猪是农户的生计根本,总不能因为皇帝姓朱,天下人就都得跟猪 “划清界限”?

出身放牛娃的朱元璋,最终用一个字的改动,化解了这场闹得人心惶惶的 “文字危机”。

避讳这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新鲜事,早成了刻在文明基因里的敬畏规则。北宋时,州官田登忌讳别人说 “登” 字,连 “点灯” 都得改成 “放火”,才有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的笑谈。

而比官员名讳更碰不得的是 “国讳”,也就是皇帝的名字,犯了就得治罪。

秦始皇叫嬴政,“正月” 就改成了 “端月”;唐太宗叫李世民,“民部” 直接改成了 “户部”,连官署名都得为避讳让路。

避讳的本质,是皇权对社会生活的深度渗透。它要求百姓“看皇上的脸色说话”,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治“大不敬”之罪。

明朝的“朱”姓避讳,却卡在了最接地气的地方——谁家不吃猪肉?哪个村不养几头猪?

"猪羊贵贱,年丰俭之所系也"。从农户圈养到市集交易,从年节祭祀到日常饮食,猪贯穿了百姓生活的每个环节,产业链养活了无数人家。



当新朝建立,可偏偏“朱”与“猪”同音,这下麻烦大了。

市井间突然人人自危。肉铺掌柜吆喝前要四下张望,农户卖猪得说"出栏牲口",文书记载更是绞尽脑汁,甚至出现"黑毛畜生"这样费解的代称,生怕一招不慎,就掉了脑袋。

这场避讳,正在悄然改变着民间的生活秩序。

深宫中的朱元璋听闻民间困境,这个放过牛、讨过饭的皇帝,比任何士大夫都懂得猪对农户的意义。

在凤阳老家的记忆里,谁家猪圈肥壮,就意味着这户人家"圈里有财,锅里有油"。

朱元璋的狠辣世人皆知,可少有人提他的“共情力”,登基后他轻徭薄赋、鼓励垦荒,他推行“户帖制度”保障农耕,严惩贪腐时喊出“剥皮实草”,都是为了老百姓能够“吃饱饭”。

面对“猪”与“朱”的矛盾,他没摆帝王架子,反而想起幼年在皇觉寺混饭时,看农户杀年猪的热闹:灶台上的猪肉飘香,孩子们围着抢猪油渣,老人们念叨“家有肥猪,日子不愁”——“家”字不就是“屋顶下有猪”么?

对他来说,皇权尊严要维护,但百姓的日子更不能过不下去。很快朱元璋给出了解决方案,决定将 “猪” 改称 “豕”。



“豕” 字可不是凭空造出来的,甲骨文里就有这个象形字,一看就像头猪的模样,本来就是猪的古称。

《说文解字》里早有注解:“豕,彘也。”“豕”本就常见于古籍——《诗经》有“有豕白蹢”,《礼记》记“太牢用豕”,连“狼奔豕突”这样的成语都是常用的。

百姓对于这个字不算陌生,就算不识字的农户,听人说 “杀豕”“豕肉”,也能立刻明白指的是啥,几乎不用花时间学习适应。

这一改完美平衡了皇权与民生。既避开了 “朱” 的谐音,保全了皇家颜面;又没改变事物本身,养猪、杀猪、吃猪肉的生活照旧,农户的生计没受影响,市集的秩序也恢复了正常。

明朝避讳不可谓不严,但朱元璋偏在这件事上“松了手”。



他没有要求百姓销毁所有带“猪”的器物,没搞文字狱式的清算,反而用最经济的办法化解矛盾。

这种“最小成本解决最大问题”的思维,藏着明初统治的务实底色。而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恰恰是历史最鲜活的模样。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以媒:针对内塔尼亚胡因涉嫌受贿等受审,特朗普称美国将出手干预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1:07:31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金正恩指示:朝鲜国狗的血统也一定要纯正!

IN朝鲜
2025-11-03 14:07:25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01 14:17:02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易玄
2025-11-03 11:55:56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前沿天地
2025-11-03 07:42:49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牛牛叨史
2025-11-02 21:28:41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6种行为已被盯上,一周内多人被罚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6种行为已被盯上,一周内多人被罚

鲁中晨报
2025-11-02 21:51:24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西安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一审:被告人当庭认罪,称曾想自杀但下不去手 法院将择期宣判

西安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一审:被告人当庭认罪,称曾想自杀但下不去手 法院将择期宣判

红星新闻
2025-11-03 17:07:19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苏立明被决定逮捕

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苏立明被决定逮捕

正义网新闻
2025-11-03 16:15:02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太辣眼:64岁高市早苗的“身体外交”!

仕道
2025-11-03 10:11:14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东契奇29+11+10湖人灭热火3连胜,里夫斯26+11哈克斯31+8

湖人崛起
2025-11-03 13:04:26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3 11:41:52
2025-11-03 18:28:49
长风文史 incentive-icons
长风文史
诗词文化,润物无声
1689文章数 15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数码要闻

我国发布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 实现显示装备新突破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数学差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得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