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并购市场迎来 “爆发时刻”。据 S&P Capital IQ 数据,本季度大型药企累计斥资约 557 亿美金收购生物科技公司,交易数量达 21 笔,较 Q2(16 笔)、Q1(15 笔)显著提升。尽管强生年初以 146 亿美金收购 Intra-Cellular 的交易仍稳坐年度榜首,但年度前五并购案中其余四笔均诞生于近四个月 —— 默克 100 亿美金收购 Verona Pharma 成 Q3 最大交易,Genmab80 亿美金竞购 Merus 引发股价暴涨,辉瑞、罗氏也纷纷砸重金补管线。分析机构指出,利率下调与药企专利到期压力,或让这场 “并购热” 延续至年末。
![]()
一、Q3 成 “并购引擎”:557 亿美金撑起全年半壁江山
若用 “冷热交替” 形容 2025 年生物制药并购市场,Q3 无疑是关键的 “升温节点”。
此前上半年,行业并购虽有强生的 “开门红”,但整体节奏平缓,Q1、Q2 交易数均不足 20 笔。但进入 Q3,大型药企突然加快 “扫货” 步伐:单季度 557 亿美金的收购总额,几乎接近上半年并购规模总和,21 笔交易的数量也创下年度新高。
从年度格局看,Q3 的爆发直接改写了 “Top5 并购榜”。除强生 1 月以 146 亿美金收购 Intra-Cellular(聚焦中枢神经疾病管线)的交易仍稳居第一外,其余四席均被近四个月的大 deal 占据 —— 其中默克 9 月 7 日宣布以 109.72 亿美金收购 Verona Pharma,不仅成为 Q3 最大并购案,也直接跃居年度第二。
“这不是偶然的脉冲式增长,而是行业情绪转向的信号。”BMO 资本市场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两年生物制药并购曾陷入低谷,而 Q3 密集的高价值交易,意味着巨头们对 “大金额并购” 的 appetite 正在快速回升。
二、巨头逐鹿:从 “抢管线” 到 “暗战”,每笔 deal 都有战略深意
Q3 的并购案不仅金额高,更暗藏药企的 “管线补位逻辑”—— 从呼吸疾病到肥胖、代谢病,巨头们瞄准的都是未来潜力赛道。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 9 月 29 日 Genmab 对 Merus 的 “闪电收购”。这家双抗领域的龙头企业抛出 80 亿美金报价,直接推动 Merus 股价单日暴涨 36%,收于 93.83 美金。据彭博社报道,这笔交易背后曾有 “多轮幕后争夺”,最终 Genmab 胜出。值得注意的是,Merus 的核心资产是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管线,而 Genmab 此前在双抗领域已有布局,此次收购被解读为 “巩固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的关键一步。不过 BMO 提醒,目前交易尚未最终敲定,若有其他竞购方加入,不排除引发 “竞价战”。
辉瑞和罗氏则将目光对准了 “代谢领域”。9 月 22 日,辉瑞宣布以 49 亿美金收购肥胖疗法公司 Metsera,若算上 “药物通过 III 期临床、获得 FDA 批准” 等里程碑条款,交易总价值将超 80 亿美金 —— 这显然是为了弥补其现有肥胖管线的短板。几乎同时,罗氏以 35 亿美金收购 89bio,目标直指后者处于后期阶段的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 资产,而 MASH 正是当前制药行业的 “热门赛道” 之一,全球尚无完全成熟的治疗方案。
这些交易的共性的是:巨头们不再 “广撒网”,而是精准锁定 “有后期资产、能快速补收入” 的生物科技公司。
![]()
三、“僵尸猎手” 与行业逻辑:利率 + 专利到期催生更多大交易?
Q3 的并购市场还有一个特殊角色 ——“僵尸生物科技公司猎手”。
专注于收购困境生物科技公司的 Concentra Biosciences,本季度再次成为 “最活跃收购方” 之一,与同类机构 Xoma Royalty 各完成 3 笔收购。这类机构的动作,侧面反映出当前生物科技行业的分化:部分缺乏现金流、管线进展缓慢的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而大型药企或专业机构则借此 “抄底” 优质资产。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分析认为 Q3 的 “并购热” 可能不是终点。BMO 在报告中提到两个关键驱动因素:一是近期全球利率下调,让药企的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变得更易获取”;二是默克、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等巨头正面临 “专利到期(LOE)” 压力,急需通过收购补充管线,以抵消未来的收入损失。
“当资本成本下降遇上‘补管线’刚需,大型药企没有理由放慢并购脚步。”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看到更多 “10 亿美金级” 的交易落地,而那些拥有临床后期资产、在细分赛道有竞争力的生物科技公司,将成为主要的 “被收购目标”。
![]()
![]()
![]()
结语
2025 年 Q3 的生物制药并购市场,用 “狂飙” 形容毫不为过。从默克的百亿交易到 Genmab 的 “双抗争夺”,再到辉瑞、罗氏的 “代谢赛道布局”,每一笔 deal 都折射出行业的转型逻辑 —— 在专利到期压力与新赛道机遇下,并购正在成为药企 “抢占未来” 的核心武器。接下来,这些并购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管线成果?又会有哪些新的巨头交易浮出水面?行业正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q3-saw-some-of-the-highest-value-biopharma-acquisitions-of-the-year-so-far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