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泛舟
![]()
“黄河泛舟”乃中卫一景
所说的“舟”
并不是概念上的舟、船
而是指中卫黄河段古老的交通运输工具
——羊皮筏子
黄河从黑山峡奔腾而下,入卫宁平原后突然开阔,水流放缓,这也让水运成为可能。但是黄河中卫段许多地方礁石颇多,更因为季节原因水位时高时低,木船容易搁浅。为了渡黄河,人们便发明了羊皮筏子,用以在浅水区和河道狭窄处航运。
![]()
俗话说: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这种古老而奇特的水运工具,很早就曾出现在唐代《太白阴经》一书中:“浮囊以浑脱羊皮,吹起令满,紧缚其孔,缚于肋下,可以渡也”。后来,人们为了使它能够方便、安全和吃重,又把单个的浑脱缚在木排上,排列出一个长方形来,即运用20根2米来长的木杆绑上十几个浑脱,制作成一个“筏子”,只需一人手持木桨划行,筏子顺流而下时,筏子匠躺在筏子上,以草帽遮脸,悠悠然,任筏子顺流而行。若遇漩流,匠人则挥桨划动几下,有惊无险,依然悠哉。
![]()
![]()
昔日,羊皮筏子作为黄河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东漂内蒙古包头,西行甘肃、青海,开通了宁夏河运的大门。外地的木料,金银铜铁,布匹针线等物什大多从黄河航道上运输进来;当地物产枸杞、发菜、食盐、甘草、毛皮、烟煤、陶瓷等,也通过羊皮筏子运输出去。羊皮筏子在黄河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
![]()
20世纪80年代,随着铁路、公路运输日益发达,黄河之中漂筏渐渐少了,逐渐成了游客体验的工具。坐在羊皮筏子上,可将长河风光,大漠奇观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
黄河泛舟,曾是中卫一景,坐在皮筏子上飘摇,水中有景,景中有情,“河边柳色依人绿,岸上桃花照水红。”如今,羊皮筏子漂流黄河,已成为品牌旅游项目,羊皮筏子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特别感谢范学灵老师以及《中卫文化纵横》提供部分史料!
来源:中卫发布
马上发布信息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