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前言
联合国大厦,曾被视作多边协作的象征性殿堂,它原本承载着各国共议全球议题的期待,理应是国际社会平等对话的公共空间。然而近年来,这座建筑却逐渐演变为美国推行单边意志的展示舞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总部是否应迁移”的讨论持续升温。与此同时,两则关于联合国机构正式落户上海的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以及隶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先后宣布选址中国上海并投入运作。
这一系列动向背后,折射出的是联合国职能布局悄然发生的地理转移,其深层动因值得深入剖析。
![]()
被滥用的通行权
作为主办国所享有的权利,尤其是对外国代表签证审批的权限,本属于履行国际义务的一部分。但如今,这项制度性安排已被美国转化为实施地缘施压的工具。这张通往联合国的“通行证”,正被华盛顿频繁且公开地用于政治博弈。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的经历极具代表性——他赴美参会的签证被无预警撤销,此举激怒其本人,他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呼吁:联合国总部应当迁往一个更加公正、更具包容性的国家。这已不仅是批评,更是一种外交层面的决裂表态。
![]()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建议将联合国总部迁出纽约
类似遭遇远不止于一国元首。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巴勒斯坦领导人、伊朗代表团成员……这份屡遭签证阻碍的名单不断延长,表明此类事件并非偶发,而是一套系统化限制机制的实际体现。
除了程序上的设障,美国还在会议内容上主导话语权。前总统特朗普曾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个人演讲,通篇充斥自我吹捧,并将欧洲能源困境归咎于外部因素,甚至试图将俄乌冲突的责任转嫁至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大国。
![]()
这种无视合作精神的政治表演,使本应体现集体智慧的国际讲坛沦为单一国家宣泄立场的扩音器,严重侵蚀了各国对于纽约作为中立外交平台的信任基础。
失衡的财政账本
如果说签证问题是对联合国运行机制的软性干扰,那么财政拖欠则是对其生存根基的硬性打击。数据清晰揭示出问题的严峻程度。
![]()
截至当前年度,美国积欠联合国各类会费总额高达约28亿美元,占全体成员国未缴款项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身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却成为联合国体系内最严重的资金违约方。
这笔长期悬而未决的债务,直接导致联合国陷入运营危机:总部被迫裁撤多达3500名工作人员,年度经费削减达7亿美元,多个关乎难民救助与发展援助的关键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滞。
![]()
更有甚者,美国福克斯新闻某知名主持人竟公然宣称:“要么退出联合国,要么炸毁它的大楼。”这类极端言论虽属个别,却反映出部分国内舆论对联合国价值的彻底否定,也为财政失信提供了某种扭曲的思想支撑。
面对日益加剧的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推动“职能分散化”改革。此举既是为了减少对单一东道国的政治依赖,也是出于降低行政成本的现实考量。
![]()
当一个国际组织连基本运转都难以为继时,寻找更具性价比和政治中立性的落脚点,便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继落户上海
所谓的“职能分散化”,与其解读为对纽约的逃离,不如说是全球治理体系迈向多极格局的自然结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正在主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并提供高效、开放的合作平台。
![]()
近期,上海接连迎来两项重量级联合国机构的入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旗下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双双在此落地生根。
其中,STEM教育研究所的设立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上首个设立于欧美以外地区的全球一类中心,标志着其全球布局的重大突破。
![]()
为何选择中国?这一决策绝非偶然。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联合国副秘书长及秘书长古特雷斯举行高层会谈,为合作铺平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基础教育改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展现出积极分享经验、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按时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在非洲、中东等地部署多支维和部队,用切实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这种履约守信的态度,与某些长期拖欠经费、动辄威胁退群的国家形成鲜明对照。
![]()
当然,职能外移的趋势并不局限于上海。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早已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居署的区域枢纽,其运营开支仅为纽约的三分之一,性价比优势明显。
马来西亚吉隆坡也凭借成熟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法治环境和较低的综合成本,被列入潜在候选城市。这些变化正逐步瓦解联合国机构长期集中于西方国家的传统格局。
![]()
回望全局,围绕联合国总部的“搬迁争议”,本质上是国际权力结构从单极主导走向多元共治的缩影。美国正通过一系列短视行为,将其手中握有的地缘政治优势,一步步转化为引发全球疏离的负资产。
尽管短期内实现联合国总部整体迁移几乎不可能——这涉及复杂的国际法程序,需获得安理会五常一致同意,且美国作为东道国拥有否决权——纽约的核心地位仍难以撼动。
但从长远趋势看,“职能分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每一次新的联合国机构在他国成功设立,都是对美国中心控制力的一次实质性削弱。
结语
倘若美国继续挥霍国际信任,肆意滥用东道主权,那么它最终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国际组织的办公地点,更是支撑其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合法性来源。
![]()
信息来源:
1.《商务部:中方支持在上海设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证券时报e公司2025-09-27 07:50
![]()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成立》2025-09-21 21:30 来源: 新华社
![]()
3.《「微特稿·时事与军事」节省开支 联合国难民署裁员3500人》新华社2025-06-17 12:14北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