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对于许多经历过有毒关系(尤其是涉及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朋友来说,内心往往会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未完成感”。这种感觉并非单纯的割舍不下或放弃不了感情,而是源于一些问题没有答案、情感缺乏闭合。
例如,有些朋友会反复纠结:我一直对TA那么好,从未欺骗或伤害过TA,为什么TA要欺骗、玩弄、操控、利用并最终抛弃我?TA为什么不告诉我真实原因?这么美好的一段感情,为什么会突然稀里糊涂、断崖式地结束?受害者总渴望对方能坦诚相告,让这段感情彻底获得闭合,自己也才能真正释怀。
平心而论,这种要求非常合理,但残酷的是,NPD者通常不会满足受害者。因此,有毒关系的受害者内心常常陷入纠结、耿耿于怀的状态,被一种强烈的‘未完成感’笼罩。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这种心态的成因,并提供实用策略,帮助受害者重建内心的平静。‘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未完成感”?
未完成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尤其在有毒关系中更为突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大致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失调
受害者往往付出真心,却换来欺骗、冷漠或抛弃。这种矛盾让大脑渴望一个解释或真相,以减少内心的冲突。例如,受害者可能会反复想:“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对方为什么不告诉我真实原因?”等等。
2. 创伤性依恋
NPD关系通常涉及“理想化—贬低—抛弃”的循环,形成一种“创伤纽带”。这种纽带让受害者觉得,必须从加害者那里获得交代,才能证明自己没有“疯掉”,或关系并非幻觉。
3. 煤气灯效应
NPD往往运用多种手段操控受害者,在断崖式分手时,往往会给出一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站不住脚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受害者可能会天真地认为:NPD这样做是否有苦衷?是否遇到了困难?甚至怀疑是否在考验自己。他们总认为NPD对自己一定有真感情,因此特别想知道答案,并相信这段感情还能挽回。
其实,这些都是被NPD严重操控后产生的误解 ——NPD 此前对受害者的所有表现,本质上都是伪装与表演,完全是虚假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受害者越是执着等待 NPD 的回应,自身能量消耗就越多。
三、为什么NPD通常不会给受害者想要的闭合?
在现实中,NPD几乎不可能告诉受害者真实原因,或给出诚恳道歉。但这不是受害者的错,而是源于NPD自身的心理机制:
1. 自我防御机制
如果NPD坦诚地告诉受害者真实原因,比如承认一直在欺骗、利用受害者,或找到了更好的“新血包”,TA就必须面对自己是一个“坏人”的事实。而NPD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这样做会导致自恋受损,破坏内心虚假的完美形象。因此,NPD更倾向于否认或扭曲事实,编织虚假谎言来糊弄受害者。
2. 虚假道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NPD也会道歉,但这种道歉往往是虚伪的,而非出自真诚。对于NPD而言,无论是表白还是道歉,其本质都不是表达真情实感,而是一种操控手段。因此退一万步说,即使NPD真的向受害者道歉了,也不可能是真诚的,多半是虚伪的,而虚伪的道歉有没有并不重要。
3. 缺乏同理心
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物化他人,是NPD的核心特征。这类人通常不会承认自己有错,即使有错,也一定归咎于别人。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甚至会罗织虚假罪名,倒打一耙,来合理化、美化自己欺骗、伤害和抛弃受害者的行为。
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朋友、家人等其他亲近关系,双方都需要具备同理心与共情能力,才能让关系长久、健康地维系下去。而这些核心条件对 NPD 来说完全不具备,因此,指望 NPD 真诚对待受害者、坦诚告知真实原因并道歉,根本是不可能的。
四、如何克服这种“未完成感”?
平心而论,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在短时间内让受害者彻底克服这种“未完成感”。克服过程需要时间、耐心和自我工作。这个疗愈过程甚至不是线性的,可能会有反复,但坚持下去,受害者会发现内心的完成感来自于自己,而非他人。
以下是几条实用的相关建议:
1. 看清关系的实质
受害者可以通过写日记、冥想等方式,列出对方的操控行为等事实,时刻提醒自己:你的感受是真实的。要明白这种关系是有毒的,你一直在被NPD欺骗、利用和消耗,这段感情没有未来。——而放下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与幻想,正是摆脱有毒关系最重要的第一步。
2. 不要自我攻击
其次,不要压抑或批判自己的渴望,不要自我攻击。受害者内心有这种期待和渴望是合理的,正常人都会有,它证明你对关系是认真的,这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
出现这种情况责任不在于你,而在于NPD。NPD是一种严重的人格障碍,是“空心人”,情感方面是残缺的。因此,TA不可能用你所期待的、正常人的方式来回应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再让自己钻牛角尖。
3. 彻底断联,减少触发因素
如果可能,应该完全切断与NPD的所有联系,包括社交媒体和共同朋友。这样能打破精神内耗循环,让受害者从创伤中脱离。如果无法完全切断联系(例如因共同抚养孩子),则需保持互动最小化、情感中立,不对对方的任何行为提供反应,避免给对方留下操纵、伤害自己的机会。
4. 聚焦个人成长
在不违反社会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优先为自己而活。你的价值不需要、也不应该由NPD定义。在‘爱轰炸’阶段对你的所有‘好’都是虚假的,你们之间从未形成一段互相滋养的健康亲密关系 ——你没必要对这种虚假的‘好’或这段虚假的关系过于较真。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收回自己付出的所有情感能量,聚焦个人成长。比如,设定小目标,如学习新技能、健身或旅行,将精力投入到生活的重建中,用充实的生活逐步替代内心的未完成感。
五、笔者总结
从本质上说,克服“未完成感”是一个自我赋权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从依赖外部(如NPD的答案)转向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导权。通过理解这种心态的心理学根源、接受NPD的局限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如断联和个人成长,受害者可以逐步放下执着,重建自信。
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自我价值与心理愈合,从不依赖他人的承认,而是源于对自我的认可与关怀。平心而论,这会是一个充满痛苦与煎熬的过程,但你必须咬牙挺过去。最终你会发现,真正的情感闭合,从不是来自对过去答案的执着,而是来自走向未来的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