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十四年如一日,从班主任到教育管理者,从教学改革者到学校党建带头人,始终步履铿锵、初心如磐,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张跃国是江津中学的教育工作者,荣获2025年“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他却说:“这份奖,属于所有江津教育人。”
![]()
铸魂:以“红”为底,办有信仰的教育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张跃国始终坚信,党建是学校发展的“根”与“魂”。在他的推动下,学校构建起“一三三”党建模式,将红色基因无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他带领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经验,辐射川南渝西,吸引全国二十多批教育同行前来交流。他本人也获评重庆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在张跃国看来,党建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育人力量。“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攻坚:以“新”为擎,办有未来的教育
改革,是张跃国教育生涯中的关键词。早在担任聚奎中学校长期间,他就力推“翻转课堂”改革,打破传统课堂桎梏,让学校课改走在全国前列,甚至登上美国哈佛大学的讲坛。他主持的教学成果荣获重庆市政府二等奖。
![]()
调任江津中学后,面对优质生源流失、群众信任度下降等现实难题,他没有退缩,而是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基础、强基、竞赛协同,美术与高考多元并举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学校引入清华大学“昇华计划”等项目,办学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高考,学校顶尖高校录取人数创近年新高,高考质量跃居全市前列。
“改革是破局的钥匙,创新是发展的引擎。”他说,“教育人必须敢于打破舒适区,永远面向未来。”
润心:以“人”为本,办有温度的教育
在张跃国看来,教育不仅是事业,更是一种情怀。他常说:“要把老师和学生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
在聚奎中学任职时,他多方争取资金,建成108套教师周转房和两栋学生宿舍,切实缓解师生住宿难题。在区教委工作期间,他推动新建39所学校,建成240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有效化解“大班额”“入园难”“ 农村教师住宿难”等民生痛点。
![]()
来到江津中学,他继续推动校园民生项目落地。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新建车库和食堂,不仅解决了教职工停车难问题,也让8000余名师生就餐不再拥挤。他还设立“书记校长信箱”,广泛收集师生意见,真正把服务做细做实。
“教育是看得见的温暖,是摸得着的幸福。”张跃国这样说,也这样做。
使命:以“责”为纲,与江津教育共奋进
三十四载风雨路,张跃国始终奋战在教育一线。他见证也参与了江津教育的蜕变与发展。如今,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起点,面对区委、区政府“教育优先发展”的千钧重托,他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充满信心。
![]()
“我们脚下是时代的热土,肩上是孩子的未来。”他说,“教育强市,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每一个教育人践行教育家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
张跃国用三十四年的坚守与求索,诠释了一名教育者的忠诚、担当与创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他如一盏不灭的灯,照亮学子前行的路,也温暖着江津教育这片沃土。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相信光、追随光、最终成为光——而教师,就是那第一个点灯的人。
记者:郑江黎 李婉龄
编辑:李婉龄 实习编辑:杨新怡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封    雷
总编辑:黄 艳
![]()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
让大家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