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学习经营管理」可快速关注
提到校园暴力,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近几年对校园暴力的关注度越来越大。我们总以为小孩子没有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伤害,总以为长大了就不容易被欺负,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全球不同行业,近3万受访者抽样调查的数据统计,接近70%的人在职业生涯中遭受过职场欺凌,而我们国家更是超过半数的职场人处于抑郁状态。
你是否因为在工作中压根无法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而感到疲惫不堪?你是否害怕和某个同事一起工作?有没有同事在会议上对你指手画脚让你难堪?
又或者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到头来却被别人窃取走?你很消沉,以为自己工作能力不够;你很苦恼,认为自己处事方法不对。
其实则不然,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是遭受到了职场欺凌。
 ![]()
01什么是职场欺凌?
前两天发了一篇有关领导体贴下级的微头条,不成想引发评论区一片共鸣和热议。一部分说这个领导真好,可惜自己没遇到,另一部分在分享自己跟领导之间的那些事。其中有两位读者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善哥结婚的时候,刚好临近过年,那会的手机还没有普及,单位说有事,一直打电话到处找人,最后打到父母家去,年二十七把他叫回去单位上班。结果回去了单位都放假了,什么事也没有,善哥正常假没休完,在单位干待了几天,很是气人。
小雯刚到公司的时候,上司经常使唤她。有次周末她跟朋友在外面聚会,老板跟上司急要一份报告,上司打电话给小雯让她马上赶出来,说如果报告没做好领导怪罪下来后果她承担不起。当时年轻为了保住工作,虽然很愤怒,但小雯也只能默默忍了。
你以为这是普遍正常的现象,那是因为你身陷职场软暴力而不自知。其实这就是职场欺凌力。
 ![]()
「职场欺凌」这个词是由安德烈·亚当斯所提出的,1992年首次在正式文件中被使用。●职场欺凌,又被称作职场暴力,泛指在工作场所里,个人或团体有敌意的使用攻击、威胁、强制等手段令他人感到恐惧,包括言语、身体、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
在职场中,欺凌行为发生的概率要远远的高于性骚扰,成为职场中最为常见的行为。很多人都以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正常的,再加上职场欺凌在我国并无相关法律保护,被欺凌的受害者很少得到帮助和同情。
 ![]()
尤其是当欺凌的实施者是上司、甚至是老板时,这种行为更会被大家所合理化:遭受上司或老板的训斥、辱骂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甚至连受害者本人都只是产生自我怀疑,一味的从自身找原因。
当"职场欺凌"和"管理手段"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时,你就只能任由欺辱,很难反抗了。
我这么说你一定还是觉得不理解,认为跟自己没关系,但是请看完下面我列举的,再确定。
02职场欺凌的表现形式
1. 持续的吹毛求疵,在小事上挑剔,把微小的错误放大、扭曲。
2. 总是批评并拒绝看见被欺凌者的贡献或努力,也持续地否定被欺凌者的存在与价值。
3. 总是试图贬抑被欺凌者个人、职位、地位、价值与潜力。
4. 在职场中被特别挑出来负面地另眼看待,孤立被欺凌者,对其特别苛刻,用各种小动作欺负被欺凌者。
5. 以各种方式鼓动同事孤立被欺凌者、不让被欺凌者参与重要事务或社交活动,把被欺凌者边缘化,忽视、打压排挤及冷冻被欺凌者。
6. 在他人面前轻视或贬抑被欺凌者。
7. 在私下或他人面前对被欺凌者咆哮、羞辱或威胁。
8. 给被欺凌者过重的工作,或要其大材小用去做无聊的琐事,甚至完全不给被欺凌者任何事做。
9. 剽窃被欺凌者的工作成果或声望。
10. 让被欺凌者的责任增加却降低其权力或地位。
11. 不准被欺凌者请假。
12. 不准被欺凌者接受必要的训练,导致其工作绩效不佳。
 ![]()
13. 给予被欺凌者不实际的工作目标,或当其正努力朝向目标时,却给被欺凌者其他任务以阻碍其前进。
14. 突然缩短交件期限,或故意不通知被欺凌者工作时限,害其误了时限而遭到处分。
15. 将被欺凌者所说或做的都加以扭曲与误解。
16. 用不是理由的理由且未加调查下,对被欺凌者犯下的轻微错误给予沉重处罚。
17. 在未犯错的情形下要求被欺凌者离职或退休。
这17条里,你中了几条?
03职场欺凌是如何发生的?
1.零和竞争,现代工作文化提供了残酷的竞争机会。
企业员工在职位或者任务上的相互竞争中,只能允许一个胜利者脱颖而出,这就导致一个成功者注定是踩着许多失败者的肩膀爬起来的。这种模式在销售的岗位上属于常规方法。为了达成任务不择手段,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简单的说,人们为了在职场中生存而相互攻击。
2.员工习惯被动挨打而不自知滋长欺凌风气
当机会出现时,一小部分员工为了业绩愿意尝试伤害他人,他们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当然,如果伤害他人会受到惩罚,这部分人也会停止这种欺凌。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受害者,并没有人会在意这种事情。有些欺凌的实施者事后确实会感到不安,但是在老板给的有限的资源下,又不得不使出"欺凌"这种手段。
 ![]()
3.老板及管理层对待欺凌的反应
如果实施欺凌之后出现了积极的结果,实施者就会更加得寸进尺。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你能完成业绩,老板就会觉得你有能力。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完成任务,受到的反而是升职加薪的鼓励。
在这样的模式下,即使是不情愿的欺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的变的愈发有侵略性。要知道人们很容易根据工作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04
1. 职场中的普通职员
在职场中,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其实都会遭遇到"职场欺凌。很多新人刚入职场,就会被老人安排各种不属于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打饭、买咖啡、为自己的私事跑腿。而新人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往往敢怒不敢言。甚至有些公司把这种行为当做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那么有了一定资历的老员工就会安全吗?当然不是,他们承受的欺凌和压力要比新人更大。尤其是在销售部门,资历不仅仅只是地位,更是一种包袱。
比如某些保险公司,每天都会实时的在大屏幕上滚动显示员工当周业绩,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名字都是用红色字体。每天的例会,领导都会在全体员工面前用苛刻的语言点名批评,比如:"做这行这么久,就这点成绩?""还不如新人成绩好,你是猪脑子吗?""业绩再不达标,趁早滚,省的在这占地方,浪费资源"等等。
2. 职场中的管理层和老板
如果你认为欺凌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普通员工身上,自己是管理层领导,或者是老板,只有自己训斥别人的份,那就大错特错了。或许普通员工对上级的欺凌行为不会展现出明显敌意,只会在背地里有些闲言碎语,只是这些细微之处更加让人难以察觉,但影响却是真实存在的。
"跟个狐狸精似的,她肯定是会卖弄自己,才能成为老板秘书的。","一点真本事都没有,要不是会溜须拍马,主管哪有他的份。","我要是主管,肯定比他强多了,真不知道老板是眼瞎还是脑子进水了,让他当主管。"……这样的言语在职场中比比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却忽略了这种言语上的欺凌,会给他人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
05职场欺凌的危害
◆1.被欺凌者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这种症状的治疗率不足10%。根据职业人群精神健康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的职场人士处于抑郁状态。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调查对象的抑郁得分有递增的趋势。职场中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难受,但是1万5的月薪又不舍得辞,怎么办?下面的回答一片认同,都在吐槽着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开心。
 ![]()
其实工作不仅能展现自己的才华,还能赚取不菲的收入,同时能结识更多的同事、朋友。这本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却为何让人们如此抵触?说到底就是职场软环境的问题。
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再加上人们对“职场欺凌”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及相关法律的空白,使得职场生存坏境越发恶劣,长期以往职场人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
◆2.企业丧失活力,业绩下滑
遭受职场欺凌的受害者很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由于职场欺凌会重复发生,长期在职场中处于压力状态,很容易产生情感和行为状态上的衰竭,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自信,从而导致工作倦怠,有的甚至会离职和病休。这一系列的后果会严重影响职场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整个企业形象的大幅降低。
美国职场欺凌协会WBI对此有过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缺勤和员工生产力的下降是职场欺凌的直接结果。为此企业每年需要多花费数百万美元,去激励挽留情绪低落的员工。
此外,因职场欺凌导致每年超过1600万美元营业额和800万美元的生产力下降,这不仅仅只是公司营收的流失,更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运用、资源的分配、制度的严肃性及企业文化形成严重的破坏。
 ![]()
06要如何避免职场欺凌呢?
 ![]()
●从我做起,学会对职场暴利说NO
从古至今,欺软怕硬是大多数人的天性。如果你总是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一味的让步,那么你这就是变相的在鼓励那些恃强凌弱的人。所以当你愿意练习个人的勇气,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住职场中的暴力。
●记录欺凌者的行为
任何时候当你感到被欺负或经历欺负行为时,记录事件的日期、时间和细节。记住是否有其他同事目击了事件。如果是言语欺凌,那么你要试着去录音;如果欺凌发生在电子邮件或短信中,请拷贝保留,以便将来留作证据使用。
 ![]()
●联合其他受害者
遭遇职场欺凌的绝不仅仅只是你自己,所以要学会试着和其他同事结成联盟,这样证据互补会更充分。人多力量大,这种力量不仅仅是反击的力量,更是影响力。有了这些基础,当你向上级反映时,相信你公司的管理层会做出回应。
 ![]()
其实职场存在欺凌行为,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老板及管理层的错误认知。
之前网上有个报道,某企业仅仅因为业绩不达标,竟让公司员工跪地自扇耳光,还美其名曰"狼性文化"。我们生而为人,难道为了业绩,为了所谓的"狼性",就要抛弃"人性"吗?
要想从根本改善,首先要对职场欺凌有足够正确的认识。骚扰和敌意在职场中屡见不鲜,不幸的是很多老板和管理层并不重视,反而把这些当成是一种驭下之术,当成能够激发员工相互竞争的管理手段,却忽略了一个工作环境需要尊重他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
要知道除了商业决策之外,工作场所的"尊重文化"可以让企业收获很多好处。专注于尊重文化的企业,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工作,更高的业绩,更快乐的协作、更好的决策等等。
当老板及管理层明确了职场欺凌的危害,就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的方式和暴露在外的欺凌行为来改变工作环境,这样就会把人的因素最小化。
另外管理层要承担起职场欺凌的因果责任,这样才能从上到下的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从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围。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学习经营管理(微信号:MBA160)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