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教材中一道二年级的数学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这道题的题干是:
“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孩子作答“3×8=24”却被判错,原因是新教材中对乘法的要求有变,必须先找每份数写在前面,再找有几份写在后面。
![]()
此新要求一出,不仅家长知乎不明白,也引发了社会大讨论:明明结果都一样,顺序有这么重要吗?是不是不够灵活?
![]()
乘法的逻辑
有数学老师向人教社请教了这个问题,小学数学编辑室回应这么做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掌握乘法算理。
“乘法算式的写法或者是符号表达,本身其实就是对乘法定义的一种约定,因此, 这种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唯一的,特别是在有具体情境的时候。”
![]()
用大白话说, 在孩子刚学习乘法的意义时,之所以只给出了一种算式,为的是和情境更对应,方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更清晰的建立“量×份数”的认知结构,了解倍数关系。学会后要求可以适当宽松。
对初次学习乘法的同学来说,严谨的要求运算逻辑是有好处的。化用到生活上“3只5两的梭子蟹和5只3两的梭子蟹,虽然总重量相等,但两者区别很大”,并且数学一直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
二年级的孩子没学过乘法,接受起来反而更快;难得是已经学过的乘法的孩子,纠正起来可能要吃些苦头。
![]()
![]()
如何应对?
新教材的变化,比大家想的要大。并且没什么捷径,就是学得清楚+练得透彻。
《教材帮》中清晰讲解了从加法到乘法的推演过程,从孩子们熟悉的运算形式出发,便于更好的理解。
![]()
![]()
对易错易混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做批注和要点提示,还用小漫画的形式辅助说明,更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针对书上的内容,还配有专门的视频讲解,双管齐下,就算一开始学不明白也可以反复看。
![]()
对应的练习也可以分为同步练习+重点突破两个部分。
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用《一遍过》进行辅助训练。它和课本完全同步,基础训练、拓展训练、易错专项训练、单元综合训练划分清晰,每一处、每一点都能练到。
但若低年级的孩子一开始无法适应强度较大的作业,那么也可以从“每天两道题”开始进阶。
搭配《课课贴》的「每天一道附加题」和「口算小纸条」,每天花10分钟左右再对基础进行一次巩固训练。
教育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不断学习、共同成长。希望我们都能度过一个收获满满的新学期
欢迎大家来小红书找我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