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9月末,当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在联合文件上落笔的墨迹还未彻底干燥之际,太平洋彼岸已掀起轩然大波。
2. 在山东烟台举行的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刚刚闭幕,三方共同签署《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6-2030)》,而几乎同一时间,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种植者便收到了沉重打击——中国采购系统中,对美大豆的订单记录赫然显示为零。
3. 这个曾每年向中国出口数千万吨大豆的农业强国,正目睹其最大买家悄然转向他方,市场格局发生剧烈震荡。
4. 白宫那位习惯通过社交媒体主导政策走向的领导人首次显露出焦虑,紧急推出多项农业救助方案,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在南美洲的广袤平原上,巴西农场主们却因来自东方的持续订单而喜笑颜开,一船又一船满载大豆的货轮正驶向中国的深水港。
![]()
5. 环保合作与贸易博弈的奇妙时间点
6. 9月28日,中日韩三国在山东烟台召开年度环境部长会议,正式通过新一期五年环保合作框架,涵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塑料污染等八大重点领域。
7. 这份旨在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的合作协议本应成为国际协作的典范,可就在三国为生态保护携手共进之时,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却再度升温至临界点。
8. 一边是致力于减少碳排放的多边对话,另一边则是农产品市场的激烈角力,这种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9.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公开表示,当前美国农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随着秋季收获季到来,中国这一关键市场却完全关闭了采购通道。
![]()
10. 此次断单并非偶然事件。中国年均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过去长期依赖美国供应近三成份额,如今这一渠道正在迅速萎缩。
11. 艾奥瓦州第四代农场主詹姆斯·威尔逊站在自家3000英亩的土地上,面对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的大豆陷入沉思。他向记者详细计算:每英亩种植成本高达480美元,而当前市场价格仅能覆盖部分支出,导致每英亩亏损达120美元。
12. 这些原本计划运往中国压榨厂的大豆,如今只能滞留在仓库中,面临霉变风险。
13. 类似困境在美国中西部多个农业大州普遍出现。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于9月25日明确指出,美方若希望恢复双边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必须取消单方面加征的不合理关税措施,为市场回归创造基础条件。
14. 就在美国农民苦寻出路的同时,远在南半球的巴西农户却迎来了丰收季节的黄金机遇。
![]()
15. 巴西成了最大赢家
16. 2025年5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飙升至1211万吨,同比增幅达到37.5%。该国2024-2025农业年度的大豆总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695亿吨,较前一年增长14.7%。
17. 桑托斯港作为南美最重要的粮食出海口,如今码头上等待装货的大豆运输船排成长龙,大量舱位被中国买家提前锁定,这些资源在过去往往属于美国出口商。
18. 根据巴西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该国对华大豆出口额占其全球同类贸易总额的比例已突破70%,成为中国第一大供应国。
19. 巴西经济学家卡洛斯·门德斯分析认为,中国采购决策的核心已从单纯价格导向转向综合评估体系,尤其重视供应链透明度。巴西近年来建立的从田间到港口的全链条溯源系统恰好契合这一需求,使其在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此外,巴西大豆的离岸报价也比美国低约8%-10%。
20. 面对农业产区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特朗普政府接连宣布追加农业补贴、扩大贷款担保规模等救济政策,试图缓解农民群体的压力。
![]()
21. 然而,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查克·格拉斯利直言:“我们需要的是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权,而不是一张张无法兑现的财政支票。”
22. 补贴虽可短期维稳,却无法替代真实市场需求。业内普遍担忧,若中美关税僵局持续,将有大批中小型农场陷入资不抵债境地。艾奥瓦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地的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农业选民中的支持率相较2024年总统大选期间已下滑超过9个百分点。
![]()
23. 贸易格局的深层变化
24. 此轮贸易调整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结构性变革。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报复性关税后,直接抬高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终端售价,削弱了竞争力。
25.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关总署近期暂停了包括CHS Inc.在内的三家美国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理由是在多批次进口货物中检出麦角真菌及种衣剂残留,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6. 技术壁垒正逐步取代传统关税,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焦点。中国海关新实施的质量认证体系涵盖了转基因成分检测、农药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等12项严格指标,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大豆准入标准”。
27. 这套标准不仅增加了美国出口商的合规成本,也为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立了更高门槛,倒逼全球供应链升级。
28. 在国内层面,中国也在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农产品供应网络。东北黑土区的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依托物联网传感器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智慧农田项目广泛推广,示范田块平均单产较传统模式提升超过30%。
29. 同时,沿海枢纽港口也在同步升级。青岛港新建的全球最大智能化大豆散货码头已投入运营,配备全自动抓斗卸船机与封闭式输送带系统,日均接卸能力提升至15万吨以上,极大增强了物流响应速度。
![]()
30. 农业州的政治账本
31. 贸易争端的政治涟漪正逐渐显现。美国中西部农业州长期以来是共和党执政的重要基本盘,但如今当地农民开始公开质疑现行政策的有效性。
32. 一名不愿具名的艾奥瓦州种植户向媒体坦言:“我们当初投票支持特朗普,是因为他承诺会为我们打开更多海外市场,但现在看来,他的贸易策略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最稳定的客户。”
33. 从宏观视角观察,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正处于深刻重组阶段。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913万吨,同比激增84.1%,但这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换届前大量低价船货集中到港所致。
34. 同期从巴西进口量仅为359万吨,同比下降48.4%,显示出采购节奏的高度波动性与供应链调整的复杂性。
![]()
35.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2025/26作物年度美国大豆出口总量将回落至4749万吨,较上一年度下降6.4%;而巴西出口量预计将首次突破9000万吨大关,两国市场份额此消彼长的趋势愈发清晰。
36. 这一转变迫使美国农业利益集团重新思考其全球市场布局,不能再将中国视为理所当然的买家。
37. 回到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中日韩能在环保议题上达成共识,说明即便在地缘紧张背景下,各国仍具备开展功能性合作的能力。
38. 环境治理强调长远利益与共同责任,这种思维或许也能为化解经贸摩擦提供借鉴路径。
39. 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以孤立手段重塑产业链的努力终将遭遇现实反噬。美国农民需要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也需要优质蛋白来源,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对抗强度,而在于如何在竞争中重建互信与合作机制。
![]()
40. 结语
41. 围绕大豆展开的这场跨国贸易博弈,表面看是一次大宗商品交易的转移,实质上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趋势。
42. 中日韩在环保领域的成功协作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即使存在分歧,只要存在共同利益,国际合作依然可行且必要。
43. 供应链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单一国家难以凭借行政手段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唯有通过平等对话与规则协商,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
44. 信源:观察者网2025-09-29 “白宫措手不及”,美农愤怒抗议:中国不买,罪魁祸首是特朗普关税 观察者网2025-09-26 中国大豆购买记录归零!特朗普画大饼:等明年,农民会发大财的 新华网2025-09-28 中日韩签署新一期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