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桂香满穗。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承办的“大医至善-第六届妇科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微创技术论坛暨第八届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新进展研讨班”于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在广州举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欣副院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秘书、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周琛斐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致辞
![]()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欣副院长线上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秘书、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周琛斐主持开幕式
手术演示指导临床实操
9月19日,何善阳教授团队、陈观娣教授团队、夏志军及胡洁媚教授团队首先带来三场精彩的手术直播。相关手术演示由王庆一教授、陈建国教授、张金玲教授、袁建寰教授、胡洁媚教授、陈观娣教授及叶海燕教授进行在线主持解说。
手术一:何善阳教授团队: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
![]()
手术二:陈观娣教授团队: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
手术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夏志军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胡洁媚教授手术团队:T6全盆网片/TVT盆底重建术
![]()
四位专家以精湛的技艺、沉稳的操作、清晰的解剖、流畅的手术,完美展现了妇科微创手术的艺术和智慧。主持人精辟入里的点评解惑,更是从不同角度为学员们提供了方向与指导。
专题讲座直击临床诊疗要点
西安市人民医院妇产医院院长陈必良教授:机器人在宫颈癌宫旁和阴道旁及保留神经的技巧
![]()
西安市人民医院妇产医院院长陈必良教授对“阴道旁组织”这一关键解剖结构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义与阐释,为手术精准化提供了新视角。结合丰富的手术经验,陈教授精准且深入地剖析了机器人手术在宫颈癌宫旁和阴道旁及保留神经手术的独特优势,并通过精美清晰的手术视频展示,将抽象的手术技巧变得格外生动。最后,他特别强调了建立基于精细解剖的统一概念与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与手术标准化意义重大。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女性盆底疾病分会顾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罗喜平教授:广泛宫颈根治术生育后远期结局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罗喜平教授表示,对于渴望孕育生命的女性,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可能。为此,他详细讲解了宫颈锥切术、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作为早期宫颈癌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术式的临床困境。通过成功案例分享,为与会者展示了妇科肿瘤手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HPV疫苗普及与挑战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指出,目前宫颈新发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子宫颈癌防治专科联盟作为牵头单位编写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安全性中国专家共识》、《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青春前期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专家共识》,对于提高全社会对HPV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外接种数据显示,HPV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接种前也要做好充分的知情告知。他呼吁要积极促进HPV疫苗接种,向着“消除宫颈癌,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努力前进。
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机器人辅助下膀胱宫颈韧带处理
![]()
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则主要聚焦于 “3D腹腔镜” 与 “机器人手术” 两种主流微创术式在膀胱宫颈韧带处理上的差异与适配场景。结合3D腹腔镜高清立体视野的优势,他详细拆解了该术式下膀胱宫颈韧带分离、止血、保护周围组织(如膀胱、输尿管)的操作要点,并针对机器人手术机械臂灵活度高、操作稳定性强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机器人手术在复杂膀胱宫颈韧带处理中的技术优势。结合团队过往手术案例数据,让学员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不同术式的适用条件与技术短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教授:免疫联合放化疗方案下的局晚期宫颈癌管理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教授通过解读《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阐述了免疫联合放化疗对实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这一目标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核心价值。
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庆一教授: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
珠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庆一教授详细讲解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解剖难点、单孔操作的技术瓶颈及应对策略,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点明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关键环节,让抽象的 “应用体会” 转化为可参考的实操指南。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观娣教授: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观娣教授结合“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对适用人群、接种规范、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既精准拆解、传递了指南的核心要义,又紧密贴合了国内医疗场景的实际需求,让学员们对指南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善阳教授:晚期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
何善阳教授再次登台授课,为学员们带来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策略和管理要点。何教授不仅总结了国际上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还结合国内患者的疾病特征与诊疗现状,介绍了国际视野与本土化适配性的诊疗思路。此外,他特别关注 “个体化治疗” 这一核心原则,针对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既往治疗耐药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维持治疗方案调整,以及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等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给出了具体可落地的建议,将 “精准医疗” 理念切实转化为临床操作路径。
盆底疾病专题持续传递新技术、新理念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夏志军教授:盆底器官脱垂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夏志军教授首先介绍了盆底手术的分类,进而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后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预防和处理盆底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他特别强调了解剖精准复位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并结合典型临床案例,对常见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及功能恢复障碍等的应对策略展开深入剖析。夏教授指出,多学科协作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盆底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加强正规培训、推行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盆底器官脱垂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医学院付饶教授:女性盆腔神经血管解剖
![]()
中山大学医学院付饶教授从盆腔整体解剖结构切入,分享了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分布与空间关系。通过解剖模式图、大体标本图像以及三维解剖动画等多种形式,为与会人员生动展示了女性盆腔内神经血管的精细走行、功能联系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付教授的讲解不仅深化了妇科医生对盆腔解剖的认识,也为推动外科手术向精准化、微创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萍教授: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的相关解剖与手术技巧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萍教授通过详细的手术视频演示,展示了侧腹壁悬吊术手术的关键步骤与操作细节,并重点分享了补片裁剪的实用技巧及其形状和术式的改进方法。刘教授指出,侧腹壁悬吊术具有手术适应症广泛、有效性高、操作相对简单等优势,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她还强调,选取合适的补片类型和规格有助于进一步减少补片侵蚀暴露的风险。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盆底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专科主任陈伟芳教授:经阴道前穹窿横切口全盆重建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专科主任陈伟芳教授系统回顾了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经阴道网片植入术(TVM)技术的应用背景与临床价值。结合手术视频实录与三维操作模拟动画,陈教授生动详尽地解析了TVM手术的适应症选择及关键技术要点。她指出,TVM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进入解剖间隙,从而实现理想的“无血化”操作。TVM精准定位需把握以下核心环节:全层分离阴道壁、全面分离耻骨宫颈筋膜的附着位置、准确锚定于盆筋膜腱弓及骶棘韧带等支撑结构,并应基于全面盆底缺陷评估结果选择适宜手术路径、加强阴道顶端固定。
广东省人民医院胡洁媚教授: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手术选择与策略
![]()
广东省人民医院胡洁媚教授结合《盆腔器官脱垂中国诊治指南》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各类盆腔器官脱垂手术的术式特点、适应症与禁忌症。她特别强调,专科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结合特殊临床病例,胡教授生动具体地分享了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诊疗思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盛修贵教授:妇科肿瘤放疗相关问题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盛修贵教授通过梳理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要点,深入探讨了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依据,并强调需综合评估手术病理结果中的高危因素(如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切缘阳性等),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放疗。他还详细介绍了术后放疗的方式和剂量,包括外照射与腔内照射的合理应用与剂量分配,并特别强调了术后放疗时机的重要性。针对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术后治疗等特殊临床情况,需根据分期和病理特征尽快制定辅助放疗或放化疗方案。
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李克红教授:妇科良性疾病术后盆底问题的隐匿性与长期管理
![]()
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李克红教授围绕“妇科良性疾病术后盆底问题的隐匿性与长期管理”进行了专题汇报。她指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手术虽成功切除了病灶,但其潜在后遗症--如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疼痛等,却常被忽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李教授强调,手术方案制定应以功能保全为核心的个体化决策,手术方案应强调精准与微创,尽可能保留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避免因过度切除导致不可逆的功能损伤。
子宫内膜异位症专题引发诊疗思考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琼华教授:机器人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优势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琼华教授精准锚定DIE的核心病理特征与临床挑战,结合临床实践数据与典型病例,详细阐述了机器人手术在精准操作、减少术中损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为该类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颖教授: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疗思考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颖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内异症诊疗需打破“一刀切”思维,平衡疾病复发预防与更年期症状缓解。诊断上建议综合多方面判断以警惕风险,治疗上按患者情况分层提供方案。此外,她还总结了诊疗核心要点并探讨了新型疗法前景,为临床医生应对此类复杂病例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广东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赵晓苗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及助孕策略
![]()
广东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赵晓苗教授结合 “分层评估-精准干预” 生育力保护体系,讲解了联合评估模型并表示要关注特定高风险患者。按病情与生育阶段分层推荐保护策略,她结合临床痛点给出助孕建议,并总结了助孕策略选择的三大核心原则,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生育支持方案提供了关键指导。
广东省人民医院叶海燕教授子宫腺肌症典型病例的综合治疗选择与保守手术技巧
![]()
广东省人民医院叶海燕教授系统阐述了子宫腺肌症致生育力下降的机制,强调结合疾病分型制定手术策略。她还介绍了多种腹腔镜保守术式及效果,结合视频拆解手术关键技巧,提出应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并对术后妊娠结局进行了探讨。
广东省人民医院梅平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特殊病理改变及诊断
![]()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梅平教授详细梳理了内异症特殊病理亚型,填补了传统临床诊断的我空白,富有逻辑地解析了各类病理改变,兼顾病理科与妇科医师需求提供指导,为参会者搭建起 “病理-临床” 衔接的桥梁,促进了诊疗精准度的提升。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秀杰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相关问题的处理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生秀杰教授着重强调手术相关问题的妥善处理直接影响治疗内异症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生教授按手术全流程对内异症手术难题解决方案进行了梳理,并引入了MISE评分系统评估手术指征。结合手术视频演示术中保护卵巢储备的技巧,指出手术需兼顾病灶清除与生育功能保护,为与会人员传递了协同诊疗的理念。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淑琴教授:经腹经肛腔镜联合治疗低位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陈淑琴教授针对低位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特殊类型病例,详细解析了 “经腹经肛联合” 术式的原理与优势,有效克服了低位直肠内异症传统手术的局限性。结合视频演示术式关键步骤与团队配合要点,打破科室协作壁垒,为复杂内异症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古健教授:从内分泌角度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古健教授从妇科内分泌角度阐释了内异症病灶激素依赖性与复发机制,需结合患者情况构建分层治疗体系。古教授强调内分泌治疗需长期坚持,并给出了安全用药建议,表明了治疗与手术协同及多学科评估的重要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伍梅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恶性肿瘤诊疗进展
![]()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伍梅教授结合临床具体病例阐述了内异症特性,聚焦内异症相关恶性肿瘤(EMs-RM)诊疗,深入剖析了EMs-RM恶变机制与类型,并对早期识别信号与分层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以及对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可行性的探讨。
阴道镜、宫腔镜、宫颈病变、内膜癌专题上演多学科联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形态特征及其在保育治疗中的作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围绕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形态特征及其在保留生育中的作用,就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这一临床痛点,系统解析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的形态特征,搭建起可视化诊断桥梁。段教授结合宫腔镜实操图像,详细拆解了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典型形态,让学员们通过宫腔镜更加直观地识别病变性质及范围,解决传统诊断中取样局限、漏诊误诊的问题。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妇儿医院黄浩教授:腹腔镜下QM-C1和C2手术技巧与解剖要点
![]()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妇儿医院黄浩教授带来了宫颈癌C1和C2手术的精彩手术视频,结合手术讲解,让学员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宫旁血管及神经的解剖艺术。黄教授就如何游离输尿管子宫动脉、子宫深静脉,在什么平面进行切除,如何切除,如何保留神经等议题,毫无保留、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让学员们对于C1、C2型子宫切除有了更深入、直观的理解。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陆安伟教授:宫颈癌C1型广泛切除的技巧与策略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陆安伟教授围绕宫颈癌C1型广泛切除的技巧与策略,精准聚焦宫颈癌手术中肿瘤根治性与器官功能保护的平衡难点,深度拆解了C1型广泛切除的血管神经解剖边界与保护技巧。结合盆腔解剖三维示意图与术中实操视频,他重点标出了RH手术中容易伤及神经的三个高危路段——分离骶韧带、主韧带以及膀胱宫颈韧带,并清晰界定C1型手术宫旁组织切除范围的解剖标准,详解了如何精准识别输尿管隧道、子宫动脉分支及盆腔自主神经帮助医师规避术中输尿管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中解剖边界模糊导致的根治不彻底或功能损伤等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越波教授:VIN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越波教授围绕 VIN诊治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授课,精准聚焦 VIN 临床诊疗中的认知误区与实操难点,指出外阴上皮内病变(VIN)诊治中诊断难、治疗乱、随访繁的三大临床痛点。随后,她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例,对这些临床痛点进行了系统梳理,解决了VIN临床常见处理难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观娣教授:复发宫颈病变处理体会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观娣教授从宫颈病变治疗后复发难识别、处理易偏差的临床痛点出发,以个体化评估+分层干预为核心,兼具实践经验与循证支撑,为妇科医师规范复发宫颈病变处理技巧提供了关键参考。在处理策略上,陈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典型复发病例进行了复盘,让抽象策略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明教授:阴道壁病变的诊治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明教授针对阴道壁病变诊断易漏诊、治疗难把控的临床痛点,提出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策略,兼具病理深度与实操指导性。陈教授强调,阴道壁病变诊疗需建立诊断-治疗-长期随访闭环,并重点强调了HPV持续监测与阴道镜复查的重要性。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宫颈癌保育治疗探索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首先比较了不同指南关于宫颈癌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范围的推荐建议,为学员们分享了不同手术方法的缝合技术、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王教授还特别关注宫颈切除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基于深入的基础研究,他结合“非同源组织屏障学说”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宫颈“图钉型”切除,保留宫颈肌层,以减少宫颈机能不全。同时,王教授还为学员们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宫颈癌非手术保育治疗方面的课题,为宫颈癌保育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勍教授:纵隔子宫需要手术处理吗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勍教授以“纵隔子宫需要手术处理吗”为题,聚焦子宫畸形诊疗中手术指征模糊、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并存的核心争议,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个体化需求为导向,为妇科医师建立科学的纵隔子宫处理决策体系提供了关键参考。陈教授指出无流产史、无生育问题、无家族史的纵隔子宫无需手术干预,避免过度医疗;对有家族史、反复流产、不孕史的患者,需系统分析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的获益与风险。他还特别强调需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后再决定手术,解决了盲目手术或拒绝必要手术的难题,而术后则需定期宫腔镜随访,监测宫腔粘连情况。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黄晓斌教授: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专家共识解读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黄晓斌教授解读了SSLF这一经典术式的临床应用解剖要点、手术适应证、精准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的核心共识,并特别强调骶棘韧带与尾骨肌构成的复合体(C-SSL)作为锚定点的关键解剖特征,以及如何精准定位坐骨棘内侧1.5-3.0cm的中1/3区域这一最佳锚定点,以最大限度规避阴部神经、血管束的风险。
大会精彩花絮一览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