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三十岁这年,读懂了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
高中时偶然在图书馆翻到它,以为自己在读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边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一边是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
彼时,直子的忧郁和渡边的深情让人触动。
如今才惊觉,自己看到的分明是一份事故报告,关于我们如何把重要的一切,一点点弄丢的全过程:
迟到的理解、迟到的行动、迟到的醒悟、迟到的道歉……
而生活给“迟到者”的惩罚,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别”。
![]()
—壹—
人最大的错觉
就是以为时间会等我们
直子在男友木月自杀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时常陷入痛苦、自责和迷茫中,后来更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她整日精神恍惚,自我封闭,甚至还出现了幻听、幻觉等症状,生活难以自理。
因此,直子不得不住进疗养院接受治疗。
深爱着直子的渡边,每个星期都会给她写信,还定期去疗养院探望。
渡边那么努力地守护着直子,以为自己的陪伴对她来说,会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可他根本不懂,直子的心,早就停留在了木月死去的瞬间,时间早已将那里凝固成冰,他永远也抵达不了。
直到直子也从这个世界消失,渡边才幡然醒悟:
“直子连爱,都不曾爱过我。”
他所有的守护,不过是在一旁目睹了一场缓慢的沉没。
直子在某天深夜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本就是一场早有预兆、渡边也无能为力的“慢性死亡”。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过:
“未被察觉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
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情绪,被推迟的沟通,就像流经地下的暗流,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冲破地表,叫人触不及防。
人最大的错觉,就是以为时间会等我们,于是用形式的完整,去掩盖自己实质上的缺席。
父母日渐老去,我们按月打钱,买很多东西寄回去,许诺着“等忙完这阵就回家看看”,以为这就是孝顺。
却没有看见,他们每天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无聊地度过漫长的午后。
我们拼命工作,以为这就是为了小家好,无形中错过了无数次伴侣需要拥抱、陪伴的瞬间。
孩子悄然长大,等我们终于有空认真看看时,他们早已不是记忆里小小软软的样子。
难道真的要等到某天父母突然病倒或离去,家庭也不复从前的和和美美,我们才会像渡边一样,在彻底的失去面前,获得迟来的、刺骨的醒悟吗?
届时,那些被推迟的陪伴,早已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留给我们的,也只剩下“悔不当初”!
—贰—
有些离别
连说再见的机会都不会给
如果说迟到的醒悟是生活给的一记耳光,那么,“离别”就是在那之后,不顾意愿,强行给我们上的一堂课。
直子死后,渡边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
离开东京后,渡边在各地漂泊,居无定所。
他搭乘火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车厢中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任思绪飘荡,试图找到些许安宁。
为了麻痹痛苦,渡边常常穿梭于各地的小酒馆,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酒精辛辣的味道顺着喉咙流下,在微醺或酩酊大醉的状态下,他短暂地逃避了失去直子的痛苦。
在无尽的折磨下,渡边才真正理解了直子的死,以及自己必须活下去的“生”。
离别用如此残酷的方式,教会了渡边这一早该学会的功课。
想起一位创业的朋友。
公司融资到B轮时,他却在庆功宴当晚因为心肌缺血被送进了急诊室。
医生说得很直接:“再这么拼命,下次就是心肌梗死了。”
被迫休息的三个月,成了他的“渡边式流浪”。
他说:“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过去的5年,我错过了孩子的童年,忽视了妻子的情绪,甚至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
他用“为家奋斗,”骗了自己这么多年。
这场与健康的“离别”,终于让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有些离别,连说再见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出院后,他裁减了业务规模,每天准时回家。
虽然损失了部分收入,却找回了生活。
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必须先让我们一无所有,才能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一如渡边在失去直子后,才真正理解了她曾经遭受的痛苦,也才知道,生与死原来如此贴近。
“离别”这堂课,就是如此沉重。
—叁—
离别
终将教会我们珍惜和悔改
小说的结尾堪称经典,渡边在电话亭里,对着未知的远方拼命呼喊:“绿子,你在哪里?”
作为一个幸存者,渡边选择了绿子,一个鲜活、任性、充满生命力的姑娘。
他不再试图拯救谁,也不再沉溺于悲伤,而是回到现实世界,去爱一个会吵架、会吃醋、需要他真实在场的女孩。
选择“此侧”的生,而非“彼侧”的死。
这就是渡边的“悔改”。
“悔改”这个词,在这里需要重新定义。
它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忏悔,也不是向谁低头认错,而是亲手修正自己人生的方向。
这种转变,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启示。
《奇葩说》知名辩手傅首尔,曾凭借犀利的言辞、幽默接地气的表达,加之金句频出,迅速走红。
此后,她参加了好多综艺,到处出差,节目一个接一个地录。
她整个人连轴转,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更别说关心丈夫和孩子了。
前年,她和丈夫老刘被曝出离婚传闻。
究其原因,就是傅首尔太忙了,忙得顾不上家,一直都是老刘承担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两人很少再有交流。
傅首尔曾在节目中反思,她自己也意识到,过度追求事业,致使她忽略了老刘和孩子。
去年一月份,“傅首尔老刘正式离婚”的消息冲上热搜。
或许,她是真心想给老刘自由吧!
现在,老刘有了自己的事业,傅首尔继续在自己的行业深耕,两人共同抚养孩子。
他们都“悔改”于往日对现实的疏离,并学会了珍惜眼前尚存的热闹,把所剩无几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以后的生活中。
说到这里,其实渡边能否和绿子幸福下去,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做出了选择!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废墟中重建自我的可能。
——————————结语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长大,在寂寞与不安之中。”
真正的成长,不单只是年龄上的增长,而是我们终于醒悟,有些代价,我们付不起;有些迟到,我们追不回。
失去了的人和事,已经注定不属于我们。
如果迟到的醒悟和道歉都太晚,那就让离别教会我们懂得珍惜和悔改吧!
离别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
如果离别终究无法避免!
但愿我们都能像渡边一样,在无尽的迷失后,依然能找到那个值得拼命呼喊的名字。
也愿我们都不必经历惨痛的离别,就学会珍惜。
生命本就有限,珍惜当下,便是对过去所有离别最好的回答。
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结束,应该全部归我们自己,与他人无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