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曾在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期间,差点没被当时恰好担任该军区副司令员的肖全夫气坏。
当时正值1969年,中苏关系已经严重恶化,可当苏军将3辆坦克开进珍宝岛时,肖全夫却拒绝执行陈锡联“攻击苏军坦克”的命令,这让陈锡联大怒,他没想到肖全夫居然敢不听他的命令。
![]()
【陈锡联】
事实上,肖全夫没有“听令行事”,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飞虎将军”肖全夫
肖全夫是一位作战指挥经验非常丰富的军事将领,从土地革命时期就展现出了不俗的作战指挥天赋。
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肖全夫同样率领军队打了不少胜仗,特别是解放战争期间,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些可左右整个解放战争走向的重大战役中,皆有肖全夫的身影,他也因为在战场上的不俗表现,而被誉为“飞虎将军”。
![]()
【肖全夫】
历数“飞虎将军”肖全夫指挥过的战役战斗,不难发现他非常注重战场判断,力求在最合适的时机,向敌人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并且还能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战术,尽可能降低自身伤亡的同时重创敌军。
肖全夫指挥珍宝岛战役
而在珍宝岛战役中也是如此。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珍宝岛还是一个平静安宁的小岛。
当地的中国居民就如同祖祖辈辈一样,勤勤恳恳的在这个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从事生产,淡定生活,而中国边防军也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暴力危险事件。
![]()
【中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例行巡逻】
可60年代中期后,一切都改变了。
从1964年10月到1969年2月这不到5年的时间里,苏联军队先后挑起边境事件超4180起,其中在珍宝岛上更显得嚣张和残忍,苏军肆意杀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抓捕中国渔民……试图以此刺激中方率先开枪,这样苏联就有充足的理由向中国持续发难。
面对苏军的挑衅,中国边防部队这边则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尽可能克制忍让,但逼到极致时也可以有限还击。
![]()
【珍宝岛对峙】
比如1969年3月2日时,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分队例行执行巡逻任务时,苏军直接出动了70多人,开着2辆装甲车、1辆军卡和1辆指挥车前来“围杀”,此次冲突造成了中国边防部队多人伤亡,但在中国边防部队的奋力还击下,苏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此次流血事件让沈阳军区的官兵火大不已,但在没有上级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大家只好暗自忍耐。
10多天后,该月13日,苏军那边又出动了3辆坦克越境,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判断这是明确的“入侵行为”,于是向负责前线指挥的肖全夫下令,要肖全夫炮火猛攻苏军坦克。
![]()
【陈锡联】
只是让陈锡联没有想到的是,肖全夫拒绝执行这道命令,而他给出的理由是,目前仍然不能完全确定苏军是行入侵之实,需要再观察一下。
暴脾气的陈锡联一听瞬间大怒,责问肖全夫“连我的命令你都不听”?
肖全夫没有被气势汹汹的陈锡联压住,他很坚持自己的判断,认为苏军这回大概率只是来火力侦察的,如果我方贸然攻击,那将暴露几个重要火力点,在后续的实际作战中可能会吃亏。
![]()
【肖全夫】
不过陈锡联还是觉得肖全夫有些“瞻前顾后”,生怕他贻误战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便再次强调让肖全夫赶紧执行命令。
肖全夫不为所动,甚至还顶了陈锡联一句,说“那谁才是前线指挥员?”
随后他不再回复陈锡联,没过多久,苏军坦克就撤走了,这意味着肖全夫的判断完全正确,苏军当时就是来搞侦察顺便勾引中国先动手的,只是中国没上当,还自此加强了戒备,准备随时迎击敌人。
![]()
【珍宝岛战役一角】
等2天后苏军正式发起进攻时,肖全夫指挥战士们将苏军一顿痛揍,当场炸的苏军一辆T62坦克无法动弹,大获全胜。
参考资料:
【1】《“飞虎将军”肖全夫——痛击“王牌”师 打赢“收官战”》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20.12.23.] 【2】《冰雪下的对峙——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央视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