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6时30分,狮岭大道合成公交站的欢声笑语中,一抹 “教育蓝”格外醒目——花都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查吉德率领党组成员,以公办学位“直通车”“体验员”的特别身份早早驻守站点。
行风建设关键在“实”,贵在“行”,此次行动绝非普通调研,而是区教育局紧扣 “转作风、提效能、解民忧” 行风建设要求,以 “沉浸式” 实践打破机关与群众的距离感。通过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 把“为民办实事”的行风承诺从“文件”落到“站点”,从“口号”化为“行动”,既检验惠民举措的落地实效,更以“零距离” 服务筑牢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群众基础,推动公办学位 “直通车”成为展现花都教育优良作风的窗口。
![]()
一线 “把脉”
以严谨作风筑牢民生安全线
“应急设备检查周期、学生签到流程、轮胎磨损情况……” 刚到站点,查吉德便向珠航校车公司负责人接连抛出安全关切,并细致翻阅台账、查看车辆细节。“以前冒雨骑电动车送娃,现在家门口就能上车!” 围拢过来的家长们主动分享“直通车”带来的便利,“体验员”们认真记录每一条反馈,将群众心声转化为优化服务的 “风向标”。
发车前夕,党组成员们戴上志愿者袖章,全程引导孩子排队上车、系好安全带,直至车辆平稳驶出。
“坐车会不会累?车上有热水吗?” 登上4号线“直通车”,查吉德坐在学生身边轻声交流;车厢内,“体验员” 们分头与孩子、跟车老师深入沟通,从“是否错过早餐”到“座位舒适度”,把孩子们的“小顾虑”、家长的“小期盼” 一一记在笔记本上,以“走心”互动摸清服务短板,让行风建设更具针对性。
车辆抵达校园后,一行人又直奔食堂察看“明厨亮灶”,追问 “两热” 防控细节,强调“‘直通车’不仅要‘送得到’,更要与校园服务‘无缝衔接’”。
从交通保障到校园服务的“全链条把关”,彰显着教育局“精益求精” 的行风追求,确保学生从上车到入校全程安心。
![]()
民生 “答卷”
以过硬作风交出惠民好成绩
作为花都区教育局以行风建设推动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公办学位“直通车”自2023年9月试点以来,用实打实的成效诠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成为行风建设的“亮丽名片”:
“直通车”线路从2条扩至13条:覆盖狮岭、梯面等重点区域,织密“家门口到校门口”的惠民交通网,以“扩面”体现行风建设的广度;
释放公办学位2419个:精准盘活乡镇富余资源,让更多随迁子女圆“公办上学梦”,以“精准”彰显行风建设的力度;
服务超682名学生:平均为每个家庭每天节约1.5小时接送时间,每年减少教育交通支出近千元,以“减负”传递行风建设的温度;
家长满意度达98%:用群众口碑检验行风建设成效,成为花都教育“为民服务”的标志性举措。
持续 “深耕”
以长效作风推动服务再升级
此次“体验式调研”,既是对“直通车”运行质效的检验,更是区教育局以行风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区教育局将锚定“正行风、提效能、惠民生” 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直通车”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一方面,针对调研中收集的意见完善服务细节,如增设热水供应、优化发车时间;另一方面,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公办教育资源,以行风建设的 “长效化” 推动惠民服务 “常态化”。
![]()
从“纸上规划”到“上车体验”,从“满足需求”到“提升品质”,花都区教育局正以公办学位“直通车”为载体,把行风建设融入每一项民生服务中,用“走心”举措载着孩子们的笑脸,驶向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冯理聪 通讯员 贾爽
编辑:花小萌
“花都融媒视频号”内容推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