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刘溢出生在2000年的山东泰安,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没啥特别资源。
他从小就显露出学习上的天分,三四岁开始自己认字,五岁能自己看书算数,父母一看这孩子不一样,就买了小学课本让他试试手。
他很快就掌握了那些内容,家里人觉得不能耽误,带他去教育部门咨询。结果,七岁时他直接跳到初中,八年级那年又转高中,速度快得让人跟不上趟。
![]()
初中一年,他跟上进度没问题,八年级时又跳到高中。泰安二中收了他,摸底考物理96分,数学88分,生物95分,这些分数对大人来说都不容易。
他高中也没读满,九岁开始自学高考内容,父母在家监督,给他找资料上网查。2010年高考,他以566分被录取,这个分在成年人堆里不算拔尖,但对十岁小孩来说,已经是奇迹。
多家大学抛橄榄枝,父母选了南方科技大学,那学校刚建,理念新,专设天才班。
![]()
南方科技大学当时是新鲜事儿,由朱清时领头创办,强调创新教育。苏刘溢入学时,学校把他当宝贝,媒体蜂拥报道,他成了学校宣传的活招牌。
入学仪式上,他跟其他学生一起报到,身高一米三五,在一群大孩子中特别显眼。
学校安排他进实验班,课程偏向自学和研究。
![]()
他母亲陪读,住在宿舍帮他打理生活。起初几个月,一切看着还行,他参加学校活动,长跑什么的都跟得上。
学校新闻办忙着回应记者问,说他数学能力强,记忆力好。
2010年11月,他正式入住,12月学校招了50名学生,他成了其中一员。
![]()
教授们评说他想象力丰富,能独立解决问题。但很快,问题就露头了。
大学课程对苏刘溢来说,难度不是最大障碍,适应环境才是。
他年龄小,心智跟不上,课堂上坐不住,两三个小时的课,他注意力分散,影响别人。
![]()
同学回忆说他上课爱闹腾,挂科情况严重,第一学期十门课里八门没过。
学校领导开会讨论,觉得他需要调整。
2011年夏天,传出退学消息,学校否认,说是回家休整,不是正式退学。但事实上,他再也没回学校完成学业。
![]()
父母带他回泰安,继续自学大学内容。他避开媒体,低调过日子。
几年过去,他没再参加考试,没出名校深造。
2015年左右,他的生活跟普通青少年差不多,偶尔出门买东西,跟邻居闲聊。
![]()
媒体一度追访,但他家拒绝采访。
传闻他找了份工作,但没确凿证据。
教育专家分析,他的案例说明拔苗助长风险大,早早推孩子进成人世界,可能牺牲了正常成长。
![]()
国际上有些国家为天才设特殊班,既加速学习,又保证同龄交往。
国内也在探索,但苏刘溢的例子仍旧是镜子,照出问题。
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得多想想长远,别让天赋成了负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