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把手举起来!”
一声暴喝炸响在寂静的病房里,身穿制服的警察破门而入。
被称为“模范女婿”的周明正端着一碗汤,脸上的微笑还未散去,瞬间凝固成惊愕。
他无法理解,几分钟前还对他感激不尽的护士,怎么会领着警察出现在这里。
而这一切的起点,只是在他转身去打水的间隙,病床上的岳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一张小纸条塞进了护士的手心。
那张纸条上,写着一句让他所有完美伪装都瞬间粉碎的话。
![]()
01
“小张,快看,302的‘模范女婿’又来了。”
护士站里,同事李姐用胳膊肘碰了碰正在写护理记录的张晓。
张晓抬头,顺着李姐的目光看过去。走廊那头,一个穿着浅灰色休闲装的男人正提着保温桶走来,身形挺拔,步履从容。他就是周明。
“真是没见过这么好的女婿,比亲儿子都亲。”李姐感叹道,“王阿姨可真有福气。”
张晓点了点头,没说话。
从情感上,她完全同意李姐的看法。302病房的王阿姨,因为突发脑梗入院,半边身子都动弹不得。自从住院以来,她这个女婿周明,就没一天落下的。
他总是在早上八点准时出现,手里提着搭配好的营养早餐。
他会先给岳母擦脸、漱口,然后把粥一勺一勺吹温了,再喂到嘴边,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病房里所有人都见过他给王阿姨削苹果,那苹果皮在他手里,能从头到尾不断,薄得像张纸,透着光。
处理大小便这种事,他更是眉头都不皱一下,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比很多护工都专业。
他对科室里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彬彬有礼,脸上永远挂着温和的微笑,说话总是“您好”、“谢谢”、“辛苦了”。
“张护士,今天我妈看着气色又好了点,多亏了你们的精心照顾。”他会这样说。
“李护士,这是我刚买的水果,大家换班的时候吃点,补充补充维生素。”他也经常这么做。
久而久之,周明成了整个心脑血管科的“名人”,是所有护士口中“别人家的女婿”,是其他病房家属羡慕嫉妒的对象。
“唉,要是我女婿有他一半好,我做梦都笑醒了。”隔壁床的家属曾经这么酸溜溜地说过。
但不知道为什么,张晓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这种感觉,来自于病床上的王阿姨。
在周明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王阿姨的身体在好转,但她的精神,却好像越来越萎靡。
尤其是当周明在她身边的时候,王阿姨就显得异常地“安静”,甚至可以说是“呆滞”。
她几乎从不主动开口说话,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只有当周明偶尔离开病房,比如去缴费或者取药的时候,王阿姨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才会闪过一丝光。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恐和不安的光,像一只被猎人盯上的兔子,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她整个人不受控制地轻轻一颤。
张晓第一次注意到这种眼神,是在一周前。那天周明去医生办公室谈病情,张晓进来换药,正好和王阿姨的目光对上。
那一瞬间,张晓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双求救的手给抓住了。
但没等她开口询问,走廊里就传来了周明的脚步声。
几乎是立刻,王阿姨眼里的光就熄灭了,重新变回了那个面无表情的、顺从的病人。
张晓当时只当是自己眼花,或许是老人家生病后,情绪不稳定,产生了应激反应。
她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毕竟,谁会怀疑一个如此完美的、挑不出一丝错处的好女婿呢?
02
“王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胸口还闷不闷?腿有没有觉得麻?”
主任医师带着几个医生查房,走到302床前,公式化地询问。
病床上的王阿姨嘴唇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一个音节都还没发出来。
“主任,我妈今天好多了。”一个温和的声音抢先回答。
周明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和尊敬,对着主任微微躬身。
“她就是还有点乏力,精神头不太足。别的都挺好。”他说。
说完,他转过头,用手温柔地抚摸着王阿姨的胳膊,声音轻得像是在哄孩子:“是吧,妈?”
他的动作很温柔,语气很温柔,但张晓站在医生后面,清楚地看到,他的眼神,像两颗钉子,死死地钉在王阿姨的脸上。
王阿姨的身体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然后,木然地点了点头。
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又交代了几句,便带着人去了下一个病房。
整个过程,王阿姨没有说一个字。所有的问题,都由她“完美”的女婿代为回答。
这种场景,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下午,一个看起来是王阿姨亲戚的中年女人提着一篮水果,找到了302病房。
“姐!我来看看你!”女人嗓门有点大,人还没进门,声音先进来了。
![]()
正坐在床边给王阿姨读报纸的周明,立刻站了起来,脸上挂着歉意的微笑,快步迎了出去,顺手将病房的门带上了一半。
“是二姨来了啊。”周明客气地打着招呼。
“周明啊,我姐怎么样了?我听邻居说她住院了,这几天家里忙,今天才抽出空。”二姨探着头想往里看。
周明不着痕迹地用身体挡住了她的视线。
“妈她刚睡下,医生说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静养,不能被打扰。”他的声音依旧温和,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哦哦,这样啊,那我就不进去了。”二姨有些失望,“那我把水果放这,你记得给你妈吃。”
“您放心,二姨。等妈好一点,能见客了,我第一个打电话通知您。”周明接过了果篮,“您快回去吧,路上慢点。”
他三言两语,就客气地把探视的亲戚打发走了。
张晓在不远处的护士站看得清清楚楚,病房的门缝里,王阿姨根本没有睡着,她正睁着眼睛,望着门口的方向。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亲戚朋友来探望过。周明用“为了她好”这个无懈可击的理由,隔绝了岳母与所有外界的联系。
整个302病房,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到了傍晚,周明又提着他的保温桶来了。
“妈,今天我给您炖了鸽子汤,这个最补身体了。”他盛出一碗,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他用勺子舀起一勺,细心地吹了又吹,才递到王阿姨嘴边。
王阿姨只喝了一口,就摇了摇头,含混不清地说:“……没胃口……不想喝。”
周明的脸上,微笑的弧度丝毫未变。
“妈,这汤我炖了四个小时,对您身体恢复有好处。”他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听起来依然温柔,却让旁观的张晓莫名感到一丝寒意。
“听话,喝完。”
这已经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王阿姨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她看了看周明,又看了看那碗汤,最终还是在他一动不动的注视下,伸出颤抖的手,接了过来。
她像是喝药一样,一勺,又一勺,把整碗汤都喝了下去。
喝完后,她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周明满意地笑了,他抽出纸巾,仔细地给岳母擦了擦嘴。
“这才对嘛,妈。一切都是为了您好。”
03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天。
这两天里,张晓每次进302病房,都能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那不是病痛带来的,而是一种无形的、由那个“完美女婿”一手营造出来的氛围。
周明依旧无可挑剔。他把王阿姨照顾得无微不至,病房收拾得一尘不染,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
可王阿姨却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眼神里的恐惧也越来越浓,几乎要溢出来。
张晓有几次想找机会单独和王阿姨聊聊,但都失败了。
周明就像个影子,几乎寸步不离。他总有各种理由留在病房里。
“我妈一个人待着会胡思乱想,我陪着她,她能安心点。”
他说得合情合理,让人找不到任何反驳的借口。
这天下午,天气有些阴沉。
周明像往常一样,坐在床边,给王阿姨按摩着因为久卧而有些僵硬的腿脚。
他一边按,一边轻声说着话。
“妈,医生说您恢复得不错,再过一阵子,说不定就能下地走走了。”
“等您出院了,我带您去南边住一阵子,那边的气候养人。”
王阿姨躺在床上,没有任何回应,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上的一个污渍。
“您看,您就是不爱说话。得多说说话,才好得快。”周明自顾自地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宠溺的无奈。
张晓进来量体温,周明还对她笑了笑。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一样,和谐,且温馨。
就在这时,周明起身,拿起了桌上的暖水瓶晃了晃。
“呀,没热水了。”他轻声说。
他放下暖水瓶,弯下腰,替王阿姨掖了掖被角,动作一如既往地温柔。
“妈,您躺着别动,我去打点热水回来,给您擦擦身子。”
说完,他提着暖水瓶,转身走出了病房。
机会。
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就在周明离开病房,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的那个瞬间——
病床上,原本如同一尊雕像般“呆滞”的王阿姨,整个人像是突然通了电!
她的眼神,在一刹那间,变得无比锐利,充满了焦急和挣扎。
她顾不上旁边还有护士在,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只还能动弹的手,猛地伸向了自己的枕头底下。
![]()
她像是在摸索着什么救命的东西,手指因为用力而剧烈地颤抖着。
终于,她摸到了。
那是一个小小的、不知何时被她藏好的纸团,因为被手汗浸泡了太久,已经变得有些湿润和柔软。
恰在此时,张晓量完了体温,正准备转身离开。
王阿姨看到了张晓,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看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爆发出一种张晓从未见过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04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体温很正常。”
张晓像往常一样,一边收拾体温计,一边公式化地询问。
她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下一秒,她的手腕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攥住了。
张晓吓了一跳,低头一看,是王阿姨那只干枯得像鸡爪一样的手。
老人的力气大得惊人,指甲因为用力而泛白,几乎要嵌进张晓的肉里。
“阿姨,您怎么了?”张晓本能地想挣脱,但却被抓得更紧了。
她抬起头,对上了王阿姨的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里面没有了平日的呆滞和空洞,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恐惧、急切的哀求,还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决绝。
王阿姨死死地盯着张晓,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话来。
她用另一只手,将那个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小纸团,飞快地、近乎粗暴地,塞进了张晓的掌心。
然后,她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一样,迅速松开了手。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前后不过两三秒钟。
就在这时,走廊里,那个熟悉的、不疾不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再次响了起来。
是周明!他回来了!
张晓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眼睁睁地看着王阿姨,在听到脚步声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瞬间变换,那股锐利和挣扎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恢复了那种呆滞、顺从的样子。
如果不是手腕上还残留着被抓握的痛感,和手心里那个带着老人体温与湿气的纸团,张晓几乎要以为刚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
“吱呀——”
病房的门被推开。
周明提着满满一壶热水走了进来。
他看到张晓还站在病床边,脸上立刻挂上了那标志性的、无可挑剔的微笑。
“小张护士,辛苦了。”他温和地打着招呼。
然后,他的目光转向病床上的王阿姨。
“我妈没给您添麻烦吧?”
张晓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将那张小小的纸条紧紧地、死死地握在手心里。
她强迫自己挤出一个笑容,摇了摇头。
“没……没有。阿姨她很配合。”她的声音有些发干。
“那就好。”周明点点头,笑容不变。
但张晓却感觉到,他那看似温和的目光,像两道探照灯,在自己的脸和紧握的拳头上,来回扫视着。
空气仿佛凝固了。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换……换好了,我先出去了。”张晓再也待不下去了,她匆匆说了一句,几乎是逃也似地转过身,快步离开了病房。
走出病房的那一刻,她还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审视的目光,如芒在背。
05
张晓一口气快步走到了护士站的拐角,这里是监控的死角。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地喘着气,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一片。
她的心脏“怦怦”地狂跳,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手心里,那个小小的纸团,被汗水浸得更加湿软,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手心发痛。
到底是什么?
张晓的脑子里一片混乱。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这会不会是老人家病中的胡思乱想?
她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很多重病的、长期卧床的老人,精神会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出现被害妄想,总觉得家人要害自己。
如果王阿姨也是这种情况,自己冒然把事情闹大,会不会破坏一个外人眼中“模范家庭”的和睦?那个周明,看起来真的不像是坏人啊。
万一是个误会,自己该怎么收场?
可是……
王阿姨那双眼睛,那双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像是在呼喊“救命”的眼睛,又一遍遍地在她脑海里回放。
那不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该有的眼神。
那是真正陷入绝境的人,在拼尽全力发出的求救信号!
张晓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她告诉自己,别再胡思乱想了,无论如何,先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她的手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
她缓缓地,像是拆开一枚不知何时会引爆的炸弹一样,小心翼翼地,展开了那张被捏得皱巴巴的纸条。
纸条不大,就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一角。
上面没有称呼,也没有署名。
![]()
字迹是用黑色的眉笔写的,大概是王阿姨唯一能找到的笔了。
因为主人的颤抖和无力,那些字写得歪歪扭扭,深一笔浅一笔,充满了挣扎和惊恐。
上面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当张晓的目光,聚焦在那句话上,看清了上面的内容时——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人从头顶浇下了一桶冰水,瞬间如遭雷击,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她下意识地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抑制住了那声差点冲破喉咙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