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大机一号位操作手梁晓兰在现场操纵。
“我们不能只守着一个岗位,得练出多岗全能的本事,尤其要加强一号位的培养!”近日,柳州工务机械段维二车间党支部书记罗龙湘刚结束跟班作业,便回头对线路二班工长易志坚定地说。一旁的车间副主任许德金连连点头:“说得对!咱们车间女子大机组的一号位培养,更得加把劲!”
电影里有男女“一号位”主角,在铁路大机维修一线,“一号位”同样是实打实的作业“主角”。维二车间不仅有众多战力十足的一号位男将,更有被称作操控几十吨“钢铁巨兽”的“铁娘子”——“高铁护师”大机组一号位女将们,她们日夜守护着广西喀斯特崇山峻岭间的铁轨安全。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中,各岗位环环相扣。二号位是“计算机大脑”,三、四号位是“眼睛”,一号位则是支撑全局的“核心”,更是确保作业精度的“最后一道关”。现实工作中的大机一号位——不足3平方米的操作室,仅相当于半个卫生间大小,里面却布满琳琅满目的设备操控仪表与按钮。作业时,一号位操作手要像“钢轨外科医生”般,以毫米级精度完成起拨道、捣固稳定工作,难度堪比“在高速移动中穿针引线”;全程更需“手、耳、眼、脚、脑”协同配合,一旦出现差错,轻则返工重做,重则可能埋下行车隐患。面对道岔区段这一铁路“咽喉薄弱点”,操作手还得熟悉道岔构造、与队友密切配合,在下镐前完成“五步骤”确认,挑战再度升级。
这样重要又有难度的岗位,需要操作手胆大心细。此前,车间还从未有过女职工担任一号位。而00后操作手梁晓兰、袁婷莉、韦姿伊的成长,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初次独立操作时,机械的震动、轨枕的后移让她们一时恍惚;作业中每分钟要踩镐18次,一天下来双腿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有时夜里还会因梦到操作失误惊醒。但没有一人选择退缩,她们从“不敢碰”到“熟练控”,从“怕出错”到“能扛事”,用行动打破了“女性干不了这行”的偏见,心细、冷静、能坚持正是她们独有的优势。有了她们带头引领,其他姑娘对这个岗位也不再畏惧,纷纷跃跃欲试。经过两个多月的实战淬炼后,她们个个都成了操作能手。
如今,广西群山间列车穿梭不息,维二车间的一号位主角们仍坚守在方寸操作室里。车间的女大机一号位已从无到有,发展到三位,未来还会有更多“女一号”诞生,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传奇。她们无需“女版操作手”的标签,凭借毫米级的精准与超常的坚韧,成为铁路线上最耀眼的光,默默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平稳运行。
吴成义 罗达柯 韦武坪 摄影报道
![]()
大机一号位操作手韦姿伊在现场操纵。
![]()
大机一号位操作手袁婷莉在现场操纵。
![]()
大机二号位卢文静在复核施工数据。
![]()
大机在现场施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