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要收人,必有迹象”老人出现这六种征兆,家人当存敬畏早准备

0
分享至

“天要收人,必有迹象”:老人出现这六种征兆,家人当存敬畏早准备!

老人们常说:“天要收人,必有迹象”,这是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一句老话,准确的来说,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而并非封建迷信的虚妄之说!



因为它是无数人在岁月长河中,观察长辈生命走向时凝结的生活智慧。它藏着对生命规律的敬畏,更暗含“早察觉、早陪伴、早准备”的温情提醒。

当家中老人出现以下6种迹象时,家人就要引起重视,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留下遗憾,或者是后悔那就晚了!

第一种迹象是“食味渐淡,饭量锐减”。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还有老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命活力的直观体现。

平日里胃口尚可的老人,若突然对饭菜失去兴趣,曾经爱吃的红烧肉、糖醋鱼变得索然无味,过去一顿吃一大碗米饭,如今半碗都吃不完,甚至一碗粥都要分几次才能喝完,往往不是简单的“没胃口”。



这背后可能是消化功能衰退、味觉嗅觉迟钝,或是身体机能整体下滑的信号。

此时家人就要重视了,可以问问老人是不是不合胃口,或者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找找原因,有条件的要带老人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可不要因为老人吃不进,吃的少,还强迫他们进食,更该做的是将饭菜做得细软易嚼,多准备老人年轻时爱吃的清淡小菜等!

第二种迹象是老人突然就变得嗜睡沉默,少言寡语,也不爱说话了。

有些老人话比较多,平时爱去串门的,喜欢和街坊聊天、给孙辈讲过去的故事,却渐渐变得嗜睡,白天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醒来后也不愿说话,常常独自发呆。

这并非“老人就该多休息”那么简单,可能是精力不济的表现,也可能是对周遭事物的兴趣逐渐减退。



家人此时不该抱怨“老人不理人”,而是要主动坐在老人身边,哪怕只是静静陪着看会儿电视,偶尔提起“当年您带我去赶集”的往事,用熟悉的回忆唤醒老人的情绪,让他知道自己始终被牵挂。

第三种迹象是老人开始频繁整理旧物,反复叮嘱后辈,还有自己的身后事了。

不少老人会突然翻出旧箱子,把压在箱底的老照片、旧衣物一一整理,边整理边念叨“这件衣服是你爸结婚时穿的”“这张照片是你小时候在河边拍的”,还会反复叮嘱家人“水电费要按时交”“天冷了记得加衣服”。

有的老人身体看起来很好,却突然就提到他们的身后事了,比如交代葬事要简办,还有其他的事情等!



这看似寻常的举动,实则是老人在潜意识里梳理人生过往,试图将自己的经验与牵挂传递给家人。

此时家人要耐心倾听,甚至帮忙一起整理,把老人的叮嘱记在心里,让他感受到“我的话有人听,我的牵挂有人接”。

第四种迹象是“老人的视力模糊,认人迟缓,甚至有的认不清人了”。

老人视力下降本是常态,但若是突然出现看东西重影、认不出常来的亲戚,甚至把镜子里的自己当成陌生人,就需要格外留意。

这可能是眼部机能退化的加剧,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

家人除了及时带老人就医检查,更要在生活中多些细心:把常用的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在楼梯口装上手扶,跟老人说话时先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用温和的声音报出自己的名字,避免老人因认不出人而产生恐慌。

第五种迹象,是“手脚冰凉,畏寒怕冷”。中医认为“气血充盈则四肢温”,老人若常年手脚冰凉,哪怕裹着厚袜子、盖着厚被子,也难捂热,往往是气血运行减缓的表现。

尤其是在天气不冷的时候,老人仍觉得浑身发冷,甚至需要烤火、开暖气,更该重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老人在大冬天,天气很冷的时候,却想着要吃冷凉的东西,甚至还想要吃冰淇淋这种的东西,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老辈人都说,一般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时日不多了,听我妈妈说,以前我的老外公就是这样,大冬天说要吃冰棍,然后没过几天老人就走了!

还有最后一种迹象是“常说‘要回家’,还提及故人”。

有些老人会突然念叨“我要回老房子住”“想去找你爷爷/奶奶”,哪怕老房子早已拆迁,故人早已离世,也反复提起。

这并非老人“糊涂了”,而是在生命的后期,对“根”的眷恋与对过往的追忆愈发强烈。

家人不必纠正“老房子不在了”,而是可以顺着老人的话说“等天气好,咱们去老房子的地方看看”,或是拿出故人的照片,陪老人一起回忆那些温暖的往事,让老人在熟悉的念想中获得慰藉。

而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也表示老人时日无多了!很多其实是老人在幻听了,也就是意识变得模糊了,有些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

“天要收人,必有迹象”,这些迹象从来不是用来引发恐惧的“预言”,而是生命向家人发出的“温柔提醒”。

它提醒我们,人生终有尽头,与其等到失去后追悔,不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些陪伴、多些耐心、多些珍视。

给老人梳一次头,听他讲一段重复的往事,陪他吃一顿慢节奏的饭,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终将成为日后回忆里最珍贵的温暖。

对待生命的尾声,我们当存敬畏之心,以爱为盾,为老人撑起一段安稳、体面的最后旅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贵州黔东南州沉船事故致8死调查报告公布  多人被追责问责

贵州黔东南州沉船事故致8死调查报告公布  多人被追责问责

新京报
2025-11-04 15:45:05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男同事一月请两次丧假,老板:就你家爱死人?第2天老板到公司傻眼

男同事一月请两次丧假,老板:就你家爱死人?第2天老板到公司傻眼

温情邮局
2025-11-04 14:23:33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车船税新政11月落地!大排量车税负上涨,1.6L以下或享优惠

芭比衣橱
2025-11-04 05:34:09
美联储重磅发声!降息,大消息!黄金,突变!

美联储重磅发声!降息,大消息!黄金,突变!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4 07:58:04
人活到七十以后的时候,要关上四个门,才能保持住晚年的福气

人活到七十以后的时候,要关上四个门,才能保持住晚年的福气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13:17:34
乌媒爆出惊人言论,红军破城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乌媒爆出惊人言论,红军破城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暮光视界
2025-11-03 23:53:14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住龙华到福田上班,我坐高铁通勤:宁愿多花10元,不想再挤4号线

住龙华到福田上班,我坐高铁通勤:宁愿多花10元,不想再挤4号线

深圳微时光
2025-11-04 18:39:17
北京这一晚,马思纯三层下巴,颖儿暴瘦脱相,高海宁苹果肌太吸睛

北京这一晚,马思纯三层下巴,颖儿暴瘦脱相,高海宁苹果肌太吸睛

心静物娱
2025-11-04 10:13:02
“笑到胃疼”的拼多多买家秀,店主直呼钱不要了,你删了评论就好

“笑到胃疼”的拼多多买家秀,店主直呼钱不要了,你删了评论就好

笑熬浆糊111
2025-11-05 00:05:19
浙江餐馆一老板看到差评后欲哭无泪,桂花开了也能差评?

浙江餐馆一老板看到差评后欲哭无泪,桂花开了也能差评?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18:48:16
11月起,四大“降价潮”来了!有人偷着乐,也有人开始焦虑……

11月起,四大“降价潮”来了!有人偷着乐,也有人开始焦虑……

搬砖营Z
2025-11-02 05:16:44
被一汽收购?零跑官方回应:不实

被一汽收购?零跑官方回应:不实

财联社
2025-11-04 22:24:06
发小杀死我妻儿3人后,我添加他媳妇的微信,她媳妇说吓得手抖

发小杀死我妻儿3人后,我添加他媳妇的微信,她媳妇说吓得手抖

汉史趣闻
2025-11-04 18:46:43
用拉菲漱口金砖垫脚,他贪了超11个亿,为模特一夜花888万元

用拉菲漱口金砖垫脚,他贪了超11个亿,为模特一夜花888万元

扬平说史
2025-11-03 19:33:10
禽兽公公吴卫国被判死刑,行刑前竟突然大笑:也算值了

禽兽公公吴卫国被判死刑,行刑前竟突然大笑:也算值了

第四思维
2025-09-11 09:53:03
山东两市市委统战部部长调整

山东两市市委统战部部长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04 15:44:26
美交通部长称或因政府“停摆”关闭空域

美交通部长称或因政府“停摆”关闭空域

界面新闻
2025-11-03 22:37:43
星巴克中国易主,博裕投资40亿美元拿下至多60%股权

星巴克中国易主,博裕投资40亿美元拿下至多60%股权

界面新闻
2025-11-04 08:33:42
2025-11-05 04:40:49
农夫也疯狂 incentive-icons
农夫也疯狂
深耕三农,服务三农!
10253文章数 122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彩叶秋菊映古建 京华盛景入画卷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