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炎犯了,吃胃药不管用,一查竟是胃癌早期!”
45岁的张先生有10年胃炎史,半年前胃痛变得没规律——以前饭后疼、吃药就好,现在空腹、半夜都疼,胃药失效,还没胃口、1个月瘦6斤。
直到拉黑便才就医,万幸是未转移。
![]()
临床数据显示,70%胃癌早期患者误认成普通胃病,等出现剧痛、呕血时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骤降。
其 实胃里刚长肿瘤时,身体会发4个信号,只是少有人在意,尤其是30-50岁的家庭支柱,因为他们压力很大,忙于生计!
一、胃里藏肿瘤,这4个“不对劲”别当老胃病
![]()
胃癌早期症状和胃病相似,但有本质区别,尤其这4点要警惕:
1. 胃痛:不规律+胃药无效
胃炎、胃溃疡的胃痛有规律:胃溃疡多是“饭后半小时疼”,十二指肠溃疡是“空腹疼”,吃抑酸药(如奥美拉唑)1-2小时就缓解。
但胃癌引发的胃痛“没规律”——可能早上、半夜突然疼,疼感不固定(隐痛、胀痛、针刺样),关键是**吃平时管用的胃药完全没用**。这是肿瘤刺激胃黏膜、侵犯神经的信号,不是普通炎症。
2. 食欲骤降+体重猛掉
普通没胃口多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太久;而胃癌早期,肿瘤会抑制食欲、消耗营养:患者会突然对爱吃的食物(如红烧肉)没兴趣,饭量减半,1-2个月瘦5斤以上,且非刻意节食、运动。临床60%早期患者有这一信号,别归为“压力大、没胃口”。
3. 黑便/呕血
反复出现别忽视 胃溃疡出血多是偶尔一次黑便,吃止血药能缓解;但胃癌出血的黑便像“柏油”,黑色发亮、粘马桶,会反复出现,还可能伴呕咖啡色液体(非鲜红)、头晕乏力(贫血)。这是肿瘤表面血管持续破裂导致的,别只当“胃出血”随便用药。
4. 吞咽困难
从吃硬堵到吃软堵 若肿瘤长在胃入口(贲门),早期会吞咽不适:吃馒头、米饭时“胸口堵”,需多咽几次;慢慢发展到**吃面条、粥也费劲**,甚至喝水有堵塞感。这和食管炎的“灼痛”不同,是肿瘤压迫食管入口的信号,且会逐渐加重。
二、3个误区耽误早期筛查,很多人在犯
![]()
不少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多因陷入这些认知误区:
1. “我年轻,不会得胃癌”
近年30-40岁胃癌患者占比达15%,比10年前翻一倍。年轻人熬夜吃外卖、喝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再忽视症状,更易拖到晚期。28岁的小王长期吃泡面,胃痛硬扛,确诊时已转移肝脏。
2. “胃不疼,就没事”
20%早期胃癌患者无胃痛,只表现为“没胃口、黑便、乏力”。曾有患者因莫名乏力、大便发黑就医,查出早期胃癌时已贫血,此前因“不疼”从未在意。
3. “做胃镜难受,先吃药试试”
很多人怕胃镜,用胃药“试错”。但胃癌疼痛可能被止痛药暂时掩盖,却无法根治,反而延误病情。无痛胃镜技术成熟,睡一觉就能完成,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别因害怕拖延。
三、出现这些情况,立刻查胃镜
![]()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尤其伴上述4个信号时,别等:
1. 有胃癌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患病);
2. 感染幽门螺杆菌且未治疗;
3.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病史;
4. 不规律胃痛、黑便、体重骤降,持续2周以上;
5. 年龄超40岁,从未做过胃镜(建议常规体检)。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90%,几乎可治愈;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10%。很多人不是没机会,而是把“早期信号”当“小毛病”,一拖再拖。
胃不会无缘无故“闹脾气”,若最近总觉得胃不对劲,别硬扛、别乱吃药——及时检查,才能把胃癌扼杀在早期。
互动话题:你或身边人有过“长期胃不舒服”的情况吗?最后查出是什么原因?评论区聊聊,给更多人提个醒!
备注:文中科普基于临床胃癌早期症状统计数据,案例为典型情况归纳,文章原创,侵权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