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时候最怕收到考试成绩单,现在长大了,最怕收到有异常的体检报告单。
尤其是一打开体检报告,看到很多个↑↓的小箭头上上下下,报告中还有不少体检异常的提示,看得人难免心慌慌。

图源 深圳卫健委
但其实,体检异常并不等于就是生病了,在“体检异常”和真正的“生病吃药”之间,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缓解的空间。
为了让大家拿到体检报告时,不再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头雾水,我们邀请到了在医学研究深耕30年的美国巴斯帝尔大学医学博士陈俊旭,来为大家比较关心的体检问题,做对应的解读、建议。
![]()
【美】陈俊旭
美国巴斯帝尔大学(Bastyr University)自然医学博士,营养医学领域开创者,美国维尔康天然诊所院长。30年深耕医学研究,精通中西医和自然医学,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全情投入撰写健康系列丛书,并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地巡回演讲,致力于传播科学医学知识,旨在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著有《过敏,原来可以根治》《发炎,并不是坏事》《体检做完,然后呢》《低糖生酮:科学减重与慢病逆转》《更新线粒体,根治慢性病》等系列图书,畅销超百万册。
相信看完之后,你会对自己的体检报告和健康情况有新的理解。
体检显示尿酸高,一定会患痛风?
在体检后,很多朋友会格外关注自己的尿酸情况,并且会以体检报告中尿酸值的高低,来判断是否会患高尿酸血症、痛风。
尽管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但陈俊旭在《体检做完,然后呢》一书中则澄清过:尿酸高不一定会痛风,而尿酸正常也不代表痛风不会找上你。
而痛风会不会发作,关键不在于血中尿酸的高低,是在于尿酸是否会结晶。而尿酸结晶的关键,就看身体组织液的酸碱值。
这个组织液的酸碱值是什么呢?展开来说就是,我们人体里的液体可分为血液、细胞内液,还有一个就是组织液。
事实上,组织液在体内可以说是一个“三不管地带”,因为人体大多数的运作都必须在弱碱性的环境下进行,为了维持血液和细胞内的酸碱值,身体会将其酸性代谢物抛出,而这些酸性代谢物,就会偷偷跑到组织液里去。
比如当血液中的尿酸被送到关节腔,使得关节腔的组织液偏酸,尿酸便很容易结晶沉淀。
与之相反,如果组织液偏弱碱性,则对尿酸的耐受度也会提高。这是很简单的酸碱中和概念,酸遇到碱就会中和或溶解,酸遇到酸则会过饱和而沉淀。
换句话说,身体的酸碱值决定了对尿酸的耐受度,只要身体对尿酸的耐受度高,除非已超过负荷,否则即使有尿酸也不一定会痛风;如果身体对尿酸的耐受度低,就算只有一点点,也会因结晶而导致痛风。
所以,当我们在一次体检中,尿酸值的高低,常常是一个临时性的生化指标范围。如果只是一次检查发现尿酸高,但之后复查结果正常,就不用过多担心和焦虑。
![]()
只有肥胖的人,才会有脂肪肝?
在体检后,脂肪肝也是非常多朋友关心的问题,甚至有的朋友明明看起来不胖,但一样被检查出了脂肪肝,这是什么原因?
对于这个疑问,陈俊旭指出,日常饮食中,除了高油饮食和蛋白质摄取不足等不平衡饮食结构导致的脂肪肝以外,摄取过多淀粉和酒精也会引起脂肪肝。
现代化的饮食,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患有脂肪肝,就是因为我们摄入了过多的碳水,加上日常作息的压力,还有运动不足。
脂肪肝,并不是肥胖人士的专属疾病。
![]()
图源书籍《体检昨晚,然后呢》,作者陈俊旭
而除了饮食因素以外,还有一点朋友们不知道的“冷知识”,做错了往往还会加重脂肪肝,那就是——剧烈运动。
有的朋友查出脂肪肝后只记住了「运动能改善脂肪肝」,却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适度。
陈俊旭提到自己曾经也有中度脂肪肝,他认为当我们在剧烈的运动,尤其是长时间的过度训练,身体处于饥饿和血糖不稳定的时候,身体会耗损很多的能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葡萄糖或者是氧气来供应线粒体燃烧,身体会产生危机感,会尽量的把脂肪酸储存在肝脏里面,防止我们身体这台“机器”停摆,这是一个补偿反应。
所以,如果身体长期处于这样超负荷运动状态,也可能加重脂肪肝。
血糖高高低低,很难控制调节?
中国糖尿病患者在日渐增多,除了肝脏健康,现代人还很关注血糖指标。
据调查,中国成年人大概有11% 有糖尿病,如果把糖尿病前期胰岛素阻抗也算进来的话,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有血糖太高的困扰。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个并发症很严重的一个疾病,最常见的包括洗肾、失明、截肢、失智。
这些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想看到的并发症、后遗症,但是偏偏现在越来越多人有这样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要及早的避免、及早的预防高血糖、糖尿病。
但血糖经常高高低低,怎么从日常生活中去调节稳定血糖?
陈俊旭则建议大家都尝试一下「食物四分法」——即将每一餐的食物按蔬菜、水果、蛋白质、淀粉四等分,油脂则隐藏在肉类或菜饭中。
对正常人来说,只要每餐严格遵守食物四分法,血糖就会稳定。
![]()
图源书籍《体检昨晚,然后呢》,作者陈俊旭
但如果糖化血红蛋白>6.5,就必须采用“加强版食物四分法”,每餐将淀粉摄取量降至1/8、至于多出的1/8,则可用蔬菜、蛋白质及好油来补足。
「食物四分法」浅显易懂,对于普通人的日常饮食也十分利于操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淀粉类不是来自较有营养价值的糙米、胚芽米或五谷米,而是白米的话,比重必须再少一点。
另外,蛋白质来源为鱼、肉、豆、蛋,最好能一半来自动物性食品,一半来自植物性食品。则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都必须要有,这样才能更利于血糖的平稳。
结语
如今,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体检报告单背后的数字而忧心忡忡。
但很多时候,体检报告上的数字是需要朋友们做进一步的检查参考,不能太盲目焦虑而以偏概全。因此,面对医学检查的结果,大家应该保持冷静!积极与医生沟通,以便作出最合理的健康管理决策。
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理智全面地看待体检异常指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轻松实现身心健康。
还有更多体检指标背后的秘密,例如高胆固醇、高血压、肾功能异常以及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大家都可以去阅读陈俊旭博士的书籍《体检做完,然后呢》完整内容,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满满!
-健康触点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二次转载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图片来源:公共图库、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