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功能
1. 防落梁:通过机械约束防止梁体从桥墩脱落 。
2. 缓冲耗能:通过阻尼器、塑性变形等机制吸收地震能量,降低冲击力30%-50% 。
![]()
3. 位移限制:预设阈值触发后限制梁体位移(如±340mm),避免超限变形 。
二、技术原理
1. 动态响应:正常使用时松弛,地震时拉紧启动,实现“柔性缓冲+刚性限位”组合 。
2. 多级设防:通过碟簧弹性耗能、钢筒塑性变形、刚性限位三重机制协同工作 。
3. 能量耗散:采用金属屈服(如软钢吸能环)、摩擦界面、液压阻尼等方式耗散能量 。
![]()
三、结构与材料
1. 高强度链条:HRB500级高强钢、镍铬钼合金钢(40CrNiMoA)等,抗拉强度≥800MPa 。
2. 缓冲元件:硫化橡胶弹力层、剪切橡胶块、叠层橡胶+加劲钢板模块 。
3. 锚固系统:8.8级螺栓、热镀锌+石墨烯涂层防腐,盐雾寿命延长40% 。
四、性能参数
1. 位移控制:纵向±150mm、横向±50mm(标准版),适配大跨桥梁±340mm位移需求 。
2. 低温韧性:-40℃环境下冲击功≥60J/cm²,高寒地区适用性强 。
3. 抗疲劳性:复合纤维增强链(碳纤维+钢芯)自重降低30%,抗疲劳性能提升50% 。
五、应用场景
1. 高烈度震区:≥8度设防区域桥梁加固,如西南山区、沿海盐碱环境 。
2. 特殊桥梁:高铁桥梁、斜交桥、大跨悬索桥,需适应多向位移及扭转需求 。
3. 既有桥梁改造:免预埋设计缩短工期,适合旧桥抗震加固 。
六、维护特性
1. 模块化设计:震后可单链节更换,维护成本降低40% 。
2. 可监测性:可选配位移传感器,实时预警超限位移 。
3. 长寿命:与支座协同工作寿命≥15年,防腐体系保障长期可靠性 。
七、行业术语对照
- 英文表述:Anti-unseating Buffer Chain、Seismic Restraint Cable
- 相关标准:《铁路悬索桥设计规范》(2025版)、GB/T 20981-2007(链条疲劳试验方法)
- 专利技术:多级设防金属缓冲链(CN222834708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