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朝鲜买猪肉,有钱都不好使?
在我们国家平时买猪肉,进超市挑好付钱就行,可在朝鲜,想买块猪肉得先找一样东西——肉票。
没有这张票,就算揣着现金,国营商店也不会卖给你,而且不同人群的肉票额度还不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当地菜市场里,肥肉柜台总排着长队,大家抢着买,可另一边的排骨却没几个人问。
![]()
按理说排骨炖汤、红烧都好吃,为啥朝鲜人宁愿选肥肉也不买排骨?
买猪肉先找“票”
在我们国家,去超市或菜市场买猪肉,挑好、称重、付钱,一套流程下来挺简单。
![]()
但在朝鲜,想买到猪肉,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肉票”,这玩意儿是刚需,没它你就算揣着现金,国营商店也不会卖给你。
朝鲜的肉票不是随便发的,还分了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对应的人群和能买的猪肉量都不一样。
信息来源:我眼中的朝鲜(下)——朝鲜人民原来也这么会玩
![]()
红色的肉票是给干部群体的,每个月凭着这张票能买2斤猪肉,绿色的肉票是给军人的,能买的量跟红色票差不多,也是一个月2斤左右。
普通老百姓拿的是白色肉票,每个月最多只能买1斤,而且还得看商店的库存,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买就能买,有时候去晚了库存没了,当月的额度可能就用不上了。
而且,城里人和农村人拿肉票的难度也不一样,城市居民好歹有固定的地方领肉票,就说平壤吧,那边的普通家庭。
![]()
一个月下来能攒个3斤左右的肉票额度,虽然不算多,但至少有个准头,可农村地区就不一样了,基本没有肉票发。
农村的村民要是想吃肉,只能拿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下的鸡蛋这些农产品,去跟城里有肉票的人换,一次最多也就换个半斤猪肉,想多换点都难,比城里人买肉难多了。
![]()
之前有游客在朝鲜逛国营商店,就看到过这么个事情,有个年轻人想买猪肉,钱都掏出来了,结果忘了带肉票。
他跟商店工作人员商量,说愿意多加点钱,可工作人员还是没卖给他。
从这儿就能看出来,肉票在当地比现金还“金贵”,因为只有有了票,你才有买猪肉的资格,没票再有钱也白搭。
![]()
菜市场里肥肉最抢手
去过朝鲜菜市场的人,大概率会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卖肥肉的柜台前总排着长队,大家都等着买肥肉,可卖瘦肉的摊位前就冷清多了,没几个人驻足。
其实这不是说朝鲜人就特别爱吃肥肉,而是跟当地的饮食需求和生活条件有关系,是现实里的无奈选择。
先说说饮食上的需求,朝鲜人平时吃的饭,大多是泡菜、炒青菜这些比较清淡的食物,吃不到多少油脂。
![]()
时间长了,身体就缺油,而肥肉正好能补上这部分缺口,尤其是到了冬天,朝鲜气温低,天儿冷,身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寒冷,这时候肥肉就成了补充能量的好东西。
联合国粮农署之前发布过数据,朝鲜人人均一年吃的肉也就14公斤,还不到韩国人的零头。
信息来源:朝鲜正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粮食短缺,影响全国40%人口
![]()
在肉类供应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多热量的肥肉,自然就成了大家优先选择的对象。
再从实用性来讲,肥肉的用法比瘦肉灵活多了,朝鲜很多普通家庭都没有冰箱,买了新鲜的猪肉,放不了多久就会坏。
可要是把肥肉炼成猪油,情况就不一样了,猪油能保存一周以上。平时炒菜的时候,挖一勺猪油放进去,普通的青菜炒出来都能香不少。
![]()
而且,炼完猪油剩下的油渣,撒点盐拌一拌,装在玻璃瓶里,还能当咸菜吃。
吃饭的时候抓一把油渣,既能下饭,又能补充油脂。对普通家庭来说,肥肉能“一物两用”,太实在了。
有个去朝鲜旅游的朋友,还在当地人家中做过客。
![]()
他说当时看到那家人用肥肉熬了油,然后用猪油煮土豆、萝卜,煮好的汤上面飘着一层油花。一家人就用这种汤泡米饭吃,吃得特别香,说这是全家都爱吃的“美味”。
从这儿也能看出来,肥肉在朝鲜家庭的餐桌上,有多重要。
![]()
排骨在市场没人要
跟肥肉的“抢手”比起来,朝鲜市场里的排骨就惨多了,经常没人问津。
在平壤的国营菜市场里,卖排骨的摊位前,总能看到铁筐里的排骨堆得满满的,有时候十几分钟过去,都没人走到摊位前问一句,更别说挑着买了。
就算有路人从排骨摊前经过,大多也只是扫一眼,然后就匆匆走了,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仔细看。
信息来源:中国外官镜头里的朝鲜:平壤建设新貌
![]()
还有游客观察到,有一家菜市场的排骨摊位,第一天没卖出去的排骨,第二天重新摆出来,还是没人买。
每天收摊的时候,摊主都得把剩下的排骨重新装起来,等着第二天再接着卖,可往往还是卖不出去。
其实,朝鲜人不买排骨,不是因为挑食,觉得排骨不好吃,而是有好几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让大家对排骨提不起兴趣。
![]()
网友分享经历
关于朝鲜人偏爱肥肉、不喜欢买排骨的原因,不少去过朝鲜的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观察。
从这些普通人的视角里,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有网友说:“我之前在平壤的菜市场逛,跟一位卖菜的阿姨聊了聊。阿姨说,不是不想吃排骨,是觉得买排骨不划算。
![]()
同样的钱和肉票,买肥肉的话,能炼出一大罐猪油,平时炒菜、拌饭都能用,能吃一个星期,可要是买排骨,骨头占了一半,能吃的肉没多少。
而且排骨还得煮老半天才能煮烂,太费时间了。”他说的这话,也得到了其他网友的认同。
一些网友补充道:“朝鲜家庭做饭,大多就是简单炖一炖、煮一煮,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调料去焖煮排骨。
![]()
而且排骨没多少油水,吃起来不过瘾,不如买肥肉来得实在,既能补油,又能吃好久。”
还有网友提到了“获取渠道”的问题,在朝鲜,只有涉外饭店里才有排骨卖,一份排骨要20美元,这价格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而且涉外饭店也不是随便就能进去的。
虽然市场里也有排骨卖,但大家更愿意把有限的肉票用在‘性价比高’的肥肉上,毕竟肉票太珍贵了,每个月就那么点额度,可不能浪费在不实用的东西上。”
![]()
从生活需求的角度说:“当地很多人家里都没有冰箱,排骨买回去之后,当天要是吃不完,很容易就坏了,扔了又可惜。
但肥肉不一样,炼成猪油能保存很久,不用担心变质,对没有冷藏条件的家庭来说,这也是选择肥肉而不选排骨的重要原因。”
![]()
这些网友分享的都是自己在朝鲜的真实观察,从这些话里能看出来,朝鲜人在选择买肥肉还是买排骨的时候,不是凭着单纯的口味偏好,更多的是考虑生活成本、实用需求。
是经过理性考量后的选择,毕竟在物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把每一份资源用在刀刃上,让日子过得更实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