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见过世面的老外来了中国,随手拍的日常,凭什么圈粉全世界?

0
分享至

«——【引言】——»

在全球社交媒体上,最近一股奇怪的风刮得很猛,一群外国游客来了趟中国,把夜市摊、地铁站、路边早餐铺、甚至小区广场上的大爷大妈全都拍进短视频里。

画面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却收获了几百万点赞。

对我们来说习以为常的生活,他们拍得像发现了宝一样。

到底是我国有多特别,还是他们的世界太单调?

为什么这种随手一拍的日常,能火到全球?



世界在悄悄改变方向

几年之前,外国游客来中国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人对这个东方国家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电视新闻或者旅行杂志的零碎描述里。

有人被告知这里很危险,有人被灌输“中国还很落后”,也有人在政治新闻里听到“中国很强大,很神秘”。

这些说法互相矛盾,却在各类媒体的反复播放中成了某种“默认认知”。

等到全球社交媒体热度起来,尤其是TikTok、Instagram上出现“China Travel”这个话题标签,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视频博主们手持相机,从北京的胡同到成都的夜街,从南方的小吃摊到东北的早市,不间断地上传影像。

与此同时,我国的签证政策开始变得更友好:一些国家可以享受240小时过境免签,部分国家有了15天免签,再加上入境流程的简化,来华门槛低了不少。

这就像推开了一扇门,本来犹豫的人开始行动。

起初是探路的旅行玩家,拍新鲜、拍好玩,但没想到他们的镜头,撑爆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第一次”

翻看那些火爆的短视频,你会发现主题并不复杂。

有的是录像里一条灯火通明的夜市街,有的是在便利店里用支付宝结账的过程,有的是在高铁车厢里感叹安静与准点。

这些场景对我们来说习以为常,可对于来自纽约、伦敦、巴黎或者悉尼的人,却有一种全新的冲击力。

比如在英国,街区晚上九点过后基本冷清,很多地方治安一般,在美国不少人夜晚出门需要小心提防陌生人的接近。



而他们在我国看到的,是十一点的街道依然热闹,家家灯亮,商铺还在营业,孩子们在广场玩耍,老人一群唱歌跳舞,绑着相机的游客在人群中毫无顾虑地拍照。

那种安全感和市井活力,让身在视频另一端的观众觉得不可思议。

再看交通,我国的高铁密度和速度,不少外国游客表示,“在我国家连火车站这样的秩序都很难见到”。

他们眼中的“中国日常”,掺杂着震惊与羡慕。

视频博主可能只是拍下自己从南京到上海列车上吃着盒饭的片段,却被世界网友疯狂转发,因为背后透露的是一种生活效率和城市节奏。



平凡生活里的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流有时候不需要大场面,一个细节就够让人开眼界。

移动支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不少发达国家,刷卡还需要签字确认、等待系统响应,而在我国,街边水果摊、地铁站小卖部,扫一扫几秒就完成交易。

这种“秒付”的体验,让外来者惊呼“太方便”并直接在视频里演示,立刻吸引海量点赞。

美食也是流量来源。

看一个法国游客在长沙夜市边走边买各种串,一边吃一边用手比赞,再看德国来客在西安品尝羊肉泡馍时露出的惊喜表情。

文化差异在食物上最直接地呈现出来,他们对味道的赞叹,甚至不需要翻译就能被全球观众理解。

这种文化冲击不仅让外国游客兴奋,也让在视频另一端的我们觉得有趣。

平日里不起眼的早点摊、路边烤串、社区花坛,被放在镜头里变成了别样的风景。

我们日常的便利,他们眼里的奇迹,这种反差本身,就是故事的核心。

镜头成了文化的“回音壁”

很多中国观众开始发现,自己习惯的生活,被外面的目光重新定义。

有网友看到外国博主拍的东北早市,突然意识到平时不太在意的叫卖声、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其实很有生活气息。

有的短视频中提到我国的节庆,比如春节庙会、元宵花灯,观众也会在评论里感叹,这原来就是我们文化的底色。

这是一种反向观察:别人看我们,我们也借机看回自己。

通过外国游客的镜头,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城市的整洁、公共设施的完善、交通网络的密集,和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手艺。

这种过程让人重新确认文化的价值,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自豪感。

与此同时,这些视频提示着一个现实:现代化和传统在中国是并存的。

一边是APP下单外卖,一边是街边手工烧饼,一边是地铁口的智能闸机,一边是邻里之间的口头问候。

两者交织成的生活,对外人来说是新奇,对我们来说是独特。

文化自信与包容的底气

老外视频走红的背后,藏着我国社会的底层变化。

各种国际报告都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安全指数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女性夜间独自行走的比例居高,高速铁路覆盖范围超过4万公里,世界第一,数字支付普及率在一些城市接近百分之百。

这些硬指标加上生活的细节,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怕别人记录。

曾经,我们第一次走进欧美城市会惊讶于他们的商场设施、交通系统,而如今,外国人来到我国打卡同样的东西,甚至觉得更现代、更便利。

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国人的自信,因为不必刻意证明,我们的日常就是最好证明。

更难得的是,这份自信没有变成排斥。

游客拍下我们生活的样子,我们不仅包容,还乐于分享。

在文化交流中,安全开放的社会环境,培育了这种心态。

无论你是拍华灯初上的江城,还是刚出炉的街边馒头,都会有人笑着看,不会有人喊“禁止”。

全球流量的背后

社交媒体算法的核心,是抓住能引发情绪的内容。

老外眼里的中国日常,恰好满足了全世界用户的好奇心、反差感和情感共鸣。

视频里既没有复杂的背景说明,也不需要专业解说,任何人点开都能看懂,并在评论区表达惊讶、羡慕甚至质疑。

这种易于跨文化传播的素材,很容易在全球形成链式扩散,一个游客的夜市视频,在菲律宾被转发到本地群聊,马来西亚的朋友看到又去搜索“中国夜市”,再遇到另一个博主的苏州园林拍摄,用户点击量就这样滚雪球一样增长。

另一方面,这些视频的火爆,还会带来现实效应:更多人计划来亲自看看,以检验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影像是不是真实的。

这种好奇驱动和信息验证需求,正在把我国旅行变成社交媒体的热门标签和线下的旅游热潮。

让世界用镜头记住真实的你

如今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综合实力,支撑着一种不设防的交流。

它不需要别人来刻意包装,“真实可见”就足够让人着迷。

从高铁站的秩序,到早市的烟火气,从夜市的热闹,到小城的安宁,这些细节为我国形象加上了鲜活的注脚。

外国游客在街头瞎拍一通的现象,表面看是个人的兴趣、短视频的运作,深层看则是一种跨文化连接。

它帮世界另一端的人打开一个窗口,也帮我们自己确认生活的价值。

在这种互相观照中,我国的日常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而我们则在旁边微笑着想,原来我们的普通,已经足够好,足够值得记住。

参考资料:新华网——火爆“中国行”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
中国政府网——最新!72/144小时过境免签名单(中英双语)
中国网——外国游客视频缘何走红中国?背后还有深层原因
新浪财经——超3万人次外籍旅客享受过境免签便利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拉什福德:我承诺改进,因为我对自己全场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

拉什福德:我承诺改进,因为我对自己全场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

懂球帝
2025-11-03 04:49:45
死者家属曝光石缝裸尸案可怕细节!凶手将人杀害后,还假扮热心人

死者家属曝光石缝裸尸案可怕细节!凶手将人杀害后,还假扮热心人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06:16:59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大二女生怀孕爸爸呼不可能,女孩:游泳怀上的!医生的解释很明白

菁妈育儿
2025-10-26 12:35:13
7项第一+3项第二!火箭蜕变太快还补PG吗?阿门奥科吉均有大贡献

7项第一+3项第二!火箭蜕变太快还补PG吗?阿门奥科吉均有大贡献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3 06:19:12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水泥土的搞笑
2025-11-02 07:58:58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一针见血: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

忠于法纪
2025-10-27 08:53:35
看到释永信的结局,才明白“寺内杀生”的素全法师含金量有多高

看到释永信的结局,才明白“寺内杀生”的素全法师含金量有多高

松林侃世界
2025-11-02 15:57:31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亚哥谈古论今
2025-10-14 18:45:05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优趣纪史记
2025-10-26 12:24:12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报君知史
2025-10-20 11:19:06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元哥说历史
2025-11-02 21:00:03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三农老历
2025-11-02 10:59:38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白天陪玩晚上陪睡?明码标价8000一次!高端伴游沦为色情交易温床

阿纂看事
2025-08-29 15:46:57
俄军再向红军城增兵1.1万人,每天伤亡数百人,包围乌军是假消息

俄军再向红军城增兵1.1万人,每天伤亡数百人,包围乌军是假消息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08:41:44
字母哥谈最后一球被威少拉拽:我不想发表评论,我不想被罚款

字母哥谈最后一球被威少拉拽:我不想发表评论,我不想被罚款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0
谁是陈志背后的保护伞?四层外壳揭秘之后,真相水落石出

谁是陈志背后的保护伞?四层外壳揭秘之后,真相水落石出

吃瓜局
2025-10-23 15:46:45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2 12:28:22
直到红毯上郭宇欣秒了王小亿,才知打扮在气质面前不值一提

直到红毯上郭宇欣秒了王小亿,才知打扮在气质面前不值一提

仙味少女心
2025-11-02 14:37:13
存款大逃亡!2.4万亿从银行“搬家”,钱到底去哪了?

存款大逃亡!2.4万亿从银行“搬家”,钱到底去哪了?

搬砖营Z
2025-11-03 00:13:55
休赛期最赚签约?3年1亿,场均27+6+5,比唐斯硬,尼克斯不该放弃

休赛期最赚签约?3年1亿,场均27+6+5,比唐斯硬,尼克斯不该放弃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2 10:37:02
2025-11-03 09:47:00
以茶带书 incentive-icons
以茶带书
一群坚持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的小伙伴,愿为中国崛起尽一份心力
2317文章数 4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头条要闻

洪秀柱建议郑丽文:既然未来目标是统一 应有长期规划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冷军书法震撼人心,个性与自由的完美结合!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八人联机带妹搜撤《大宝贝回收公司》11月6日发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