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七大原因。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700万痴呆症病例,每年新增约1000万例,相当于每3秒就有1人患病。
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近年来,Aβ靶向治疗取得的里程碑进展,尤其是抗Aβ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和获批,但这些新疗法存在副作用和各种挑战。
苯甲酸钠,是肉桂的代谢物,也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特性,并且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尿素循环障碍,并且安全性良好。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口服苯甲酸钠可改善轻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
近日,中国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odium benzoate treatment decreased amyloid beta peptides and improve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临床研究论文。
这项临床研究证实,每天口服750毫克或1000毫克的苯甲酸钠,可显著降低轻度AD患者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并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选择。
![]()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期临床试验进行了二次分析,共纳入149名轻度AD患者,每天接受500、750、1000毫克苯甲酸钠或安慰剂,治疗24周,分析了其治疗轻度AD患者的潜力。
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每天口服750毫克或1000毫克的苯甲酸钠,显著降低了AD患者血浆中的Aβ1-40和总Aβ水平。
此外,在基线Aβ1-42水平越高的患者中,每天口服750毫克或1000毫克的苯甲酸钠,还显著改善了认知功能。然而,安慰剂组中Aβ1-42水平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无关。
![]()
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变化(图:论文截图)
研究指出,苯甲酸钠不仅逆转了痴呆症状,还改善了认知功能,鉴于其便捷的口服给药方式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潜力成为一种新的轻度AD疗法,其在AD的长期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尽管如此,研究团队强调,由于本研究治疗持续时间为24周,尚不清楚苯甲酸钠的长期效果,未来仍需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以及其人群的普适性。
综上,结果表明,苯甲酸钠有望成为轻度AD的新疗法,不仅能降低患者β淀粉样蛋白水平,还能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5-03492-3
声明:本文仅做学术解读,不构成任何建议。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研究设计|课题申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
生信分析|选题指导|写作指导|评审指导
选刊投稿指导|研究项目指导|定制化培训
定制化研究设计|真实世界研究(RWS)实施
联系医诺维
医诺维,一站式科研平台,科研合作请点击公众号菜单“科研合作”。
转载、进群、宣传研究成果、新闻稿、课题组招聘、企业宣传推广等,请扫码添加小编,切记注明来意。
(请注明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