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伙儿聊个事,这年头“富二代”这词儿,听着都快没啥新鲜感了。但咱们今天要聊的这对父子,绝对是把“坑爹”和“败家”玩出了新高度,直接把百亿家产干回了原形。主角,蒋泉龙、蒋鑫父子,曾经的“稀土大王”和“稀土太子”。
说起他们,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几年前那张刷爆全网的41万天价账单。但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这爷俩的故事又添了不少新料,而且一笔比一笔生猛。
![]()
最新的一个消息,听着跟电影似的。就在今年6月,伦敦街头,交警拦下一辆骚紫色的兰博基尼Aventador,为啥?没买保险。车窗摇下来,驾驶座上坐的正是咱们的“稀土太子”蒋鑫。
这事儿不大,但车牌号一上网,全球的追债公司跟闻着味儿的猫一样全扑上来了。社交媒体上当时就炸了,底下评论一水儿的:“哥们儿,你这车钱,是哪个债主的?”
这只是开胃小菜。他爹蒋泉龙那边,更是焦头烂额。你现在去查,裁判文书网上的限制消费令还明晃晃挂着呢,执行标的总额早就不是新闻里说的八九个亿了。我托朋友打听了一下,跟法院执行局沾边的人说,算上那些没判但已经起诉的,零零总总加起来,奔着50亿去了。这里面,光是白纸黑字写着“澳门”、“新加坡”赌桌上欠的,就占了一大半。
![]()
以前,这些境外赌债在国内想追回来,挺费劲,得绕好几个圈子。但风向早就变了。最高法前两年就明确了,这种玩意儿,属于“违背公序良俗”,咱们的法院不支持。这对蒋泉龙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那些拿着英文合同的海外赌场,想在中国法庭上把钱要回去,门儿基本上被焊死了。可问题是,人家在海外有的是办法,全球追,冻结资产,让你寸步难行。
所以你看,故事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富豪变老赖”了,而是全球追债版的《猫和老鼠》。
![]()
聊回这对父子,很多人想不通,钱怎么就没的?那得从根上说。
他爹蒋泉龙,绝对是个狠角色。1984年,那会儿大家还在琢磨怎么当上“万元户”,人家揣着3000块钱就敢从国企辞职,一头扎进江苏宜兴的耐火材料厂里。没多久,他就嗅到了一个更大的风口——稀土。
那是什么年代?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稀土还没被当成“工业黄金”,管理也松,好多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蒋泉龙不一样,他脑子活,路子野。愣是靠着低成本和资源优势,把稀土卖到了日本、欧洲,跟卖土豆白菜一个价,但利润是几何级的。短短几年,他的身家就从3000块,滚雪球一样滚到了上百亿。最风光的时候,他名下的“中国稀土控股”在港交所上市,他本人也以11.4亿美元的身家,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钱来得太快,人就容易飘。这话搁蒋泉龙身上,再合适不过。
商场上杀伐果断,到了赌场上,他把这种“豪赌”心态发挥到了极致。圈子里传得最神乎其神的一件事,是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贵宾厅。据说,他一晚上,眼都不眨就输掉了1.3个亿。输光了手里的现金,不收手,当场给赌场签了张1.29亿港元的借据,扭头又杀回了牌桌。结果呢?当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这种事,一次是意外,次次都是,那就是性格里的命门了。一个企业家,风控意识竟然还不如一个菜市场大妈。大妈还知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呢,他倒好,把整个身家当成了赌桌上的筹码。
爹是这样,儿子能好到哪儿去?
![]()
蒋鑫,这位“稀土太子爷”,完美继承了他爹的“壕”,甚至青出于蓝。那张著名的41万账单,现在回头看,简直就是个笑话。当时大家都在惊叹,一顿饭吃掉普通人一套房的首付。什么8人花掉41万,什么自带50万的酒水,什么天价大黄鱼。
结果呢?后续更精彩。市场监管局后来一查,那条号称“野生大黄鱼”的鱼,根本就是福建养殖塘里的。餐厅因为虚假宣传,被罚了128万。你看这事闹的,花钱炫富,结果炫了个寂寞,还成了打假先锋,你说讽刺不讽刺?
这顿饭,彻底把蒋家推到了风口浪尖。当时他家的公司已经因为稀土行业政策收紧、经营不善,开始走下坡路了。2011年,国家开始整合稀土资源,严控出口配额。蒋泉龙的“野蛮生长”模式玩不转了,公司收入骤减,债务越堆越高。
这种节骨眼上,儿子不想着怎么帮家里分忧,反而用一顿饭,把他爹“最后的体面”给撕了个粉碎。这把火,直接点燃了银行和债权人的神经:你们都这样花钱了,是不是说明欠我们的钱不打算还了?
![]()
于是,抽贷、挤兑、诉讼,一拥而上。多米诺骨牌就这么倒了。
到了今天,这个曾经的百亿稀土帝国,还剩下什么?
宜兴的老生产基地,早就资不抵债,9.3个亿卖给了厦门钨业。上千号工人遣散回家,生产线上落的灰,据说用手一抹能写字。更绝的是,当年挖矿留下的环境烂摊子,江西赣州那边开出了一张2.4亿的生态修复账单,到现在还没人认领。这笔账,像个烙印,刻在了中国稀土发展的历史反面教材上。
![]()
有人说,他们是不是早就金蝉脱壳了?确实有这个说法。企查查上,这父子俩的名字,在很多核心公司的股东名单里已经“消失”了。股权被层层穿透,最后指向了一些注册在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的壳公司。香港那边,蒋鑫名下一套价值4.8亿港元的浅水湾豪宅,去年就想通过“抵债”的方式转手,被香港高院直接给摁下了,列为“待审查资产”。说白了,就是:“想跑?先等债主们分完再说。”
这种操作,在懂行的人看来,就是典型的资产转移。但现在,天网恢恢,没那么容易了。工信部修订的《稀土管理条例》里,专门加了一条,叫“企业家信用连带责任”。啥意思?就是老板你个人在外面欠了一屁股烂账,你的公司也别想独善其身。这等于把“防火墙”给拆了。
我们再看看人家正经做事的企业。同样在赣州,国企赣州稀土集团,这两年搞了个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一块矿石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清清楚楚。结果呢?利润翻了两倍。矿工都说:“以前挖矿靠运气,现在靠扫码。”
你看,一个时代结束了。那个靠着胆子大、信息差就能一夜暴富的草莽时代,彻底翻篇了。蒋泉龙父子的故事,就像是那个时代的最后一声回响,响亮,但充满了悲凉。
从3000块起家,到百亿身家,再到负债累累的“老赖”,这条抛物线画得真是又高又陡。有人替蒋泉龙算过一笔账,就算他欠的只是已执行的43.6亿,让他从北宋开始赚钱,不吃不喝到现在,也未必能攒够。
数字是冰冷的,但它最能衡量一件事:财富来得有多快,守不住,去得就有多猛。
故事讲到这儿,其实没什么惊天逆袭,也没什么未解之谜。就是一个靠时代红利发家的赌徒,在时代的规则变得清晰、严格之后,被无情地洗刷出局。他以为钱能生钱,筹码能赢回一切,但现实告诉他,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那条深不见底的沟,横在“暴富”和“守富”之间,沟里,全是他们这样的人的倒影。水面晃动的时候,你才发现,脚下早就不是坚实的土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