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信兄弟,轻信嫂子,结果到头来却被害得一无所有……”
6月28日凌晨,浙江天台,53岁的电工许某,在家中自缢身亡,身旁只留下一封绝望的遗书。
![]()
事发后,当地人怎么都想不到,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电路工人,竟会因哥嫂背上400万债务。
更诡异的是,那笔200万的贷款明明已经打进了银行,却凭空消失了。
许某究竟是如何背上债务?消失的200万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惊天骗局?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过桥贷款
许某是个老实巴交的电工,1997年接父亲的班进了电力公司。
离婚后,他就独自带着儿子过日子,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算安稳。
而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亲情,太相信那个已经跟哥哥离婚的嫂子。
![]()
是的,许某的哥嫂前几年已经离婚了,按理说既然分开了,就该各过各的。
可两人不知道是还有感情,还是生意上仍存在瓜葛,一直都没断干净。
不仅如此,前嫂子徐某群做生意需要钱周转,哥哥不方便出面时,哥哥还请求许某为她担保。
![]()
听着那一句句“都是一家人”,许某心一软,就答应了。
他先后给前嫂子在泰隆银行担保了两笔贷款,一笔50万,一笔150万。
虽然这笔贷款徐某群一直在还,许某也没出什么事。
![]()
但他心里不踏实,毕竟200万不是小数目,万一徐某群还不上,自己就得背这个债。
因此,他多次跟哥哥提,说不想再当担保人了,压力太大。
但每次哥哥都说没事,嫂子生意做得好,不会出问题的。
![]()
直到2025年3月,麻烦来了——那笔150万的贷款要到期了。
按银行规定,徐某群必须先把本金全部还清,才能续贷。
可徐某群拿不出这么多钱,这时,银行的客户经理金某意,就给她出了个主意。
![]()
金某意说,可以先找别人借150万,把银行的钱还上。
然后再去银行重新借贷,等银行把钱放出来后,马上就还给别人。
这种临时借钱叫过桥贷款,一般就用一天,但利息特别高。
![]()
徐某群觉得可行,许某却有些担忧,直到金某意说了一句话,打动了他。
金某意说,等这次办完,徐某群和她妹妹徐某霞可以互相担保。
这么一来,许某就能彻底摆脱担保人的身份,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
背债自杀
许某同意后,3月26日,通过金某意介绍,他和徐某群找到了专门放高利贷的潘某。
双方谈好借150万,用一天,利息22500元。
但签合同时出问题了。许某突然发现,合同上写的不是他做担保人,而是共同借款人。
![]()
他和徐某群一起借钱?许某觉得不太对劲。
但徐某群和金某意都催他,说银行都安排好了,签了这次就再也不用担保了。
于是,许某最终还是签了。他想,都是亲戚,总不会害自己。
![]()
殊不知,这一签,就签下了自己的死亡判决书。
第二天,徐某群拿着150万去银行,路上金某意突然打电话说钱不够,要200万。
他说徐某群的妹妹徐某霞,在银行也有贷款要处理,得一起办。
![]()
徐某群没办法,只能又找潘某借了50万,一天的利息也随之涨到了3万。
到银行后,金某意让徐某群先把200万,转到妹妹徐某霞的账户。
他说银行系统需要“过一下账”,这样能同时处理姐妹俩的贷款。
![]()
徐某群信了,把200万全部转到了妹妹账上,结果钱一进去就没了影。
本以为是要走流程,谁知许某和徐某群等了整整一个星期,都没结果。
这时,他们才知道,他们被金某意骗了。
![]()
因为徐某群的妹妹欠了银行250万贷款,所以徐某群的钱刚打进去,就被银行直接划走了。
可问题是,徐某霞的贷款根本没到期,而且她本人在台湾养病,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金某意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是怎么知道徐某霞的银行卡号的?
![]()
这些疑问尚未解决,许某却是彻底完了。
因为收不回钱,潘某将许某、徐某群、徐某霞全告上了法庭。
作为共同借款人,徐某群借的那200万高利贷,许某得还147万。
![]()
而银行那边,因为续贷没办成,许某原来担保的150万,还得继续担保。
可贷款4月1日就到期了,银行不停地催债。
徐某群还不上,他们就找了许某,要求他为贷款承担265万责任。
![]()
短短两天,许某直接背上400多万债务,天都塌了。
他不停给徐某群打电话,求她想办法。刚开始徐某群还接,说会处理,后来干脆不接了。
![]()
许某又去找哥哥,哥哥虽然满口答应说所有债务他来还,可一个普通人哪来400万。
许某彻底绝望了,在收到法院的催债文件两天后,他选择了自杀。
![]()
后续处理
讽刺的是,许某死后,原本强硬的潘某突然改变了态度。
可能是心虚,也可能是害怕承担责任,他主动找了徐某霞,要谈和解。
说只要徐某霞还68万,他就不再追究许某和徐某群的责任,对徐某群也不申请强制执行。
![]()
对徐某群姐妹来说,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对许某来说,一切都太迟了。
好在,他的遗书被曝光到了网上,目前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9月9日,相关部门出具了调查意见书。
![]()
意见书承认银行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提前扣划徐某霞的贷款没有征求客户同意。
同时,续贷的条件和流程没有跟客户说清楚,客户信息保护也存在漏洞。
![]()
但对于最关键的问题,金某意是否涉嫌欺诈,勾结高利贷坑害客户?
调查意见却说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这个结果让徐某群很不满意。
她决定向更高级别的监管部门申诉,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
而许某的家人,则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他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许某留下的巨额债务。
虽然潘某说不追究了,但银行那边的债务依然存在。
![]()
这个悲剧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要给人做担保,哪怕是亲兄弟姐妹。
因为担保责任是连带的,如果主债务人还不上钱,债权人可以直接找担保人要全部的钱。
并且担保人还了钱之后,再去找主债务人要钱往往很困难,很多担保人最后都是血本无归。
![]()
而在许某的事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
徐某群想的是怎么续贷,金某意想的可能是业绩或者回扣,潘某想的是高额利息。
只有许某什么都没想,他只是想帮忙,想解脱。结果他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
![]()
结语
一个老实本分工作了近30年的电工,就因为心软给亲戚做了担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他的死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帮助亲友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借钱给他们应急,可以帮他们想办法,但唯独不要在担保合同上签字。因为在金钱面前,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愿逝者安息,也希望类似的悲剧别再发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