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下午,《中德关系年度报告2024—2025》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德关系现状与前景展开深入研讨。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为新形势下德国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提供前瞻性分析。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系统介绍了年度报告的定位与价值,并希望将该报告打造成为持续追踪中德关系发展的权威智库产品。
 ![]()
在专题研讨环节,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剖析了德国在军事安全、经济利益和政治精英层面对美国的结构性依赖。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认为,尽管德国经济面临挑战且对美依赖加深,但中德经贸关系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互补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于宏源强调,关键矿产领域的竞争规则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安全考量正优先于市场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田德文分析认为,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正处在价值观与经济利益之间的艰难平衡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金玲分析称,德国安全政策正向“正常国家”深刻转型,其推动的欧洲防务自主将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从政治学理论出发,解析了德国主流政党通过“防火墙”机制应对极右翼挑战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杨解朴系统阐述了中德关系在“竞争合作”框架下被重塑的四大趋势。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黄颖将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特征概括为在中美之间的“战略模糊”。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通过汉堡市的发展规划,展示了中德地方层面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务实合作潜力。对外经贸大学德国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史世伟梳理了中德科技合作在“去风险”背景下的新态势。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周逸江总结了德国通过非正式机制参与全球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次研讨会为《中德关系年度报告2025—2026》的编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将为理解和把握中德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