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华阳国志》专设场馆,不仅是对一部典籍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礼赞。”9月28日,在华阳国志馆开馆仪式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教授的一番话,道出了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深远意义。
![]()
华阳国志馆开馆
作为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李后强对《华阳国志》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这部由东晋常璩编撰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不仅系统记述了古代巴蜀等地的历史地理,更开创了地方志编纂的先河,堪称“方志之祖”。
李后强高度评价了新馆的展陈设计。他认为,展馆从空间布局到展陈语言,既尊重历史原貌,又融入现代科技,通过文献展示、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让千年典籍“活”了起来,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结合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李后强对华阳国志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他提出,要设立常璩与方志文化研究中心,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创设“常璩方志奖”,每年评选优秀方志成果;以“方志鼻祖·蜀史巨擘”为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开设文化讲座、研学课程等,让方志文化成为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要建设‘智慧方志馆’,让千年文献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李后强特别强调数字化的重要性。他建议通过建设数据库、开发线上展览、运用VR、AR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在文创方面,他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设想——不仅要开发文创产品,还要撰写剧本、拍摄影视作品,让常璩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崇州是常璩的故乡,被称为‘蜀中之蜀’。”李后强指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街子古镇、都江堰、青城山等周边景区的联动,将华阳国志馆打造成四川乃至中国的文旅新地标。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来源:封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