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堪称人体最精密的“承重轴承”,一旦损坏,其修复过程是对医疗技术水平的集中考验。目前,威海高区利民医院骨创伤微创诊疗中心凭借其在运动损伤修复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为各种复杂病情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现精准微创修复。
![]()
专家在为患者手术。
一个切口四面兼顾 复杂骨折“一站式”解决
患者张先生在外地一大城市不慎扭伤脚踝,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崴脚,却因无法承重、剧痛难忍,被确诊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即踝关节内踝、外踝、后踝及胫腓骨连接结构同时受损,属踝部骨折中复杂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类型。
面对这一复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当地接受外固定支架临时处理后,毅然选择返回家乡,来到威海高区利民医院骨创伤微创诊疗中心接受手术治疗。
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归程,更是一份基于口碑与信任的托付。患者的选择正是看重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在复杂关节骨折治疗方面的技术积淀。
“踝关节如同一个精密轴承,一旦遭受高强度旋转暴力,多个‘部件’同时错位,必须实现精准复位,否则未来极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和长期行走功能障碍。”威海高区利民医院骨创伤微创诊疗中心主任王海涛说。
通过影像学检查,王海涛快速判断每一处骨折块的形态、位置和旋转角度,特别是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和关节面塌陷情况,精准“导航”制定手术“路线图”。
手术中,王海涛并未采用传统多切口术式,而是凭借精湛技术,巧妙地在患者脚踝外侧开设一个约10厘米的切口,通过这一通道,在直视下巧妙地同时处理了外踝、后踝、下胫腓联合以及闭合复位内踝的四处损伤。
整台手术犹如完成一场精细的“榫卯修复”,确保了踝关节这一承重关节重建其力学功能,也充分展现了外科医生对踝关节周围解剖结构的深刻理解和娴熟的手术技巧。
“这种单切口技术优势明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软组织与血运,降低神经损伤风险,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更好的生物学环境。”王海涛说。
康复治疗+健康管理 赋予关节“第二次生命”
常言道“手术成功,康复一半”。对于踝关节骨折而言,这句话尤为贴切。“骨头长好≠功能恢复”,是王海涛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手术只是搭建了骨骼愈合的静态框架,而系统化康复才是决定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
多年来,威海高区利民医院推行“手术—康复一体化”的全程管理,为患者量身定制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即在保护下开展踝泵运动,促进消肿、预防血栓;随着愈合进展,逐步引入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练习及平衡反应重建;后期则通过提踵、单脚站等训练强化肌力与稳定性。
“康复不是‘躺平等愈合’,而是主动参与功能重建的过程。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让骨头长好,更要让关节功能最大程度恢复,避免僵硬和肌肉萎缩。”王海涛说。
团队还通过定期随访、营养指导、运动建议等方式,为患者提供长期健康管理,确保手术台上的精密修复,真正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稳健步履。
在系统治疗与康复护航下,众多踝关节骨折患者最终成功站到运动场上,重拾优质生活。
从精准的术前规划、精巧的手术实施,到科学系统的术后康复,威海高区利民医院骨创伤微创诊疗中心正以一体化诊疗模式,助力更多踝关节损伤患者实现从急诊室到运动场的跨越,重拾“足”够稳健的精彩人生。
记者 冷信信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