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本月25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3家美国实体,拉入“黑名单”,成为出口管制管控对象。并且,是随公告发出后即可实施,没有给美国留任何的回旋余地。尤其关键的是,这次被中国盯上“猛锤”的3家美国实体,几乎可以说直指美国军事工业的软肋,如果力度足够,甚至可以直接断了特朗普的工业复兴美梦。
我们先来说这3个美国企业的具体情况。首先最显眼的,是被制裁的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军舰制造厂,垄断了核动力航母与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业务,美国海军现役11艘尼米兹级航母、最新福特级航母以及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均出自其造船厂,其年产量占美国军用船舶总产量的60%以上,是维持美国海基核威慑与全球海洋霸权的核心支柱。
![]()
被制裁的第二家美企,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则是专注于军事工程与后勤保障的军工企业,长期为美国国防部提供海外军事基地建设、武器系统维护等技术服务,其业务覆盖亚太多个敏感地区的军事设施运维。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和岛内“台独分子”的一些关联,涉及美国对台军售。
第三家,叫全球维度公司,这家企业信息非常少,看着好像没什么具体业务,但却疑似涉及军用电子元器件或精密制造领域,为大型装备生产提供核心配套,包括对外采购。这次盯上这一家企业,估计这里面也可能涉及一些从中国秘密采购零部件、原材料等,搭建美国军工产业的供应链。
![]()
但从业务信息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次中国出手制裁,其核心打击点,全是美国军事重工业的供应链完整性。亨廷顿・英格尔斯的造船业务对特种钢材、高精度焊接材料等两用物项需求巨大,而中国在高端特种钢、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占据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其生产的航母用耐磨钢、核潜艇耐压壳材料等关键产品长期通过第三方渠道进入美国军工体系。
禁令实施后,该公司现有订单的生产周期将至少延长18个月,而其为美国海军建造的2艘福特级航母、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正处于关键建造阶段,供应链断裂可能导致项目延期,直接影响美国海军的装备更新计划。
![]()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冲击已传导至特朗普工业复兴计划的核心,钢铁产业。特朗普政府通过将进口钢铁关税提升至50%、推动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等手段,力图将本土粗钢产量翻倍,而亨廷顿・英格尔斯每年消耗的特种钢材占美国钢铁企业军工订单的35%,其生产停滞将直接导致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从当前的80%回落至65%以下,使关税保护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有一说一,特朗普的工业复兴美梦,本就建立在脆弱的保护主义逻辑之上。其“关税加征-产业回流-国内繁荣”的政策框架,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特征,尤其依赖军事工业对本土制造业的拉动效应。特朗普政府曾通过《大而美法案》提供税收减免与研发补贴,要求日本制铁等外资企业将钢材产能优先供应美国军工领域,计划3-5年内实现军用钢材 100%国产化。
![]()
但很明显,中方制裁精准切断了美国想象里的“原材料-军工订单-产能释放”传导链条。伴随着亨廷顿・英格尔斯的订单延迟,势必导致整个美国钢铁企业的新增产能无法消化,日本制铁百亿收购案中的产能扩张承诺,也注定落空。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这次制裁带来的冲击,会比特朗普那种大水漫灌式的贸易制裁,更具杀伤力,它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本质,即便通过政策强制回流产能,缺乏关键材料与配套技术的支撑,所谓的“工业复兴”终将沦为空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