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写《水浒新传——武大和杨金莲那点事》,咱就聊三国。《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很多故事是虚构的,正史还是要看《三国志》。
《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桥段,《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三国志》中有很多事,《三国演义》中也没有体现。比如《曹冲称象》的故事,《三国志》是有记载的。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六七岁的曹冲展现出了异乎常人的智慧,身为父亲的曹操别提有多高兴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当他收下这头大象的时候,他已经中了孙权之计,为赤壁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公元196年,曹操奉迎汉献帝归许昌,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幕。199年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这句话可以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相媲美。把“使君”带上,其实是礼貌用语,毕竟“使君”就在对面,曹操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天下英雄只有我一个。
![]()
曹操那时候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势不可挡。200年开始,曹操先后擒吕布、灭袁绍、定河北、征辽东,统一北方,然后便旌麾南指,饮马长江,汉朝的伟大复兴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时候,孙权突然进贡了一头大象。大象在当时是一种很珍贵的动物,被认为是祥瑞之兽,不仅可作为身份的象征,更可以用作军事。
汉武帝时期,就建立了一支象兵。经过驯化的战象,打起仗来简直是古代的坦克,破城门、毁营垒,无可抵挡,而且刀枪不入,破坏力惊人。
战象看起来笨拙,但冲锋起来速度可达30公里。战马虽然更快一些,但是见到战象马就会害怕,如果对冲就相当于卡车碾压轿车。
万一卡车㨃(duǐ)城门上,城门一下就给㨃(duǐ)开了。而且战象身上可以多人骑乘,团队作战。小矮人,甚至可以坐七个。
![]()
曹操见到了孙权献来的大象很是欢喜,但他很快发现了问题,他不会指挥大象。大象毕竟是野兽,具有一定兽性,普通人根本无法驾驭,它只听驯养员的。
还是孙权善解人意,直接把驯养小组七人一并送来了。这些驯养员骑在大象头上指挥起大象来,让它往东就往东,让它往西就往西,让它吃屎它不敢喝尿,让它鞠躬它不敢作揖。
一套操作下来,把曹操乐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他问领头的驯象员:你们驯这头大象几年了?答曰:“携4年合4年,共8年。”携,就是带未成年小象,合就是人象磨合。
其实他们这是在吹牛的。正常的驯象,那都要十几年的学习和磨合,但是孙权等不及,于是太医院的院士王忱献计,直接抢别人的象,然后找人接手,4年即可。
但是中间换驯养人的象会掉价,毕竟你时间没花够,无论平时使用,还是上了战场,都有可能会出问题,关键时候掉链子,搞不好会跟的卢马一样妨主。
孙权本来顾虑重重,但王忱(chén)对他说:“主公不用担心,反正这像是送给曹操的,你又不是自己用,妨了正好。你只要对他说这是4+4速成的即可。”
说是4+4,其实是0+4。懂驯象的都知道这里头有大问题,但曹操毕竟是外行,笑纳了孙权大象和七人组。然而曹操不知道,这七个驯象人其实是带着使命来的。
这像的年限毕竟不够,不怎么听话,但这七个人从西夷学来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药物控制;第二个办法,食物控制。
先说药物控制:他们从米粒坚果铺和西门药业买来了一些香料和草药,这些东西加女泉水用特殊的皿煮后往外滋油,像吃了后非常听话,不然就断药。
再说食物控制:服侍曹操的时候,这头象必须服服帖帖、毕恭毕敬、唯令是从。军事训练的时候,主打一个凶悍无比、用尽全力。大象不听也不行啊,驯象员万一不给吃的咋办。
如果表现好了,离开了丞相府和教军场,这七人就放飞了大象,什么都给大象吃,包括人血馒头。还到大街上接受大家的投喂,哪人多往哪去。
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都很善良质朴慷慨,有口吃的就不会亏待大象,更不曾亏待这七个人,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在沙场扫虏荡寇,建功立业。
208年春,东北的扶余人发生叛乱,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杀人无数,数座边城被屠戮殆尽,妇孺皆不能免。朝廷发出了檄文之后,民间群情激昂、议论纷纷。
有个叫薛封的商人听说之后也很激动,表示如能顺利荡平贼寇、安抚边民,他愿意捐50000贯(5000万文)。结果被路过的驯象员们听到了,驯象员竟然破防了,说这家伙破坏和平、鼓吹战争。
大家都很疑惑,难道荡平贼寇算是破坏和平、鼓吹战争,那霍去病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怎么说?那东汉大将军窦宪犁庭扫穴、勒石燕然怎么说?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怎么说?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怎么说?不对不对,三国时期还没有李贺和岳飞,这段掐了别播。
薛封因为情绪激动,导致街道拥堵,发生了人员聚集,安全起见城管把他驾到了一边冷静冷静。
七位小矮人立刻兴奋了起来,嘲笑薛封“蚍蜉撼树”,全然忘了自己还没没武大高,蹦起来也够不到杨金莲的嘴。骑在大象上,就把自己当成了巨人,大概这就是小人得志。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踏平东南,一统华夏。这么重要的行动,自然要带着这头大象和七人组。孙权和周瑜严阵以待,准备破曹。
古代的战争,用火攻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办法,周瑜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但有个问题,如果有一艘船着火,其他船就会四散奔逃、迅速躲开,这个问题让周瑜头疼不已。
![]()
![]()
后来他利用蒋干,让蒋干替曹操寻到了凤雏庞统,让庞统献了连环计。但曹操身边高手如云,比如程昱、贾诩、荀攸等,都看出毛病来了,曹操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有点犹豫。
![]()
正在曹操举棋不定的时候,驯象员接到了孙权的指令,让他们找机会暗示曹操,单船不结实不牢固,必须捆在一起。几个驯象员聚在一起,想起了一条妙计。
因为上次曹冲称象的时候他们就在场指挥大象,当时并不顺利。毕竟这头大象太重了,有十来吨重,小船根本称不了,于是换了当时最大的船。
由于大象是个整体,一只脚踩上去时,大船另一头就翘起来了,水可篓子往里灌。后来不得不派了上百个人,到另一头压住船,这才勉强让大象走上去。
可大象每走一步,船就剧烈摇晃,如果走偏一点,就可能侧翻。好不容易走到中间,新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大象的重量集中在四只脚,底舱木板竟然裂了缝,水迅速渗了进来。
所以驯象员找机会对曹操说: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只要我们的大象一出动,必然摧枯拉朽一般踏破江东。曹操说:骄兵必败,咱们话可不能说这么满。
驯象员说:末将有妙计破敌,愿立军令状。曹操好奇了,问道:试言之。驯象员说:可令工匠为大象定做一巨型抛石机,大象只要用力一拉,千斤巨石可从数百步之外如流星一样击中吴寨。
![]()
曹操一听来了兴趣,他是懂军事的人。比如工程利器抛石机,虽然威力很大,但是需要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拉绳子翘杠杆,就这也只是能扔上城墙。
这个巨无霸力大无比,可以试一试。于是他让工匠为大象量身打造了一款巨型抛石机,在陆地上一试果然抛得又远又重,千斤重大石块一下子就能砸烂一艘船。
曹操大喜,赶紧把抛石机拉到了最大的战船上,结果大象根本发挥不出来,因为大象只要一动,大船就摇摇晃晃的,一跺脚船就要裂缝。
这时候驯象员说话了,要不咱们把船绑在一起试试?曹操反问:要是吴军用火攻怎么办?驯象员说:现在是冬天,冬季风都是朝南刮的,只有夏季风是朝北刮的。如果周瑜敢放火,那烧的是他自己。
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又想到了庞统的建议,觉得捆在一起利远远大于弊。于是下令把战船用大铁环捆在了一起,然后用大象试了一把,这回果然没问题。
接下来的情节大家是知道的,黄盖诈降,然后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借东风纯属扯淡,原因很简单,火箭军真不外借。历史事实就是大冬天气候反常,刮起了夏季风。
![]()
周瑜发现了反常的季风之后,立刻让黄盖出发,到曹营之后用火攻,结果大破曹操。这时候,那七个驯象员看到自己人来了,喜出外望,准备指挥大象与吴军并肩作战。
然而问题来了,这七个驯象员是半路出家,前几年的知识没学透,他们不知道大象是怕火的。黄盖的火箭射过来的时候,大象就惊了,横冲直撞,他们被踩死了,有的被甩到了江底,有的被吴军捅死。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追求大一统永远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解放战争的遗留问题,根子在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几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任何阻挠统一的企图,都是螳臂当车;任何阻挠统一的言行,都会受到历史的审判。
管你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乱吹就是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