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位于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三至周五10:00-12:00,13:00-16:00。周六周日、节假日10:00-12:00,13:00-18:00。每周一、二闭馆。市民可乘坐地铁4号线或2号线至东南角站参观,也可由东南角站E出入口进入参观。
![]()
![]()
地铁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赢”
2017年,在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天津古城墙基遗址与地铁施工范围的重叠。文物部门表示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应实施原址原状保护和有效展示利用。面对地铁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双重难题,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与文物部门通力协作,历经多次方案优化与技术攻坚,最终创新提出车站与遗址共存“地铁+博物馆”的解决方案。通过空间布局的精准规划,既保障了4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功能,也为文物发掘与保护提供了必要条件。
![]()
故城墙是天津建卫620余年来的实物见证,其标高、土层结构均承载着从明代防御工事到清代防洪改造的历史信息。遗址周边还发现了1906年天津开通的全国首条有轨电车轨枕遗迹,形成“古代城墙—近代电车—现代地铁”的立体时空叠印,一旦移动,其历史层积的真实性将不复存在。与其他城市采用的迁移复建方式不同,天津此次选择了更具挑战的“原址原位原物”保护路径。
![]()
为守护这份珍贵的历史层积,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面对富水软土地层、列车震动干扰、作业空间狭小等难题,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五步施工法”:先用钢板为城墙“穿铠甲”做垂直保护,再以顶管法搭建混凝土“临时脚”,随后用特制板“托举”城墙,开挖后安装44组弹簧支座,可将列车震动削减至安全阈值的十分之一,最后切断临时连接,让城墙平稳“坐落”于永久结构之上,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在运营地铁车站内对地下文物进行原址原位保护。
![]()
对天津这座城市而言,展厅不仅填补了天津卫城墙实物展示的空白,“地铁+博物馆”模式实现了交通与文化功能的有机融合,更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模式——让文物走出博物馆的玻璃柜,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将带着六百年的城市记忆,陪伴着每一位乘客,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
记者 | 肖荻
编 辑 | 顾颖
综合 | 天津地铁集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