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脉动传承医道,数字浪潮智健未来。2025年9月19日,“心健未来基金”项目启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线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蒋学俊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线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道泉教授(线上)作为项目评审专家出席会议,苏州工业园区心馨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王熠经理进行项目介绍,众多学者围绕ASCVD患者血脂管理创新实践展开深入研讨,明确了基金项目目标与实施路径,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数字化管理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
会议伊始,霍勇教授进行开场致辞。霍勇教授表示,“心健未来基金”项目旨在推动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基金虽以“未来”为名,但相关实践已落地于当下临床场景。未来“心健未来基金”将重点资助数字化、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管理项目,助力医疗模式转型。希望与会专家持续关注基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期待“心健未来基金”为临床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心健未来基金:AI赋能血脂管理新实践
![]()
王熠经理对“心健未来基金”项目进行介绍时提到,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超重/肥胖是ASCVD疾病负担的主要代谢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占比最高,然而,我国ASCVD患者血脂管理仍有很多亟待优化的问题。当AI的浪潮席卷医疗健康领域,其与心血管疾病、血脂管理的融合已成为重要趋势。“心健未来基金”项目旨在通过开展征集ASCVD患者血脂全程管理创新实践项目方案,优化ASCVD血脂管理模式,加强ASCVD全程管理,推动创新实践方案落地与应用,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项目I期拟征集30个方案,评选出8项优秀方案,进行答辩并予以基金支持,在II期则会对I期的8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并确定3项最终资助方案。期待通过这一阶梯式培育模式,孵化出更多AI赋能血脂管理的标杆案例,推动ASCVD血脂管理迈向更加科学、系统和智能化的新阶段,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结局贡献力量。
聚焦执行与评审关键,擘画“心健未来基金”实施路径
![]()
![]()
![]()
![]()
![]()
![]()
![]()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心健未来基金”项目的执行流程和评审标准展开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需进一步明确成果产出形式(如数字化管理工具、验证性研究报告等)和可量化考核指标(如患者血脂达标率、管理效率提升等),并建议强化对申请人既往工作基础与实施可行性的审查。此外,专家强调应结合短期目标(如一年期项目聚焦管理流程优化与阶段性数据积累)与长期效益(如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建立分阶段、动态支持的资助机制,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参考和标准化流程制定,提升评审的科学性与实操性,确保基金投入切实推动ASCVD血脂管理的数字化创新与临床转化。
共印初心,点亮未来
“心健未来基金”项目正式启航
![]()
随后,在启动仪式环节,与会专家纷纷登台,把手放于启动按钮上,共同点亮象征智慧与创新的光柱,标志着 “心健未来基金”项目正式启航。这一仪式不仅是基金正式落地的标志性时刻,更凝聚着专家们对心血管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共识。展望未来,项目将以专家们凝聚的智慧为罗盘,循着“数字化赋能血脂管理”的清晰路径,孵化出可落地的临床方案,培育出有潜力的青年人才,最终为提升ASCVD患者预后、推动心血管医疗模式升级注入持续动力,让“心健未来”从愿景照进临床实践。
会议最后,霍勇教授进行总结发言。霍勇教授对线上线下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议进行衷心感谢,并呼吁与会同道持续支持“心健未来基金”的建设与发展。霍勇教授强调,接下来需进一步明确项目目标与资助要求,制定清晰的评审标准,细化评审方案,优化评审流程,注重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鼓励基层医院参与,避免资源过度集中。霍勇教授期望,未来各方同道能够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心血管健康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