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该限制高消费令与一起执行标的为1.86亿元的案件相关,执行法院为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针对此事,万达知情人士回应称,此次限高是由于“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且双方此前一直在协商解决,可能是“执行层面的信息不对称”所致。
债务压力下的资产出售加速
为缓解债务压力,万达近年来持续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根据公开信息统计,自2023年至今,万达已出售的万达广场数量超过30座。若计入2024年初零散出售的7座以及近期打包转让的48座,万达广场所有权变更总数已达到85座。资产出售节奏明显加快——2023年仅售出个别项目,而2024年至2025年通过多笔交易大规模处置资产。
万达系公司面临的债务压力从财务数据中可见一斑: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最新季报显示,其短期内需偿还的非流动负债超400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突破914亿元。
集团整体被执行金额累计超过142.9亿元,仅2025年9月就新增5条股权冻结记录,涉及资金达145.33亿元。
此外,王健林名下企业存续比例不足四成,进一步反映其资产收缩态势。
战略调整与行业反思
万达的资产出售并非孤立事件:
轻资产转型:通过保留管理权、出让所有权,万达在降低负债的同时维持运营收入,符合其轻资产战略方向。
资本协作:太盟投资联合京东、腾讯等机构设立224.29亿元专项基金,收购48座万达广场,体现产业资本对商业地产价值的认可。
然而,此次限高事件暴露出房企在债务重组执行环节与司法系统间的协调漏洞。即便双方已达成协商,信息更新滞后仍可能引发“技术性违约”,加剧市场误判。
尽管万达通过资产出售暂缓流动性危机,但其债务结构优化仍需时间。随着行业深度调整,房企需在“保交楼”与“降负债”间寻求平衡,而加强债务管理的精细化操作、提升信息透明度,将成为化解风险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