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这个巴尔干小国,苏联和中国前后几十年,修工厂,建公路,送技术,派专家,手把手教,可现在人均收入不到六千美元,一半人每天花销才十几块人民币,年轻人成群结队偷渡去欧洲,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修不起来。
![]()
六十年前苏联帮阿尔巴尼亚建国的时候,当地人日子还过得去,斯大林在位那会儿,每年给这笔钱,上亿美元,建水电站,建化工厂,还派了军事顾问来,可斯大林一死,赫鲁晓夫上台,马上就把援助全撤了,人也全叫走,留下阿尔巴尼亚一个人在冷战中间,左右不是。
![]()
这时候中国接过了接力棒,六十年代起,中国不仅送粮食、给钱,还帮着画工厂图纸,教技术工人干活,到了七十年代,一笔贷款就砸了十亿人民币,在阿尔巴尼亚建起巴尔干最大的水泥厂,可没过多久,中美关系一缓和,中国也突然停了援助。
![]()
奇怪的是,这些援助项目没让阿尔巴尼亚真正发展起来,苏联建的化肥厂如今只剩废墟,中国建的纺织厂设备早就锈得不能用了,农民还是靠老式犁头种地,制造业占经济总量还不到百分之七,更讽刺的是,靠外援过日子的阿尔巴尼亚,现在外债超过五十亿美元,每年光利息就得花掉全国GDP的百分之三。
![]()
苏联专家一走,机器零件坏了没人会修,中国教的技术,年轻人学了也不愿动脑子改,欧洲别的国家都在搞自贸区,阿尔巴尼亚的港口吊车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政府换得比换鞋还勤,新上台的总想推翻前头的,结果啥正经事都没落下。
有意思的是,阿尔巴尼亚人平均读书的时间比希腊人还多,可年轻人宁可赌上性命偷渡,也不愿意自己开个店,有人就说,他们给了你鱼竿,却没告诉你怎么用,现在这地方最值钱的,反而是中国留下的老厂房,因为欧洲的建筑队都抢着买苏联时候造的钢筋,当旧材料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