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江西省安义县长埠乡,一位叫龚声汉的老农正准备建新房。就在挖地基大约一米深的时候,他的锄头碰到了硬物。
扒开泥土一看,是一个用16块青砖整齐垒成的小方洞,洞里面塞着木炭,中间放着一个已经腐烂殆尽的木盒子。
木盒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副铜光闪闪的象棋,旁边还有一枚“崇宁通寶”铜钱和一张字纸,可惜那纸一碰就碎了。
![]()
图源网络
这副象棋一共32枚,每一枚都铸着清晰的楷书阳文,有将、士、象、车、马、炮、卒,大多已经褪色,但还能隐约看出红白两色各占一半。
棋子背面装饰着阴底阳纹的图案,每枚大约重60克,直径3.8厘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龚声汉虽然不太懂文物,但也觉得这东西不一般,就小心地收了起来。
正巧那时县里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听说后马上赶来看。带队的胡奕实一看就激动了,这是完整的宋代铜质象棋啊,在江西还是头一次发现。
![]()
他们诚恳地希望老龚能捐给国家,可龚声汉一口回绝!还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已经2000块钱卖给外地人,把专家们暂时给支走了。
其实龚声汉根本没卖,他只是舍不得。消息却不胫而走,没多久文物贩子就找上了门。
价钱从3000开到5000,最后竟喊到了1万元。80年代初的1万元,那真是了不得的数目,足以让一家人生活彻底改变。
龚声汉内心非常挣扎,卖了吧,能立刻改善生活。不卖吧,又总觉得这东西来路不一般。
![]()
馆藏原始资料(不清晰)
胡奕实一听到文物贩子们的蠢蠢欲动,心里那叫一个急。又赶紧来到龚声汉家里,晓之以理地讲述这副象棋的文物价值非常高。
如果卖给私人,那么很可能会永远藏在某个人的柜子里,不见天日。但如果捐献放在博物馆里,那么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好吗?
后来连县里的领导张师炎也亲自来拜访,请求龚声汉主动捐献,并保证会给予他满意的奖励。
多次的“请捐”,专家和干部的诚意终于打动了龚声汉。他意识到,如果就这么随便卖了,此后将会心中难安,但交给国家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于是,他郑重的把整副象棋无偿捐了出来。
![]()
安义县博物馆
这副象棋一经鉴定,果然引起了轰动。根据那枚“崇宁通寶”和棋子的形制风格,专家判断它是北宋徽宗崇宁年间的东西,比之前发现的南宋木质象棋和零散的铜质象棋都要早。
它是当时全国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一副铜质象棋,堪称国宝。不出意外,立刻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成为安义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事当年被江西日报、中国新闻、新民晚报等十几家媒体争相报道。
为了表彰龚声汉的义举,省、市、县三级都给了他奖励。安义县政府还特别安排他到长埠乡工商行政管理所工作,说真的,这比单纯给一笔钱要周到得多。
![]()
宋代单枚“砲”字棋钱 嘉德2019拍卖:7130元
这套象棋为何如此珍贵?因为它生动地反映了近千年前宋代的象棋文化。早在战国时期,《楚辞》里就已有象棋一词,到宋代已基本发展成型。
历史记载,宋徽宗本人就是个象棋迷,皇宫里还设有“棋待诏”的官职,由象棋高手专门陪皇帝下棋。
这种铸有棋子的铜钱,在收藏界被称为“棋钱”,属于“花钱”的一种,起源于宋,流行于明清。它并不是流通货币,更像是古人用来欣赏、把玩或者作为棋子的物品。
现在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宋代棋钱,大多是后世零星收集或拼凑的,单个品相极美的能卖到上万元。而像这样一副32枚完整成套、出处明确、时代清晰的北宋铜质棋钱,几乎是孤品。
![]()
北宋单枚“将”棋钱 西泠2018拍卖:2.3万元
整套的在拍卖会上都非常少见,偶尔出现还会被老玩家看出端倪,看似“齐备”实则拼凑。能查到的高价记录,是2014年西泠拍出的一套宋代棋钱,曾上过杭州西湖博览会,拍出了13.8万,但详细资料没查到。
所以江西出土的这一套,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可想而知。放在博物馆里,也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