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宣布将保持中立,不会再寻求加入北约
2025年9月15日,奥地利政府突然宣布:永久中立地位不改变,不再讨论加入北约。这距离外长贝娅特·迈因尔·赖辛格7月公开讨论“可能加入北约”仅过去两个月,堪称“政策大跳水”。消息一出,国际政坛炸开了锅——北约东扩眼看要画上句号,俄罗斯立刻表态“欢迎奥地利的明智选择”,而美国则批评奥地利“背弃西方阵营”。
![]()
奥地利的中立地位是刻在宪法里的铁律。1955年苏联要求四国占领军撤离的前提,就是奥地利必须宣布永久中立。根据宪法第9条,奥地利禁止加入军事联盟、不允许外国驻军、不出口武器。冷战时期,这个策略让奥地利成了美苏博弈的缓冲区,维也纳更成了国际和平谈判的“风水宝地”。但2022年俄乌冲突后,奥地利国内开始动摇,右翼政党多次提议“抱北约大腿”。
奥地利态度突变有两大导火索:
- 能源被卡脖子:2022年俄乌冲突后,奥地利98%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结果被“断气”后经济差点崩盘。虽然现在改用挪威和美国天然气,但民众仍对卷入对抗心有余悸;
- 北约内部撕逼:法国德国为“援乌力度”吵架,美国逼着成员国军费涨到GDP的5%,但奥地利军费才1.3%。外长直言:“跟着北约混,不如自己搞防御。”
奥地利人为啥不买账?
- 怕当炮灰:奥地利是中立国,不接壤俄罗斯,加入北约反而可能被俄视为威胁;
- 反感美国:特朗普之前威胁“北约不交钱就撤军”,奥地利人担心成“冤大头”;
- 和平传统:二战时奥地利被德国吞并,战后全民反思战争,中立成了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芬兰瑞典2023年放弃百年中立加入北约后,麻烦接踵而至:
- 能源价格暴涨:俄气断供后,芬兰电价一度涨到每度1.5欧元;
- 边境冲突:俄芬边境军事演习频率翻倍,芬兰渔民被俄方警告“别越界”;
- 经济受损:俄罗斯暂停进口芬兰木材,导致芬兰林场主集体破产。
- 奥地利显然看到了这些前车之鉴。
保持中立对奥地利有三大好处:
- 赚军火钱:作为欧盟军备出口大国,奥地利能同时向俄乌双方卖防弹衣和无人机;
- 当和事佬:维也纳已举办多轮俄乌谈判,如果加入北约就彻底失去调解资格;
- 吃旅游红利:中立国身份吸引全球游客,2024年入境游客达3200万人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