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每日幸运签#
9 月 26 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期刊《科学》,1990 年在湖北郧县出土的那具百万年前头骨化石,身份终于被彻底厘清。它不是之前认为的直立人,而是属于和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龙人支系,还是这个支系的早期代表。这具被叫做 “郧县人 2 号” 的头骨,就此成了改写人类演化故事的关键证据。
![]()
这具头骨的研究其实拖了三十多年。1990 年发现时,它已经碎得很厉害,还严重变形,当时只能根据年代暂定为直立人。但它太特殊了,不只是有明确的年代测定,更是百万年前极为稀少的人类遗存,对搞清楚人类演化的脉络至关重要。
这些年古人类学发展很快,纳勒迪人、吕宋人这些新人属物种陆续被发现,人们才知道曾经有好多不同的人类物种和我们的祖先共存过。可这些新物种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和智人、尼安德特人又怎么联系,一直吵不出结果,尤其是龙人和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争论焦点。随着扫描和数字技术的成熟,重新研究这具头骨的条件终于具备了。
研究团队用高精度 CT 和结构光扫描,把化石里的裂隙、填充物和没变形的骨片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用数字技术虚拟拼接,还专门开发了新的统计方法验证可靠性,就算故意引入误差模拟上万次,结果也没变化。
拼好的头骨很特别,额骨低平、吻部突出,这点像更古老的人类;但颧骨扁平低矮、后脑颅更宽,还有超过 1100 毫升的脑容量,这些特征又和龙人以及大荔、金牛山等地的古人类化石对上了。就是这些细节,帮科学家确定了它的真实身份。
遗传学研究显示现代人基因组里 90% 以上的成分能追溯到非洲,大量古 DNA 证据也支持这个观点。但这次的发现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研究构建的新谱系显示,智人、龙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分化时间比之前想的早得多,而且龙人支系里包括了丹尼索瓦洞穴、哈尔滨江段等多个地点的化石,说明亚洲有自己独特的演化谱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曾提出 “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理论,认为各地古人类既有独立演化也有基因交流,现在看来这个说法得到了更多支持,东亚在人类演化里的角色比想象中重要得多。
事件公布后,有人说没想到三十多年前发现的化石藏着这么大秘密,百万年前就有这么多人类分支,感觉人类演化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还有人好奇龙人支系后来去哪了,为什么最终是智人延续下来。也有网友感慨,以前总觉得人类起源的故事已经定型了,现在才知道未知的还有太多。
倪喜军研究员说,郧县人澄清了 100 万年到 30 万年前的演化迷雾,提醒我们未知远比已知更多。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斯特林格教授认为,这说明百万年前人类就分化成了不同群体,演化的复杂程度远超此前认知。
![]()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高峰教授则对脑容量很惊叹,百万年前的人类能有超过 1100 毫升的脑容量,实在出人意料。不过倪喜军团队也对之前一些研究提出质疑,认为有些基于古蛋白和古 DNA 的结论方法有缺陷,比如用丹尼索瓦人序列做参考组装 DNA,相当于预先筛选材料拼凑结果,如果那些结论属实,丹尼索瓦人其实应该归入龙人,龙人才是正式的物种命名。
这次的发现不是要否定什么,而是让人类演化的图景更完整了。它告诉我们,人类的起源故事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分支、交汇与融合。或许未来随着更多化石出土,还有更多像龙人这样的 “新亲戚” 会被发现,而每一次发现,都是在帮我们更清楚地回答 “我们从哪里来” 这个终极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