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尚未结束,一切皆有可能,但天啊……在第45届莱德杯仅剩12场单人赛的情况下,欧洲队已以惊人的7分优势领先美国队,且似乎注定将成为13年来首支在客场夺冠的队伍——罗里·麦克罗伊称这一成就“将跻身高尔夫运动最伟大成就之列”。
![]()
美国队为何会陷入如此不可思议的困境?以下9个原因或可解释美国队为何在贝斯佩奇黑球场遭遇惨败。
1. 球场设置过于“友好”
平日里极具挑战性的贝斯佩奇黑球场,本周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美国队队长基根·布拉德利认为“降难度”的黑球场更有利于己方球员,于是加宽了球道、修剪了长草,让周末来此打球的普通球友不禁疑惑:“嘿,为啥不一直按这标准给我们设置球场啊?!”
![]()
周中暴雨让本就平坦的果岭变得缓慢且松软如棉花糖,这让球场“友好度”再升一级,而这完全不是布拉德利想要的——他原本希望果岭速度能与美巡赛上球员们习惯的水平一致。“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贝斯佩奇的果岭这么软,”他在周六傍晚表示,“就算以前下雨时来这儿打球,也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切杆后的球甚至会往回旋转。”
![]()
美国队队长历来偏爱长草不那么浓密的球场设置(至少在球道两侧区域是如此),核心思路是:己方球员(传统上比欧洲队球员击球更远)能凭借力量优势驾驭这种设置。换句话说,在“比谁抓鸟多”的较量中,美国人觉得自己胜算更大。但问题在于,如今欧洲队在击球距离上已迎头赶上。赛前数据预测,美国队平均每杆仅比欧洲队远0.4码,这一差距几乎可忽略不计。
此外,美国队的拉塞尔·亨利是两队中击球距离最短的球员,却两次参加了四人两球赛。“他打四人两球赛太吃亏了,”萨姆·托兰斯在天空体育的直播中直言。事实或许证明托兰斯是对的——亨利在该赛制中两战全负。
![]()
“如今想通过设置球场来偏袒某一方,难度相当大,”欧洲队队长卢克·唐纳德在周六傍晚坦言,“看看两队12名球员的各项数据,双方差距从来都不大。”
或许,鉴于美国球员近年在大满贯赛事中的出色表现,美国队该彻底转变思路:将主场赛事按大满贯标准设置——后移发球台、让长草疯长、把果岭速度调快,完全复刻奥克芒球场的风格。若如多数人所言,美国球员的“从发球台到果岭”综合能力更全面,那么难度更高的球场设置,理应比“友好型”设置更能为他们带来优势。
![]()
“我们会参考分析数据,看看己方球员在何种条件下能发挥最佳水平,再据此设置球场,”布拉德利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但并未具体说明数据究竟给出了怎样的结论。据美国GOLF杂志消息,负责欧洲队数据分析的副队长爱德华多·莫里纳利,在赛前就对黑球场的设置充满信心,认为这种“温和友好”的特性,即便不会让欧洲队比对手获益更多,至少也能实现双方平等受益。
2. 欧洲队(再一次)准备得极致充分
几周前,欧洲队就抵达贝斯佩奇黑球场,细致研究球场的每一处细节。他们在两天内打了27洞,明确了该激进进攻或谨慎应对的区域,以及如何判断果岭上细微的坡度变化。
![]()
唐纳德为队员们准备了一份球场战略指南,他表示指南中“包含了在这片球场举办的过往赛事中,一些关键的击球要求和被证明有效的策略”,并补充道:“我们发现贝斯佩奇的一项数据——在6英尺以内推击得分的重要性,比大多数球场都要高。”本周欧洲队在这一距离的推击表现堪称“致命”,而且在其他距离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布拉德利称他们的推击水平“足以载入史册”。
3. 美国队配对决策存疑
无论周日比赛结果如何,布拉德利坚持让哈里斯·英格利希与森川搭档,且本周两次采用这一组合,这一决策或将给他的队长生涯蒙上阴影。
据数据高尔夫的量化分析专家称,英格利希与森川的组合——即便你可能早已听过类似评价——在美方132种可能的配对组合中,是从数据上看最站不住脚的。
![]()
你可能会说“数据哪有那么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在周五的四人两球赛中,这对组合以大比分负于罗里·麦克罗伊与汤米·弗利特伍德后,布拉德利仍决定让他们在周六以相同赛制再度出战——而对手,恰好还是麦克罗伊与弗利特伍德。结果呢?他们又输了。两场比赛下来,麦克罗伊与弗利特伍德共抓下12个小鸟,而英格利希与森川仅抓下4个。
4. 不愿灵活调整策略
周五傍晚,当被问及为何周六仍让英格利希与森川搭档时,布拉德利的解释含糊其辞。“我们有既定计划,”他说,“他们今天赢了我们,但你要知道,我们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也相信这两位球员的能力。”他还补充道:“我们不会慌神犯那种错误,会坚持我们所了解和确定的方案。”
![]()
“慌神”与“灵活调整”是两码事。周五比赛结束时,欧洲队已领先3分,结果不容乐观,无论数据如何,布拉德利都应调整策略。对于状态不佳的球员(比如森川、亨利),队长本应缩短他们的出场时间,但布拉德利似乎对原有计划过于执着,即便前路是悬崖也不愿回头。
![]()
此外,布拉德利仅让本·格里芬参加了一场团体赛。若球队中有一批核心球员能扛起重任,这种安排尚可接受,但本周美国队显然并非如此。为了寻找比赛的“突破口”,布拉德利本应再给格里芬一次机会——毕竟他今年刚赢下两场美巡赛。“我希望他能生气,他就该生气,”布拉德利说,“换作是我,我肯定会生气。当年在格伦伊格尔斯,我整个周六都坐冷板凳,那是我职业生涯最低谷的时刻之一,当时菲尔(米克尔森)也和我一样。我希望格里芬明天能拿出实力证明我错了,准备好上场拿下那关键的一分。”
5. “基根之问”:若他亲自上场会怎样?
布拉德利全身心投入到队长职责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幻想过自己上场打球的场景——若他当初用6个队长外卡名额中的一个选自己,就能享受这份特权。
“我时不时会望向球道,看着队员们走在球道上,就会想自己多么渴望也能那样,多么希望能和斯科蒂·舍夫勒一组,看着他打球,成为他的队友,”布拉德利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觉得:我本可以上场的。”
![]()
不只他自己这么想——我们也在琢磨!本周布拉德利若亲自上场,会不会比他选的外卡球员哈里斯·英格利希表现更好?要知道英格利希目前两战全负,且相较于全场平均水平,已落后3.33杆。布拉德利的击球技术顶尖,本赛季在美巡赛“从发球台到果岭”杆数优势排名第9,这种能力在四人两球赛中极具价值。此外,他是个情绪化球员,能从观众的欢呼声中汲取力量。(哦,忘了说,他在圣约翰大学读本科时,在黑球场打球的次数多到数不清。)很难让人相信,若布拉德利手持球杆上场,不会给美国队带来积极影响。
6. 外卡球员表现不佳
虽说质疑队长的外卡选择向来是件棘手的事——毕竟没人能确定,比如克里斯·戈特鲁普或马夫·麦克尼利,会不会比布拉德利实际选中的球员表现更好,这永远是个谜——但布拉德利选的外卡球员本周确实表现拉胯。
![]()
其中,卡梅隆·杨无疑是全场亮点,堪称美国队的“最有价值球员”。据数据统计,本周他相较于全场平均水平,共领先4.28杆(美国队中排名第二的布莱森·德尚博仅领先1.93杆)。
7. 再说说卡梅隆·杨……
现在回想起来,布拉德利若能让杨参加周五上午的某场四人两球赛,想必会大有裨益。要知道,在莱德杯赛前,杨近五场比赛均取得并列第11名或更好的成绩,且已成长为当今高尔夫界最顶尖的推击手之一。
![]()
杨不仅状态正佳,在当地也颇具人气——他成长于纽约市北部的威斯特彻斯特县,还曾在黑球场上赢得过纽约州公开赛冠军。美国队在首个比赛时段以1胜3负告负,很难不让人觉得:若当时杨上场了,美国队至少能与欧洲队打平。
8. 斯科蒂的“意外拉胯”
斯科蒂·舍夫勒是公认的全球最佳击球手,但大家对他的比洞赛表现却不敢恭维。本周前四场比赛他全负,目前莱德杯生涯总战绩仅为2胜6负3平。周五的某一阶段,舍夫勒连续18个洞都没抓下一只鸟。在这样松软的球场上,这就好比斯蒂芬·库里连续18次罚球不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
公平地说,舍夫勒本周的表现其实不算太差,只是他的搭档没能给太多支持——尤其是与他搭档过两次的拉塞尔·亨利。周六在四人两球赛中负于麦金泰尔与维克多·霍夫兰后,亨利说:“我这次基本是靠斯科蒂带,他今天打得太出色了,几乎百发百中。”
![]()
值得称赞的是,舍夫勒坦然接受了失利。“遇到这种情况,球员很容易生气、自怨自艾,甚至垂头丧气,”布拉德利说,“但我们队里没有一个人这样,斯科蒂更是带头保持积极心态。”
9. 欧洲队的“团队凝聚力”
周六四人四球赛中,贾斯汀·罗斯与汤米·弗利特伍德以赢3洞剩2洞击败斯科蒂·舍夫勒与布莱森·德尚博后,罗斯一把扶住弗利特伍德的后脑勺,将他的头拉近自己,让两人额头相抵。这只是一个微小的瞬间,却展现出了温情的亲密与尊重——这种场景在美国队球员之间,即便有也极为罕见。
![]()
美国队的“团队模式”本就不同,这是事实。并非他们彼此不友好,或没有求胜欲。相反,他们的求胜心同样强烈。但欧洲队的“凝聚力”显然更牢固——几乎每场比赛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
如今,欧洲队已濒临一场大胜。周六傍晚,当唐纳德在18号果岭旁谈及球队7分的领先优势时,他说:“我真的从没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没人预料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